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興市萬村鄉新屋村新村位于萬村北3公里,建節水畔上德公路沿線,是一個以“兩江”水庫遷贛移民集中組建的移民村組,于1970年初二次遷移至德興市萬村鄉新屋村插隊落戶,因與當地村民的生活習慣不同,移民們提出建隊的要求在得到當時的公社黨委和政府批準后,于1972年在建節水畔楊林洲田畈東側山腳下辟出了二十多畝地,通過規劃建房籌建了建隊移民生產隊,全隊38戶,173人,均為童姓村民。1983年命名為“新村”生產隊,1986年撤除公社改為鄉建制后,更名為“新村”村民小組。經過40年的繁衍生息,現有住戶98戶,446人,山林371畝,水田157.4畝,旱地82,5畝。原狀是村內道路行走難,放眼都是泥土房,隨處可見垃圾堆,生活用水肩挑手提,一到夜晚到處漆黑。這里資源匱乏,信息閉塞,經濟落后,村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
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下,通過扶持經費的不斷投入,移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特別是自2006年實施移民“第一個五年規劃”以來,該村被確定做為移民示范村進行建設,危舊房改造、改電、改路、改水、改廁和農田生產設施建設等扎實推進,新村移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投資11.8萬元,使村內危舊房逐步被小樓房所取代;投資5萬元,新建了村前下水道總排水陰溝;投資6萬元,使村中橫七豎八的大小路面得到硬化;投資9.12萬元,使村民用上了自來水。通過整村推進,村內生產生活設施更加完善,投資6萬元,村前建起了醒目的標志門樓;投資16萬元,村內建起了面積不等的大小綠色通道,休閑場地旁建起了綠化帶,各種珍貴花草苗木盡顯其中,村民有了休閑的好去處;投資3萬元,為健身操場配備了各種健身器材,便于村民小孩游樂健身;投資6萬元,亮化工程實施完畢,夜幕降臨時村中村前燈火齊明,限時開關,既方便了村民夜間走門竄戶,又節約了能源。今年,又投資12萬元新建“村民活動中心”,建成后村民們活動娛樂有一個集中而又固定的場所,投資16萬元,完善村內大小水泥路通道及村民房屋四周的水泥覆蓋,徹底改善村內環境衛生。
如今,村民出行十分方便,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加,大量發展信息被帶回,各種加工業、服務業相繼應運而生,山也清了,水更綠了,村莊也亮了,錢包也鼓了,村民們的腰桿子也挺直了,干群關系更濃了……
[作者簡介]
徐曉暉,江西省德興市扶貧和移民辦。
■責任編輯:劉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