作者簡介
馬忠,四川省出版集團《讀者報》新聞部主任,四川省文化傳媒協會理事,成都市委宣傳部特聘新聞閱評員。現借調于《成都國稅》月刊工作。
說到張勇手這個名字,大凡40歲以上的人都不會陌生。他從影幾十年來,曾在《林海雪原》、《赤峰號》、《海鷹》、《地道戰》、《英雄虎膽》、《奇襲》等眾多戰爭片中擔任主角,塑造了許多生動的軍人形象。
而今,張老早已從八一廠離休,當年帥氣的演員已成了悠閑的老者。張老的結發妻子張家懋是成都人,因在成都有不少親戚朋友,夫妻倆便經常來成都走親訪友、游山玩水。
心態好,身體才好
前不久,筆者就養生保健話題采訪張老。張老總結道:“人活一個精氣神兒,養生保健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一個人心態好,血脈經絡就通,人就有精氣神兒,有精氣神兒的人往往就有好身體。”
離休后的張老心態特別平和,曾經滿身光環的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前些年,有廠家找張老拍藥品廣告,他只需按照寫好的廣告詞吆喝幾聲,大把鈔票就到手了。沒想到卻被他婉言謝絕。他說:“那些藥品療效究竟怎樣,我無法確知。我害怕為掙那個錢,一不留神就被別人戳了脊梁骨,弄得晚年心情不快。至于其他演員拍廣告掙錢,我不反對也不嫉妒,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嘛。”
近10年來,也許由于張老身體情況良好,頻頻有人找張老拍片,但很懂得量力而為的他只接拍過幾部片子:在影片《驚濤駭浪》中演部隊政委,在戰爭片《驚沙》中扮演秦基偉將軍,在電視連續劇《夢斷紫禁城》和《清官能斷家務事》中分別飾乾隆皇帝和一位老父親。
張老說,人要知足。我和老伴都在部隊離休,離休金足夠我們花了,何必再把自己搞得那么累。都說“到哪座山唱哪首歌”,我這個年齡要唱的歌就是:靜下心來養生保健,爭取活得高高興興。有句話說得好: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先得高興。
鄉居生活垂釣樂
張老覺得,要想心態好,除了自我調節外,還要有養心的好環境,找到養心的好方式。
前些年,張老在北京懷柔縣一個傍山靠水的小鄉鎮買了一套普通農舍,他在農舍旁種了果樹,打了“鋼管井”,養了鸚鵡與小狗。他與老伴一年中有多半時間住在這兒,與當地鄉民打成一片。直到央視電影頻道為張老的晚年生活拍了一部專題片播出后,鄉民們才恍然大悟:哇,原來這慈眉善目的老頭還是個電影名人呢!
有了養心的好環境,張老還找到了養心的好方式,這就是釣魚。實際上,過去幾十年,他對釣魚毫無興趣,甚至連魚竿都沒有摸過。但一次他和幾個老年朋友外出,大家在池塘邊人手一竿,玩起了垂釣,唯獨張老枯坐一旁。無聊之下,他便盯著上下沉浮的魚漂看,看著看著便順手抓過身邊的一根魚竿也來找找感覺。誰知無意中把魚竿向上一拽,嘿,沉甸甸的!一條大大的鯉魚被拖出水面,這讓張老又驚又喜:咦,這垂釣倒是有趣呢。
從這以后,張老就愛上了釣魚,還把垂釣作為自己的養心方式。每次外出,魚具是他的必帶物品。有一次,張老和一幫老友結伴外游,因遭遇連綿暴雨被困在當地。那兩天,別人都在屋里打麻將,他卻打著傘背著魚竿垂釣去了。回家后還對老伴說,這次可過足了雨中垂釣的癮。談到垂釣,張老認為好處多多:可以感受大自然的芬芳幽靜,呼吸清新的河畔空氣,忘掉塵世的名利糾纏,培養恬淡的晚年心境。
如今的張老雖已近耄耋之年,卻依然紅光滿面、能吃能睡,身體倍兒棒,精神倍兒爽。他說,自己很認可一位八旬作家描述老年心境的詩:莫道夕陽下山間,用心養生可延年;人活八十尋常事,自信此生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