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人喜歡嘮叨,我家老伴的嘮叨可謂是首屈一指,要是有嘮叨比賽,冠軍非她莫屬。
這不,早晨拉開窗簾往樓下一看,她就像扭開電視機電鈕一樣開始了“播放”:“你看樓下清潔工又在掃街,再看你成天犯懶,沒見你擦擦玻璃,掃掃地,把時間都用在下棋上……早晨打什么拳呀,打拳是鍛煉身體,買菜不也是鍛煉嗎?現在菜這么貴,你早去不是能買點便宜的嗎?”
在老伴嘮叨下,我只得表現表現,穿好衣服就上了早市。一打聽好云豆3元1斤,好菜豆2.5元1斤,我就按老伴說要便宜的,買了2斤菜豆1斤云豆提了回來,往廚房一丟說:“菜我買了”。滿以為沒事了,誰知老伴過來打開塑料袋像車間質量檢驗員一樣,把我買的菜翻了個底朝天,把蟲咬的、老的、斷的都挑了出來,往我面前一推說:“你真會買菜,把蟲吃剩的都買回來了。”我說:“你不是叫我買便宜的嗎?”老伴一聽更來火了:“你耳朵哪去了,我是叫你買便宜的,可也讓你買好的呀?”每到這時,我只能主動敗下陣來,溜之大吉。
中午我獻點殷勤,見老伴還沒回來,掀開塑料桶盛水熱飯,這時老伴回來了,一見桶蓋沒蓋就嘮叨開了,你這個人真不講衛生,開著窗水桶不蓋,什么進不去……我自知理虧沒吭氣。誰知老伴越說越來勁,而我就是一聲不響。她嘮叨夠了,火也消了,“電鈕”也關閉了。晚上做飯時,我看中午炒的雞蛋蝦涼了,對老伴說把雞蛋蝦也熱熱。老伴把眼一瞪說:“你喝啤酒都不怕涼,雞蛋蝦涼點怕什么。”兒子在旁邊插了一句:“媽你不能小聲點嗎?”老伴一聽兒子幫了腔,好似火上加油,朝兒子去了:“你現在長大了翅膀硬了,管起你媽來了!”兒子還想說,被我制止住:“不要和你媽頂嘴。”老伴的脾氣我知道,你硬她比你更硬。有人說我有耐性,換個人誰也受不了。我的回答是:受不了也得受,她就這樣,道理就這么簡單,也這么透徹。
當然老伴的嘮叨,有愛的,有埋怨的,也有無意義的,萬不可說,都是擾人的。當你外出不講衣著、不修邊幅,她便嘮叨,給她丟了臉面,并令你衣帽整潔。當她勞累了一天無人體貼和安慰,就叨嘮這一輩子跟你受苦受罪啦,不僅埋怨再三,甚至訂出約法三章。當你不顧身心健康,煙酒無度,娛樂無時,她往往是苦口婆心、矢志不移地規勸,甚至奪杯限量。
必須承認,老伴的嘮叨,多是約束、激勵,盼你健康,怕你變壞,期待晚年的生活更加美好愉快。我就是在老伴的嘮叨和幫助下,晚年學會了燒飯、炒菜,改掉了吸煙、生活無規律的不良習慣,增進了身心健康。真是樂哉!樂哉!
對于老伴無意義的嘮叨,我也以諒解的態度相待,首先是理解她。我在外工作,老伴在農村一個人拉扯4個孩子,苦罪可想而知。其次要忍讓,遇事敗在她手下,也不為恥。再就是勸說,勸說要找好地點時間,方法是和風細雨,以理服人。另外避開風頭浪尖,老伴嘮叨火頭正旺時,不要去頂她,最好主動干點家務活,以分散其注意力,待消氣后,再慢慢細說,提高其認識,開闊其視野。當然,最糟糕的辦法,就是以嘮叨對嘮叨,不但于事無補,還會成為感情破裂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