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數字出版市場發展較緩,每年30億歐元中,95%集中在出版聯盟成員(FGEE)889個商家,政府公布雖有75%已實施數字化項目,但在經濟衰退背景下,出版商尚未數字革命,印刷本仍比數字書更有利可圖。2011年西班牙出版市場銷售總收入僅3%來自數字出版,包括貿易書下載(13萬左右),并多半集中在學術著作。按國際標準書號統計,2011年數字書生產增加1.8萬種,比上年增長38%,而西班牙4700萬居民年人均購書27歐元。
傳統上,西班牙是主導世界各地西語(西班牙語)印刷本出版的中心地,據塞萬提斯學院公布的數據,世界講西語的人數超過4.5億,市場潛力巨大。2010年“拉美收到的生產訂單20%來自西班牙,但拉美出口到西班牙只占2%”,由于傳統出版商之間聯系不暢,為獲得其他國家認同和公眾關注,南美洲作者通常都選擇先在西班牙出版,然后發行到講西語的國家,但數字技術使這種關系正在顛倒,許多獨立的南美商家在全球發布電子書吸引更多新觀眾,如美電子零售商巴諾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西語目錄,超過書名2.5萬條,遠勝于西班牙任何電子平臺,谷歌、亞馬遜和蘋果,三“新”出版巨頭意識到這種潛力,已經瞄準制定西語數碼市場下一步走向。
慢速緣由
西班牙數字格式緩慢原因很多,首推經濟和人力投資力度:由于書業利潤空間狹小,出版商不愿在經濟危機時大量投資,多數以其他商業模式取代電子出版投資。
其次出版商發現得到重版書的數字版權許可很困難,這可以解釋為何馬爾克斯1967年出版印刷本《百年孤獨》,2012年3月6日西語數字版才問世;同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可閱讀的西語電子書只有幾種,英語有10多種;出版商多關注總書目(frontlist)。因總書目的電子版好銷,一般出版商新書獲得數字版權常見做法:作者/代理人授權簽署出版商電子版權協議,提成比例是出版社凈收入的25%。
第三,西班牙采購制度亦有缺憾:消費者抱怨電子書文檔質量不高,甚至出售簡單PDF文件;此外,投訴集中在購買和副本下載,基于Adobe系統過程復雜,點擊要14下才完成;閱讀器使用了6個月后,需要網上下載內容后才能閱讀;多數電子閱讀器沒有提供用戶垂直模式(像Kindle和亞馬遜的直接經營,將其設備綁定到一個虛擬的書店,這樣買書后一個點擊60秒下載),不過這種直接經營趨勢正待實現。
第四,西班牙盜版嚴重,版權保護作品多數在非法下載。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下載總額中73.1%為免費(即版權免費或被非法下載),只有36.9%支付了下載費,政府試圖以法整治,開發“Ley Sinde”法律文件,阻止網絡非法下載版權保護的內容,但是,遭遇強烈反對認為這違反了憲法,是在無視法院干預的情況下,允許政府關閉或暫停一個Web服務,目前此議案正提交最高法院討論。
貼近用戶
2009年西班牙報界討論電子格式時,出版商在糾結如何向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是,西班牙文學代理商Carme Balcells決定嘗試電子書銷售,轉讓名作家的電子版權,并創建電子圖書閱讀平臺。
西班牙的三大出版集團普拉內塔(Planeta),蘭登書屋蒙達多利(Random House Mondadori)和桑蒂拉納(Santillan),聯合四大出版商創建網頁B2B電子書分銷平臺,基于“供應商是出版商和客戶的網上商店”,電子書經銷巨頭Libranda已經取消了印刷相關的優惠,網上銷售趨于上升,在歐美超過了83家,本國零售數字店有El Corte Inglés, La Casa del Libro, Abacus, Laie 和dnd La Central,其他獨家數字零售商如LeQtor和Amabook。不過該平臺也受到了批評,被指責目錄范圍小,市場定位奇怪,是“消費市場推出的不針對最終消費者的產品”。
點擊設備趨同
西班牙數碼市場不發達另一原因:閱讀設備非常有限,Wolder電子公司2010年發布的數據:本國電子閱讀器(E-ink)只有26萬名讀者使用,最流行的款式是Papyre和索尼閱讀器,皆未綁定到任何特定零售商EPUB兼容閱讀的設備上。
2010年5月28日,西班牙 iPad 一代與iBook聯手, 同年3月25日iPad二代發售,大部分彩色平板也上市,最新款2011年9月6日推出,同年12月1日,亞馬遜官方進入西班牙市場,推出一個6英寸Kindle設備,售價99歐元,并與亞馬遜零售商店超過22萬電子書關聯,語種有西語、加泰羅尼亞語、巴斯克語和加利西亞語。當然西班牙的亞馬遜要面對當地的競爭對手。
最大連鎖店
普拉內塔(Planeta),是西班牙最大連鎖書店(La Casa Libro)店主,他推出的閱讀器(Tagus e-Reader)售價119歐元,含“世界頂級量的西班牙語圖書目錄”,6英寸的屏幕Wi-Fi,可檢索到包括皇家學院ESPANOLA辭典的副本。2011年11月28日,法語為主的電子產品連鎖商Fnac(西班牙印本書市場份額最大擁有者)也推出閱讀器Fnacbook,并連到自己的零售平臺,其設備與Wi-Fi連接(而不是3G)。
設備競爭降低成本最重要,所以蘋果和亞馬遜遷移閱讀設備生產基地到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墨西哥,國內外媒體多次報道,這些大規模的生產制造廠的工作條件不符合國際勞動組織(ILO)所需的最低標準。當然這是企業和社會部門的責任,在確保制作電子書或印刷書的都有享受公平的工作條件的同時,用戶也希望這些品牌符合最低標準,包括出售的每款產品,因為一個便宜三個愛。
價格限制因素
西班牙圖書市場受固定價格控制(美國市場無固定價格法規定),據說此法可保證各網點出版商設定零售價格一視同仁,保護處在不正當競爭環境下的小型獨立書商,以最終確保文化健康多樣性。然而,數字專家Manuel Gil透露:不少小型獨立書店照樣倒閉,這表明此法未能成功保護他們。
禁止固定價格的呼聲是基于消費者抱怨電子書價格不公,因為收費書商不必支付紙張、印刷、裝訂、分發和返回的費用,也有反向思維認為電子環境邊界還不夠大;另有出版商經常抱怨電子書增值稅高達18%,而相同紙質本稅率只有4%的事實。這種高增值稅最終影響了零售價,造成電子書昂貴銷售的負面影響,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自然減小。2011年5月24日,西班牙國會批準對歐盟電子書降低4%增值稅的討論,然而,截至2012年3月14日,減稅尚未被正式接納。
新稅收模式
市場充滿活力的新設備,促使人們用數字技術優勢來提升商業模式,如建立唯一數字版權。去年,蘭登書屋(與西班牙蒙達多利合資)推出EnDebate非小說短篇圖書/長篇文章,售價1.59歐元,Alfaguara最近推出網站編輯拉美作家一百多個數字產品,確保19個不同國家出版商都有涵蓋。
傳統出版商亦推出了數字版本網站,提供免費的數字版權管理(DRM)電子書,價格從0.99至9.99歐不等,新企業在馬德里創建閱讀共享平臺,提供“云”書,《華爾街日報》稱為“免費軟件書”,《衛報》稱之“數字閱讀革命”,從基于瀏覽器的平臺發展到在互聯網上閱讀,最近推出的iPad應用程序更提供優質的訂閱模式。
政府支持出版商從模擬到數字的過渡,是為減少與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差異,給出版商提供經濟的援助,包括出版社的電子圖書公共補貼,如政府計劃“Plan Avanza”中的子項目“數字內容進展”(Avanza Contenidos Digitales)已資助了多家出版商搭建平臺,提供贈款和貸款,在產業內容上極大推進了商業新模式。
全球自助出版
西班牙市場正迎來自助出版。亞馬遜提供“Kindle直接出版”的自我服務,允許任何作家出售他們的書并保留出版的權利,分配方案三七開,作家獲得零售價的70%,亞馬遜30%。第一個贊同這個模式的是作家羅莎·蒙特羅,這個平臺提供了她的三本書;而在用亞馬遜平臺之前,已有大量的自助出版平臺聚焦西班牙市場。其中知名的有Lulu和Bubok。也有新成立的Yudu,作者和出版商提供自助出版服務一般情況下是書的知名度低,不過廣大市民仍不知這些企業到底提供怎樣的服務,此外,消費者沒意識到印刷本本身的價值。而推動出版業興旺發達離不開自助出版與按需印刷的有效合作。
數字化未來
緩行的西班牙電子出版業,為適應用戶愿意擁抱數字技術,加之世界說西語的有4.5億人,市場潛力不可小視,國內外新作家及讀者是吸引書商的競爭對象,西語圖書數字出版前景廣闊,時間會告之何人何地做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