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給李銀河的情書里寫過一段話,大致意思是:我們兩個談戀愛,就好像兩個饞嘴的小孩,圍著鐵罐舔蜂蜜,從嘴里,一直甜到心里。大凡戀愛中的男女,約會總離不開一個“吃”字,從甜品到燒烤,從火鍋到日料;諸如此類,在舌尖上尋找甜蜜,在美食中升華情感,兩人從此在一個巢里搭伙,在一口鍋里吃飯。真正應驗了那句話:飲食男女。
我和漁夫還沒確定戀愛關系時,曾經是一大圈子人胡吃海喝,漁夫點菜比較符合我的口味。到后來就我們倆單獨吃飯了,又發現在吃的方面有很多共同點,這樣也好,至少不會因飲食喜好不同而有矛盾。在我們領證以后,正逢漁夫要去出差拜訪客戶,而我又有年假沒有休,我們便北上開啟了冬天中的春天之旅。
北京的天是藍藍的天,就是干燥的緊,皮膚被風吹得生疼。夜晚去逛南鑼鼓巷,巷子里幽靜怡然,每一家小店寬敞明亮,透出溫和的暖光。巷口的燒餅鋪子香味撲鼻,孜然羊肉餅、咖喱牛肉餅、韭菜雞蛋餅,大冬天的,吃得我們胃里舒坦,身上暖和。
第二天下午去了清華園。過了一個園子,又是一個園子,穿過這座橋,又見另一條溪,走得我們饑腸轆轆,腿腳發軟,才意識到晚飯時間快過了。沒有去吃傳統的老北京火鍋,反而發現了一家“豆撈坊”。大冬天的,小火鍋里湯煨著,紅的枸杞,綠的蔥段,羊肉片漂浮著,豆腐塊翻滾著,黑木耳若隱若現,小紅棗鍋底穿遍,魚片白得濃郁,菌菇游得徹底,丸子們爭相跳躍,大白菜不能忽略;當然,還少不了我最愛的午餐肉片。熱氣暈染了窗欞,舌尖彌漫著喜悅,這一頓吃得稀里嘩啦腦門冒汗,從此明白了:為什么情侶們都特別喜歡吃火鍋。
離開北京的前一天下午,匆匆去了“798”踩個點,找地方吃了老北京炸醬面,配著西紅柿炒雞蛋。在伙計“歡迎再次光臨”的吆喝聲中,匆忙拖著箱子奔向火車站。下一站,濟南。
對老舍總是充滿了敬意,因為那篇《濟南的冬天》。濟南沒有想象中的冷,來濟南是我從小到大一直的愿望。冬天的大明湖非常悲壯,湖面暗沉,仿佛是為了配合陰郁的天;湖水渾濁,浪頭在霧氣中緩緩擊打著圍柵;沿著湖堤走,頓覺風猶如刺骨般直侵身體。大明湖是濟南最大的公園了吧,忘記是哪個門出去以后,正好可以看到對面的“微山湖魚館”。
“微山湖魚館”的店堂很大,燈火通明,座椅寬敞。我們點了風味魚渣、珍珠魚丸、魚湯和一個蔬菜。沒想到,風味魚渣端上來是那么大的一盤,4個人也夠吃。趕緊問店員一盤魚丸有多少個,回答是16個。看了一下鄰座的魚丸,一個魚丸與上海的麻球大小差不多,心里暗暗叫苦,跟他說我們只要一半,多了也吃不下。最后的結果就是魚湯喝掉2/3,魚渣和蔬菜盡可能地吃(因為沒法打包);8個魚丸打包,權當夜宵。
第二天晚餐在“魯西南風味樓”,這是歷下區頗有特色的飯館之一。單縣羊肉湯是最受客人青睞的,湯色濃白沒有膻味還很滋補;吊爐燒餅香脆可口配著酸辣土豆絲;當然,菜心大烏參也是魯菜一大特色,是吃魯菜必點菜式。
來到泉城,趵突泉是一定要去看看的。濟南大大小小一共有76眼泉,趵突泉旁邊的珍珠泉更加秀麗,有點古時小家碧玉的味道。沿著丁冬的泉水聲,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家餃子館。北方的餃子,面粉是關鍵,面粉和得好餃子皮才有韌性和彈性,包上豬肉大白菜的餡,一吃一個香。
忍不住還想說說婚宴當天。曾經數年前在瑞金賓館參加過一次婚宴,對那里的菜印象非常之好,并且暗自下決心將來也要在那舉行自己的婚禮。心愿雖然得以實現,但是司儀勸說我們,為了每一個過場的圓滿,不要坐在主桌上。到了輪圈敬酒的那一刻,閨蜜體恤我給我吃了一個酸辣小鮑魚,一轉身我又去了另一桌,其他菜肴再也無緣品嘗。這小鮑魚也許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美味。
真正的蜜月之旅是在英國。說句實話,英國很有貴氣,卻并不以美食著稱,除了炸魚就是炸雞,還有就是薯條漢堡。有半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在倫敦的漢諾威廣場閑逛了一大圈,緊鄰著牛津街攝政街之間,在一條小巷子里發現了一家意大利餐館。漁夫點的是煙熏雞排紫甘藍菜胡蘿卜片、奶油芝士蘑菇湯,餐前酒是意大利紅酒,餐后是水果拼盤;我點了香煎三文魚塊西蘭花小土豆、番茄汁牛肉湯和白葡萄酒,餐后是香草冰淇淋。兩人舉杯對飲,再分別品嘗了對方的食物,雖然菜式簡單,但更多是享受氛圍。蜜月想要的蜜在哪里呢?或許就是在一湯一菜間吧!
有句俗話說,吃什么不重要,跟誰一起吃才重要。我想把它再改改,吃什么很重要,跟誰一起吃更重要。婚姻最簡單的實質,也就是兩個人搭伙吃飯,一杯一盞,一羹一匙,一碗一筷,一湯一菜,停留在舌尖是美味,吞咽進肚里是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