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是中國帆船發展的鼎盛時期,造船工藝和技術領先世界。福船、廣船、沙船和鳥船就是當時著名的船型,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船。
福船,亦稱“大福船”,是當時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船型之一。它是一種尖底海船,以行駛于南洋和遠海著稱,也是明代一種巨型戰船。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居高臨下,弓箭火炮向下發,往往能克敵制勝。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堅固的沖擊裝置,乘風下壓能犁沉敵船,多用船力取勝。福船吃水四米,是深海的優良戰艦。
鄭和下西洋船隊的主要船舶叫寶船,它采用的就是中國古代適于遠洋航行的優秀船型——福船型。
廣船產于廣東,它的基本特點是頭尖體長,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體的橫向結構用緊密的肋骨跟隔艙板構成,縱向強度依靠龍骨等維持。結構堅固,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
沙船是一種平底、方頭、方艄的海船,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船型。在唐宋時期,它已經成型,成為我國北方海區航行的主要海船。因其適于在水淺多沙灘的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為沙船,也叫做“防沙平底船”。
鳥船的船首形似鳥嘴,因船頭眼上方有條綠色眉而得名,是我國的優秀船型,并與沙船、福船、廣船一起,形成中國古代“四大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