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六 電子系統記乳品去向
建立電子信息記錄系統 完善乳品安全追溯體系
推薦單位:上海市質量技監局
上海市質量技監部門督促上海市12家乳制品生產企業全部建立電子信息記錄系統。目前,這些乳品企業已全部建立起信息記錄和數據查詢平臺,全面掌握了原材料驗收、原材料庫管理、生產過程控制、出廠檢驗、不合格產品管理、產品出廠銷售等各個環節的信息,實現了乳制品產銷鏈的全追溯。
案例七 選飯店看“笑臉”
保障餐飲食品安全,實行量化分級公示
推薦單位: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國率先建立并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和監督公示管理制度,將監管部門對餐飲單位每次監督檢查結果分別以綠色“笑臉”、黃色“平臉”、紅色“哭臉”的卡通形象,在上海市各餐飲服務單位門口或醒目處進行標示,顯示其食品安全狀況的優劣。
2012年,上海市食藥監管部門還建立了上海餐飲服務單位的“面容”等級評定數據庫,市民可在網上實時查詢飯店的食品安全狀況。
案例八 跨出“柜臺”精細服務
“精細化服務”為外貿食品安全護航
推薦單位: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松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打破出口食品檢驗檢疫工作常規,主動跨前一步實施“精細化服務”,形成一套較科學的出口食品管理體系。先是縮短了通關速度,節約了物流成本,增強了企業國際競爭力,僅此一項每年為轄區內企業節約成本1 000多萬元;二是延長企業產品貨架期,產品可以在國外貨架上多存放一個月,增加銷量;三是提高了企業自檢能力,減少檢驗檢疫抽檢量,加大檢測針對性,綜合抽檢效率明顯提高;四是明顯提高了出口產品質量,被國外檢測不合格的產品也由2009年的4批次降至目前的0批次;五是促進企業質量體系改進,有效提高企業的“第一責任人”意識。截至目前,“精細化服務”已使轄區內51家企業受益,促進食品出口將近20億元,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1 000多萬元。
案例九 “農村廚房”納入“正規軍”
創建農村自辦酒席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
推薦單位:上海市浦東新區食安辦、奉賢區食安辦、嘉定區食安辦 崇明縣食安辦
農村家庭自辦酒席一直是農村食品安全管理的難點和重點之一。近年來,上海市浦東新區、奉賢區、嘉定區、崇明縣建立了由鄉鎮政府牽頭,區縣食藥監管部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民委員會共同參與的農村自辦酒席食品安全管理網絡,以往被視為“野路子”的農村自辦酒席場所和從業人員被納入“正規軍”,采取了嚴格管理。
案例十 “化零為整”群治“綜合病”
以城區綜合管理“大聯動”為平臺,加強食品公共安全管理
推薦單位:上海市楊浦區食安辦
上海市楊浦區小型食品生產經營場所、流動食品攤販較多,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單個監管部門難以治理的“綜合病”。2012年以來,楊浦區食藥監分局將原有的4個食監所分所拆分為6個,每個分所對應管理兩個街鎮。以街面和小區食品安全為重點,圍繞無證餐飲,流動食品攤販、食品非法生產經營窩點等進行監督管理,共處罰無證餐飲25起,聯合執法取締地下食品加工窩點5起。其中,五角場街道“德籠館”餐館因房屋屬性問題長期處于無證狀態,有關部門利用“大聯動”平臺積極會商,主動跨前,解決了這一老大難問題,將其納入監管;新江灣城街道通過巡查及時發現一個地溝油非法加工窩點,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門聯合執法,立即予以取締和懲處。
從源頭消除保健食品安全隱患
2012年4月16日~6月7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上海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集中、全覆蓋清查行動,從源頭抓起,發現和消除保健食品生產領域質量安全隱患。
清查期間共出動監管人員433人次,檢查了86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覆蓋率達到100%;對各企業2011年1月1日至今生產的219種保健食品進行了全覆蓋檢查,覆蓋率為52.36%,同時,對出口產品進行全覆蓋留樣檢查,并隨機抽取了876批次生產記錄進行查閱和現場核實。對23家生產企業進行重點復查,抽查覆蓋率為40%。
在這次清查行動中,雖未發現違禁添加等嚴重違法行為,但也發現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未按規定制定實施生產關鍵環節控制要求、未按規定要求實施原料控制、未按規定記錄生產過程、未按企業標準對產品實施檢驗以及產品標簽說明書不符合要求等現象。
各區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均發出了監督意見書,并對3家生產企業檢查中發現的缺陷產品進行召回,對12戶生產企業立案處罰。
肉及肉制品成為上海市民舉報投訴熱點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共接到食品類投(申)訴、舉報和咨詢共19 800件。其中,投(申)訴4 777件,占24.1%;舉報3 423件,占17.3%;咨詢11 600件,占58.6%。
舉報電話“12331”受理了其中的15 075件,占總量的76.1%,按時答復率達到100%。初步實現了上海市食品投訴舉報件的轉辦、協調、處置、反饋等工作一體化辦理機制,方便了市民投訴舉報。
在受理的投訴舉報中,前三位的食品品種是:肉及肉制品(1 230件),占總數6.2%;保健食品(1 092件),占總數5.5%;乳制品(1 053件),占總數5.3%。
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項目已確定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是通過對影響食品安全質量的各種化學、生物和物理危害進行評估,定性或定量地描述風險特征,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并對有關情況進行交流。通過全面、系統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可以了解當前食品安全狀況,制定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經廣泛征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建議和審議,結合實際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確定了2012年上海市25項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項目。其中包括上海市消費量大,與群眾關系密切的日常消費食品以及風險監測發現的基礎性、長期性問題,如市售糧食及其制品、水產品、乳及乳制品、蔬菜水果、豬肉及其產品等8大類食品,還有市售食品中鎘、鉛、鋁、嘔吐毒素、貝類毒素等5項污染物項目。
此外,在風險監測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如“市售蔬果中多菌靈的風險評估”以及媒體報道、投訴舉報等反映的12個食品安全探索性的風險評估項目也列為常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