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界,長期以來有“一般圖書”和“文教圖書”的提法?!拔慕虉D書”是指教材、教參和教輔,“文教圖書”之外的,都是“一般圖書”。筆者認為,這種大而統之的分法欠科學,應該對“一般圖書”重新定義;明確什么是“一般圖書”,對非專業出版社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筆者認為,與“一般圖書”相對應的,應該是“特殊圖書”。什么是“特殊圖書”?顧名思義,就是針對特殊群體的、具有特定內容的、通過特殊渠道發行的圖書?!疤厥鈭D書”相對于“一般圖書”而存在,是一個大概念?!拔慕虉D書”是“特殊圖書”的一種,是小概念。因為它基本上是老師和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用書,一般不通過新華書店的柜臺售出,而是相關部門專營或一定渠道批發。
專業圖書,特別是專業學術著作也是“特殊圖書”,比如,《雜交水稻培育原理》,這只是極小部分雜交水稻專家看的書,普通讀者一般是不需要它的;又如《芭蕾舞技巧》,不跳芭蕾的人很少看它;從學術上講,以文學為例,一般讀者只要看沈從文的《邊城》,而不必去讀什么《<邊城>的藝術結構》之類。專業圖書,既有直銷的,也有通過柜臺銷售的,但一般來說,零售的量是非常之小。
部門圖書和一定地域內銷售的圖書,也是特殊圖書。比如《寧德茶葉志》《福建土地資源》等等,這一般是特定部門的特別制作,集體采購,分發給特殊的閱讀群體。這類圖書既有部門局限,還有地域局限。
那么,什么是一般圖書呢?筆者認為,它包含以下屬性:面向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具備一般閱讀能力的大眾讀者,跨專業,跨地域,完全市場化運作,通過一般書店的柜臺銷售。普通文學作品和傳記作品是一般圖書的主體,青少年讀物是一般圖書中銷售量最大的部分,諸如烹飪、健身、裝修等實用類的圖書是一般圖書的重點之一,時尚圖書,也是一般圖書中較受歡迎的部分……
“一般圖書”和“特殊圖書”有交叉的部分。有的圖書,既是“特殊圖書”,又是“一般圖書”,比如,《新生兒的撫育》,可能婦幼保健院的護士要看,初為人母者也會看;《政治經濟學原理》,可以是大學教材,普通讀者也可以不時地翻一翻,等等。但是,既可以是專業圖書又同時是一般圖書的,畢竟少而又少。
有一些圖書,似乎難以分辨清楚,比如,同樣的歷史讀物,哪一類是一般圖書,哪一類是特殊圖書?就有難以區分之處。筆者以為,純粹學術化的是特殊圖書,帶趣味性的通俗化的是一般圖書?!吨袊氛摗罚话阏f來是特殊讀物;《晚清七十年》則是一般圖書;《中國通史》是特殊圖書,《上下五千年》則是一般圖書?!段膶W概論》是特殊圖書,《文學概論》論及的那些文學作品是一般圖書……
一般圖書因為它面向一般大眾,通俗性、超越專業分工、跨越地域限制、生動可讀等,是它區別于特殊圖書的重要特征。
特殊圖書是面向特殊群體的,除了以特殊渠道銷售的教材、教輔外,受專業和地域限制的特殊圖書,一般銷售量是非常之少的。專業人士是人群中的極少數,我們不能指望從他們那里獲得出版利潤。比如,出一本純粹的哲學著作,就是全國的哲學家和哲學教授都買一本,再加上若干想成為哲學家的人,大約也就是兩三千本吧!我們的出版如果只是面向“小眾”,那不關門才怪了。
我們的立足點應該面向大眾,這是毛澤東指出的新文化運動的方向,這不僅是我們的政治選擇,也應該是我們追求商業利潤的方向。一般圖書應該是普通讀者所能接受的。普通讀者是人群中的大多數。道理是非常簡單的,工廠要上馬一個新產品,首先要問的是這個產品有多少人買,任何一家工廠都不會開發沒有人要的產品。
筆者問過福州新華書店的同志,他們說,到新華書店走動的,是一般的學生、青年,是追求進步的人們,而“精英”鮮有涉足。在書店,我們經??梢钥吹綄W生或打工的青年,因為買不起書,坐在書店的某個角落,有的甚至窩在地上,潛心閱讀著。此外,也不是說越是沒有文化的,越是低級趣味的圖書,大眾越喜歡。上個世紀80年代,天津人民社的《中國的危機》、貴州人民社的《山坳上的中國》,還有后來那本忘了是哪家出版社出的《黃河邊的中國》,雖然是理論著作,但以它們對中國命運悲天憫人般的神圣關懷,多少人爭相傳閱啊,真是轟動一時,暢銷一時!那些積極上進,希望用知識來提升自己的人,就是我們最大的潛在的市場,為他們服務,正是一般圖書的利潤來源。做出版工作幾十年,應該為社會留下一些比我們生命活得更長久的一般圖書。
為一般的大眾讀者服務,面向大多數人,具有人文關懷,具有出版正義和良知,超越專業困厄,跨越地域局限,這應該是一般圖書突破困境的關鍵之所在。出版作為精神生產,本來就具有前瞻的屬性。有膽有識,才有未來。
(作者單位系海峽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