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執導的戰爭史詩大片《金陵十三釵》公映后,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在這部影片中出現了眾多南京的學生演員,他們的精彩演出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而對參演的每一位學生演員來說,這段經歷同樣地珍貴而難忘。讓我們來聽聽南京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的三位同學講述她們在《金陵十三釵》劇組精彩的拍攝經歷。
哭戲其實并不難
八年級(1)班 王靖雯
《金陵十三釵》所描述的是南京大屠殺那一段歷史。在那樣一個殘酷的戰爭年代,一群社會最底層的妓女挺身而出,挽救了無辜學生的性命。
我很有幸參與了《金陵十三釵》的拍攝,出演了其中的一名教會學生。在經歷了層層選拔之后,我們便開始了嚴密而繁重的訓練,從南京話到教會歌曲,每一項訓練內容我們都認真對待。2011年1月,我們第一次見到了張藝謀導演,他來到我們的訓練場地,聽我們演唱了教會歌曲。導演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親切,他與我們促膝交談,而在談話中不難看出導演對這次拍攝可謂充滿了信心。
去年1月10日我們一行來到溧水舉行了開機儀式。那也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十三釵”,她們穿著那個年代的長風衣,拎著皮質箱子,婀娜多姿,盡顯女子的妖嬈與美麗,讓人挪不開視線。
在此之后,我們就進入了真正的拍攝階段。我們的戲基本上是由哭戲、跑戲還有與“十三釵”們互動的戲。由于我們不用化妝,所以通常起得比“十三釵”姐姐們要晚些。在我印象中,總是見到她們在片場的化妝間里睡著了,后來我才得知,她們每天四點就起床了,與我們相比,要辛苦得多。
我還記得我們拍攝第一場戲時的場景。那是一場起床的戲,是被槍聲吵醒、意識到戰爭來臨的一幕場景。當時我們拍了有三、四遍都沒有順利通過。導演來到我們身邊,嚴肅地對我們說:現在是戰爭年代,不能笑,如果要給你們打分的話,你們只能得50分,不及格!聽了導演的話,我們都萬分沮喪。經過了一番思想掙扎,我們鼓足勇氣,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重新研究劇本,審視自己的表演。經過我們的努力,終于通過了!當時的喜悅心情真的難以言表,導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也都鼓掌向我們表示祝賀與鼓勵。
我還記得有一場哭戲,當時實在是太疲憊了,渾身都毫無力氣,眼淚也流不出來了,這樣的狀態實在沒法達到拍攝的要求。于是表演指導老師劉天池走到我們跟前,向我們訴說了一個場景,讓我們自己去想象,去領悟。我還記得他敘述的是這樣的故事:在戰爭年代,沒有了媽媽爸爸,就剩下你一個人了,全世界都是黑暗的,你很無助,可是沒有人能夠來幫你……聽到這里,我們都忍不住了,大聲哭喊著:“媽媽!媽媽!”每次當我們無法很好駕馭哭戲的時候,天池老師就會對我們講述一個很悲傷的故事,結果每次都讓我們哭得傷心欲絕。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和“十三釵”姐姐們一起拍戲的經歷。我們這群教會女學生與“十三釵”互換衣服那一幕戲的拍攝,場面十分感人。我們為姐姐們大聲哭泣,那是發自內心的苦痛與辛酸,一想到戰爭的殘酷,一想到“十三釵”們為了挽救我們的生命而要犧牲自己,我們就無法抑制內心的悲痛,并為此深感絕望。
拍攝的那些日日夜夜早已過去。但回憶起在劇組的那段生活,就仿佛發生在昨天一般讓人久久不能忘卻。我將珍惜這難得的人生經歷,感謝張藝謀導演給予我的機會,感謝劇組每一位工作人員對我的幫助與照顧,這將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
失而復得的表演經歷
九年級(1)班 吳雨涵
昨天,我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電影《金陵十三釵》,我整整哭了6次。這已經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了,我想如果還有第三次的話,我還是會因為電影中的感人劇情而忍不住落淚的。
《金陵十三釵》這部由張藝謀導演籌備4年之久、投資6億元的戰爭史詩電影巨作,從拍攝之初就引人關注。而我有幸參加了這部電影的拍攝,在里面飾演一個教會女學生,雖然鏡頭不多,但我依然覺得非常開心與滿足。因為在這次珍貴的拍攝經歷中,我經歷了選拔、培訓、再選拔、被淘汰、又幸運替補的忐忑過程,有歡笑,有淚水,有期盼,有失落,有惴惴不安,也有幸福降臨。
2010年國慶節后,我和學校的幾名南京籍學生一起參加了初次試戲選拔。因為從未有過試鏡的經驗,我居然被試戲演員逼真的表演嚇哭了,沒說幾句話便哽咽著逃了出來。媽媽說,這下肯定沒戲了。我也覺得萬分后悔,覺得白白浪費了這樣一個機會。沒想到,一周后我竟接到了參加培訓的通知。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便在新街口附近的天主教堂接受了包括英語、南京話、《圣經》歌曲等在內的培訓。因為家住江北,為了不耽誤培訓,每天清晨6點我便與媽媽出門了,一直要到晚上7、8點鐘才能到家,而且我還要面對大量的學校作業與培訓功課,真的很辛苦。但是因為內心的熱愛,吃苦也變成了樂事。培訓期間,張藝謀導演還和我們以及家長見了面,他說,這是他精心籌備了5、6年的大片,要邀請好萊塢一線演員參演,世界最好的英國爆破小組也要參與拍攝。這些都讓我們激動不已。培訓結束后,有一部分學生被淘汰,我又在緊張的情緒中參加了第二輪試戲,得來的結果卻是慘遭淘汰。那天晚上,我是在哭泣中睡去的。
2011年1月,《金陵十三釵》舉辦了隆重的開機儀式,在報紙上看見一起培訓的朋友剪了短發,穿著戲服的樣子,我的心有些酸楚,但更多的是祝福。誰知沒過幾天,我又接到了副導演的通知,我將替補一位受傷的女學生參與電影的拍攝。對我而言這實在是巨大的驚喜。當天晚上,我便來到劇組,試戲服,剪短發。從小到大我一直留著長發,可為了電影的拍攝,我咬咬牙,硬是把飄逸的長發給剪去了。短發的我端莊清麗,也更加符合那個年代教會女學生的形象。
我還記得自己第一天拍戲的情形。我們3個女生在高低不平的石子路上拼命奔跑,旁邊彌漫著硝煙,身邊不停有子彈飛過。我們跑了一遍又一遍,腿跌破了,流血了,手里拎著的箱子也越來越沉,可是導演沒有喊停,我們就不能停下。這時,我才真正感受到拍電影的辛苦。我飾演的汪小珍在逃跑時要鉆進面粉堆里。這場戲特別難拍,面粉堆很小,我要蹲下來往里鉆,還要面對眾多“難民”的推搡,我左跌右爬,兩條腿酸得都不能動了,但還要堅持。當導演說“好”的時候,我一下就坐在了地上,再也動彈不了。化妝也要費上很多時間。第一次拍攝汪小珍被刺死的那場戲,光化妝就花費了4個小時,化妝師細心地把刀疤和傷口貼在臉上。這場戲第二次拍攝的時候已是6月中旬,氣溫達到了37攝氏度,炎熱的天氣讓躺在面粉堆里的我頭暈腦漲,面粉好像已經發酵,散發著腥臭。但我咬牙堅持,一切只為了拍攝。在拍攝期間,我最開心的是看見了前來探班的周冬雨,還和同學們一起與黃海波猜題、做游戲。
2011年12月11日,我和所有的演員參加了在北京政協禮堂舉辦的《金陵十三釵》首映典禮,還第一次親身經歷了新聞發布會。盡管是在臺下,但我依然很興奮。
我很感謝張藝謀導演和劇組的所有人員,因為他們的精心努力和付出,才能有了這樣一部好的電影。能參加這部電影的拍攝我感到榮幸,我會記住這段拍攝經歷,也會永遠記住南京大屠殺這段令人痛心的歷史,期望世界和平。
一個小女生的劇組生活
九年級(1)班 李瑞琦
轉眼間,我們離開《金陵十三釵》劇組已近半年。驀然回首那段珍貴的時光,感覺還有點不真實,仿佛做了一場夢一樣,夢境里有許多難忘而有趣的故事。
還記得一天,我們跟往常一樣坐在教室上課,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來了幾個人跟老師交流了一番,然后就點了我和幾位同學一起出去,為我們每一個人都錄制了一段視頻。此后,我們依舊過著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并未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時隔不久,劇組傳來了消息,我竟然幸運地被選中,要參與電影拍攝了!接下來我們這些被選上的女生們就開始了唱歌、英語、表演等一系列的培訓工作。為了參加電影拍攝,不被淘汰,每次培訓我都非常認真地去對待。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我自己的努力,再加上運氣,我終于如愿以償地走進了《金陵十三釵》劇組。
因為劇情的需要,我們這些女生都要把頭發剪成齊耳短發,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好多人都無法接受,都舍不得剪掉自己的長發。我記得,剪發的時候很多人都哭了,我倒還好,反而很喜歡這個干凈利落的短發造型。
從未有過電影拍攝經歷的我,對它充滿太多的好奇和幻想。當我第一次來到拍攝現場的時候,就被深深震撼了,逼真的場景布置一下子就把人帶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雖說我只擔當一個小小的角色,但我非常珍惜,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我都認真對待,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演員的不易,往往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要重復很多遍。
真正辛苦的要屬那場奔跑摔跤的戲。我的膝蓋被摔破,甚至到了要打破傷風針的地步,那種痛實在是很難形容的。而另一方面,就算受傷,就算有疼痛,也要默默忍受,因為還有更加繁重的拍攝任務與學校課程等待著我。
我在劇組經歷了整整三個月的拍攝。在這三個月里,我往返于學校與劇組之間,為了不落下功課,我充分利用空閑時間翻看課本,背誦課文,做練習題,更要抽出時間回到學校找老師補課。兼顧拍攝與學習,讓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卻也讓我學會了規劃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這次參與《金陵十三釵》電影拍攝的經歷對于我而言,是人生的一個重要嘗試,一次鍛煉,一次成長,也是一段回憶。這段回憶對我來說美好卻又虛幻,但卻真真切切存在著,成為我不可磨滅的記憶,必將銘刻在我心間,任時光流淌、歲月流逝,也帶不走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