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韓 陽)近日,時代出版所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以下簡稱“時代書局”)在京隆重召開“綠色經典生態文學叢書”首發式暨生態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時代書局總經理周殿富致辭,時代出版副總經理、時代書局副董事長韓進致辭并主持會議,時代書局領導班子、部分骨干編輯參加會議?!熬G色經典生態文學叢書”由時代書局策劃發行、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該叢書于2012年6月份全部推出,重點遴選約翰·巴勒斯、瑪麗·奧斯汀、約翰·繆爾等三位世界生態文學名家14種經典作品,意在探尋、拓展自然與人的多維關系,喚醒人的生態意識,促使人們去理解文化對自然的影響,從自然生態的探索中尋求人類走出生存困境的深刻智慧。
韓進在致辭中介紹了時代書局的創立和運營情況,以及在北京打造新的集團化出版企業的發展目標。他指出,作為新生的文化企業,時代書局堅持以時代眼光,站在時代前沿,關注時代話題,并聚焦“生態文學”這一21世紀發展主題,重點在生態文學領域大力開拓,著力將生態文學出版,包括生態文學創作與研究批評、經典作品引進與原創精品推出、翻譯隊伍和創作評論隊伍培養,建設成時代書局的特色和品牌,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更多專家的合作,進一步加大策劃、組織、制定、實施生態文學出版規劃,培育并打造中國生態文學出版與研究的基地,建設溝通中外生態文學交流與合作的舞臺,推動中國生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時代書局策劃、推出“綠色經典生態文學叢書”表示高度肯定和贊賞,名家、經典和首譯成就了其在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等領域的突出價值。專家指出,該套叢書是目前國內最成系列、最大規模、最有品位的生態文學經典作品譯介,它的出版為國內生態美學、生態思想、生態理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外來參照,為生態文學的研究者、愛好者和關注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將進一步推動生態文學翻譯和生態批評建設,引領生態文學的創作和繁榮,進一步促進中外學術文化對話,提高社會對生態理念、生態文化的關注,從而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龍源iPhone App客戶端上線運營
本刊訊 (記者 邸榮芬)近日,龍源研發的iPhone App客戶端,通過蘋果商店的審批,正式上線運營。龍源閱覽室iPhone App是龍源面向圖書館、學校、企事業單位、政府等機構用戶,為iPhone智能手機、iPod Touch讀者提供期刊閱讀服務的客戶端應用程序。
2011年底,隨著移動閱讀和PAD閱讀方式的流行,龍源開始致力于為機構用戶閱覽室研發iPhone App客戶端,iPhone App適用于iOS 3.0以上操作系統的iPhone,兼容iPhone 3、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4S、iPod Touch。
龍源機構用戶閱覽室的iPhone App主要功能分為:推薦文章、帳戶、搜索、分類、設置等。讀者可以通過Apple Store進行下載和安裝,但必須了解自己所屬單位的龍源閱覽室的互聯網通道代碼,然后在互聯網通道完成注冊和登錄,并進行遠程登錄碼綁定,否則使用App只能瀏覽期刊封面和目錄,不能閱讀全文。龍源為機構用戶提供的這項服務,使得讀者通過訪問本單位閱覽室通道,可以閱讀單位購買的數字期刊,不僅僅是PC,也包括iPhone App,這項服務上線,極大地方便了讀者利用不同的終端進行閱讀,豐富了閱讀體驗,也標志著龍源系列移動互聯網閱讀產品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群鴉的盛宴》十月登場
“冰與火之歌”系列圖書銷售突破100萬冊
本刊訊 國慶之后,“冰與火之歌”的卷四《群鴉的盛宴》正式上市了。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的熱播,帶動了之前本來就有強大粉絲基礎的“冰與火之歌”系列圖書不斷攀升銷售高峰。據記者了解,從卷一到卷三,該系列圖書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冊!
“冰與火之歌”系列圖書從上市到現在,經過美劇熱播的帶動和宣傳人員持續的推廣、業務人員在終端賣場的各種努力,已經完全確立了一線暢銷書的地位?!侗c火之歌》簡體中文版由重慶出版集團出版。早在2005年,責編鄒禾就慧眼獨具地引進了該系列的前四卷。2011年,重慶出版集團憑借多年的譯本、讀者基礎,與完善的經營思路打敗了眾多競爭者,再次爭取到此作版權。出版社對老版《冰與火》進行了全新包裝,新版第一卷《權利的游戲》一經上市,便創造了兩月售10萬套的銷售紀錄,其準確優美的譯文與精美的裝幀受到讀者一致好評,成為2011年最具影響力的幻想類圖書。
《冰與火之歌》由美國奇幻大師喬治·馬丁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個虛構的中世紀大陸上發生的宮廷爭斗、疆場廝殺、游歷冒險與魔法抗衡的故事。全書共七部,包括1996年出版的第一部《權力的游戲》,以及接下來的《列王的紛爭》《冰雨的風暴》《群鴉的盛宴》《魔龍的狂舞》和尚未完成的《凜冬的寒風》與《春曉的夢想》。這部奇幻史詩作品花費了馬丁16年心血,被看作馬丁的“集大成”之作和對托爾金《魔戒》的直接繼承和反叛。繼承的是后者英雄史詩的背景和主題,反叛則體現為創作手段的更加復雜與細膩。 (小 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