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到外面吃飯,幫派必須看仔細了,但在混搭風格的巧妙掩飾下,往往是混腔勢而不搭調,還臉皮厚厚地宣稱“新海派”。其次,環境也是一個因素,金碧輝煌的裝潢,常常顯出暴發戶的惡俗,故而有些業主在安撫顧客懷舊心態上做起文章,比如老上海石庫門的格調啦,清末民初的洋場風貌啦,要不就是西北風紅高粱之類的火辣場面。前不久與朋友去八萬人體育場里的一家飯店小酌,一不小心也懷舊了一把。這個地方,就是“9車間川香工坊”。
懷舊風格的就餐環境
一進門我就樂了,收銀柜就像是廠門口的傳達室,里面端坐的當然不是老光眼鏡架在鼻尖上的老頭,而是伶牙俐齒的老板娘。餐廳里置了一尊毛澤東木雕立像,比真人還高大,下面的座子上刻了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靠墻處一溜排開了十幾臺老掉牙的國產機床,車、鉗、刨、沖、銑、鏜一應俱全。或問我為什么認識?告訴你吧,我們這代人在讀中學時都學過幾回工,什么樣的機器都摸過。不是吹的,我有一回還跟著師傅描了3個月的圖紙,硬是將一臺機床的200多張圖紙給整成了。
在廚房門口還砌了一堵青磚墻,墻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估計現在的年輕人沒一個說得準。
放眼四周,嚯,裸露的水泥墻上用大紅漆刷了一些標語:“團結就是力量”、“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靠東墻那頭還做出一個玻璃櫥窗,里面陳列著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國產輕工產品,它們是曾經讓中國人自豪無比的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手表、三五牌臺鐘、蝴蝶牌縫紉機、飛躍牌黑白電視機等。老上海人知道,在那個年代它們可是要憑票買的,也是小青年結婚時必備的家當。這些大紅標語和國產名牌,再加上一直在耳邊回響的《金色的爐臺》、《北京頌歌》等老歌,使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1970年代。
包房的取名也很搞笑,這里叫“生產科”,那里是“計劃科”。我們訂的是“保衛科”,不過誰也不愿先進去,怕被保衛科長逮住了一通死嗑。墻上更逗,貼了幾張彩色掛圖,內容是如何防原子彈襲擊的傷害,比如如何趴在墻角下,如何穿一件白色的外衣。我的老天!這個我太熟悉了,想當年“深挖洞”那會兒,我就參加過幾回防空演習,警報一響,男女老少亂作一團,爭先恐后往防空洞里鉆,坐定后聽人講《一雙繡花鞋》。當時年紀小,老是擔心萬一有原子彈自北而來,蘑菇云這么裊裊一升,白衣服一時半會找不到怎么辦?沖擊波這么厲害,我們家肯定被風吹得無影無蹤。40年過去了,原子彈終究沒來,吃吃喝喝倒是樂翻天啊!
提醒各位一下:這里的椅子、門窗都是用三角鐵焊成的,特別是小孩,千萬不要撒腿亂奔,嗑在椅腿上就是一塊烏青。
是啊,低成本的裝潢,換來了令人懷舊的效果。
趣味十足的工廠食堂菜
既然是川香工坊,那么這里的菜就是以川菜為主,兼有本幫菜。特別搞笑的是,盛酒的杯子就是我們當年用慣的搪瓷口杯,骨盆也是搪瓷盆子,無一例外地掉了瓷,崩了口,穿工裝褲的服務員照樣理直氣壯地給你端上來。他就是復制工廠食堂的環境,你能拿他怎么樣?
我們點的冷菜有“鹵水山珍”,幾樣菌菇鹵了一下,味道還行;“四味大刀乳牛肉”,跟了四小碟佐料,蘸白切牛肉片吃,也算一菜多吃;“古法小黑鴨”倒是不錯,熏得黑黑的,味道有點野性,肌肉的纖維也有彈性;“雞絲蕨根粉”是時下流行的野蔬,蕨根粉比一般的粉條略粗,色黑,彈性更足,可以佐酒。
熱菜中,我最愛“藤椒飄香魚”,長方形的玻璃盤里,鯰魚片汆熟了沉在湯汁里,上面撒了一些新鮮的花椒粒和辣椒段,下面點燈加溫,一嘗,魚片著實鮮嫩,或辣或麻或咸或鮮都恰到好處;“風味墨魚仔”也可以,旺火一爆起鍋,墨魚仔吃個嫩勁,辣味也夠狠。
“石鍋香土雞”,土雞塊與茶樹菇一起炒,然后裝在石鍋里再上火催熱。那天大概生意太好了,這道菜被裝在石鍋里,也就是轉個手而已。我用手一摸,鍋壁一點也不燙,里面的內容又是黑黜黜的,逗不起食欲,吃到最后還剩大半。
“雞汁百葉包”,加了青菜底,是當年廠里食堂里的家常菜,但湯汁較鮮,百葉夠松,聊勝于無吧。我們還點了一道“百葉結燒肉”,是裝在大號的鋁制飯盒里上桌的。大家馬上笑翻天,當年我們下鄉勞動就是用鋁飯盒裝飯的,反復壓實后上面再要蓋一砣,總是一群餓狼腔調。此外,“美極鮑魚菇”、“花椒蟶子王”、“鮮筍黃辣丁”等也值得回味。
點心一般,“灌湯生煎饅頭”可以吃一個,“龍抄手”倒是味道正宗。有一種甜點,大概叫“雪花卷”,樣子很好看,但那是花花腸子的做法,我們不屑。
一結賬,人均消費150元以上,真的不便宜。我看主要是飲料太貴,比如一扎玉米汁,就敢開68元,玉米才多少錢吶?再說,用搪瓷杯也是一個陷阱,總是倒不滿的樣子,一扎只夠分兩三杯,回頭再叫,預算當然就“蹭蹭蹭”地上去了。怪不得鄰座一位師傅說:“吃的是工廠食堂的菜,付的是老板俱樂部的錢。”
酒足飯飽,想當年在廠里學工那會兒,蔥燒大排1角2分,紅燒帶魚8分,肉絲薺菜豆腐羹5分。不過話要也說回來,現在我們的工資也漲了好幾倍,社會總是在進步的嘛!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工資一路漲漲漲,讓我們買單時,像當年穿白襯衫工裝褲的工人師傅一樣,豪情滿懷,氣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