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又到了小馬每年一次的“年度十大佳片”時間了。還是老規矩,本人在自己所看的2010、2011兩年影片中,選擇十部推薦給大家。
2010已算是電影小年,沒想到2011年的光景還差些。客觀說,這一年里沒有出現特別有分量的作品,相比往年,我此次的“十佳”榜單稍偏主流,個人口味體現得較淡。入選影片的類型也比較雜,甚至還有體育電影和特效大片。本次上榜的好幾部電影都以家庭為題——北美獨立制作近年來悲喜劇的模式逐漸成熟,大都以現實生活為題材,作品局部有喜感,但整體還是偏正劇。其實,國產片去年較受肯定的《鋼的琴》也基本算是此類。
從去年片子的情況看,一些資深的藝術電影作者開始嘗試更加接近普通觀眾,例如是枝裕和的《奇跡》和拉斯·馮·提爾的《憂郁癥》就都是導演個人最主流的作品,而阿爾莫多瓦的《吾棲之膚》則幾乎是部商業片。在相對傳統的藝術片領域,去年給我印象最深的電影是異常主觀化的《生命之樹》和極力保持客觀的《一次別離》。前者試圖以一己之力彌合宏大與纖細之兩極,雖然影片整體不夠完整,但其充滿流動感的畫面著實令人難忘。后者的成就在于導演在不觸碰任何禁忌話題的情況下實現了坦率而深刻的現實主義,值得當前的中國電影好好學習。
從導演年齡上看,今年的“十佳”中有4位新人、4位資深中生代和3位老牌大師。就地域分布而言,有5部來自美國,亞洲有4部,歐洲電影2部。當然目前還有《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和《羞恥》等幾部特別期待的電影沒有看到,只有留待2012了#8943;#8943;希望屆時地球一切平安。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以下就是小馬2011的年度十佳電影:
10《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美國),9《初學者》(The Beginners,美國),8《奇跡》(日本)/《黃海》(韓國),7《點球成金》(Moneyball,美國),6《藍色情人節》(Blue Valentine,美國),5《魔術師》(L'illusionniste,法國),4《告白》(日本),3《憂郁癥》(Melancholia,丹麥),2《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美國),1《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A Separation,伊朗)
以下是單項獎,順便預祝大家新春快樂。
最佳導演:中島哲也(《告白》);最佳編劇:伍迪·艾倫(《午夜巴黎》);最佳男主角:克里斯托弗·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初學者》);最佳女主角:克斯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憂郁癥》);最佳男配角:杰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商海通牒》);最佳女配角:蕾拉·哈塔米(Leila Hatami,《一次別離》);最佳攝影(并列):《生命之樹》/《險愛勿近》(Carancho);最佳配樂:《亡命駕駛》(Drive);最佳剪輯:《亡命駕駛》;最佳視覺效果:《丁丁歷險記》。
最佳喜劇片:《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最佳動畫片:《蘭戈》(Rango);最佳紀錄片:《皮娜》(Pina);最佳電視劇集:《大西洋帝國》(Boardwalk Empire);最佳電影預告片:《龍紋身的少女》(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先行版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