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法國及歐元區各國的財政危機、金融危機的新聞成為主流,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法國國內,盡管沒有自然災害、年輕人上街游行示威以及藍領大規模罷工的新聞,但由于國內經濟形勢嚴峻,“歐元區之秋”會不會降臨的擔憂,籠罩在法國人的心頭。在這種大背景下,出版市場喜憂參半,可以說是發行少亮點,出版有好書——特別是“政治書”。
定價過高影響圖書銷售
2011年12月,法國一般商品的銷售額,與2010年同期相比雖然增長1%,但書店圖書的銷售額,與2010年同期相比卻減少1%,銷售不暢是顯而易見的。大型書店的銷售額,與2011年同期相比減少1%;中小書店的銷售額,與2011年同期相比減少2%;像富納庫等大型文化超級市場的銷售額,與2011年同期相比減少3%。這表明,出版市場的形勢是嚴峻的。此外,超級市場內的圖書賣場面積,與2011年相比,實際減少了7%。在圖書直銷方面,2011年9月首次出現了零增長,不過,從全年看還是增長的,與2010年全年相比,增長5%以上。
整個書店行業銷售額減少的原因,不是行業內的問題,比如出版行業專家所說的“讀者遠離鉛字圖書”“互聯網全面普及”的影響,并非如想象得那么大。問題出在外部,問題在于法國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形勢惡化。另一方面,出版社出版的新書,無論是虛構類圖書(這里主要指小說)還是非虛構類圖書,定價普遍較高,使得囊中羞澀的大眾讀者難以承受。在法國《書商》雜志上,每期刊登“虛構類暢銷書”和“非虛構類暢銷書”各50種,其中,虛構類暢銷書的平均定價約為20歐元;而非虛構類暢銷書的平均定價也接近20歐元。在這兩類加在一起共100種的圖書中,定價5歐元左右的小型開本圖書只有區區4種而已。
2011年全年,關于法國年輕人購買圖書的狀況,在對大學生購買圖書實際狀況的調查中顯示得最為典型。大學生每月用于購買圖書的花費,僅占每月生活費的4%。大學生對自己想要的圖書,有73%是自費購買;對自己不想要的圖書,則有50%是在圖書館借閱。關于圖書的挑選,有近50%的大學生通過互聯網檢索挑選圖書,而去實體書店挑選圖書的大學生相對比較少。
2011年12月,希臘的失業率為16%,西班牙的失業率為21%,東歐各國也出現高失業率。法國的失業率接近10%,無論與英國相比,還是與德國相比,均高于2%以上。從2010年底到現在,法國及歐元區的經濟形勢,呈現出相當嚴峻的態勢。各國財政危機,金融危機,稅收不足,消費不景氣,這些也給書店行業及出版行業帶來消極影響。
按照往年規律,每年從秋天至年底,都會有“圣誕購物季”,出現購銷兩旺的景象,而書店行業及出版行業都盼望由此拉動出版物的銷售,提升出版物的銷售額。然而,截止到2011年底,這種景象到底沒有出現。
總統選舉催生好書問世
法國新一輪的總統選舉,是在2012年4月。
社會黨的總統候選人是法朗索娃·荷蘭特。此外,在社會黨總統候選人競爭中堅持到最后的兩位重量級女士M·奧勃莉和S·洛娃依雅盧,決定在大選投票決戰中支持荷蘭特。今后,社會黨在制定方針政策方面,也離不開這兩位女士的協助。在2011年里,與荷蘭特一樣,奧勃莉和洛娃依雅盧的著作和傳記也出版了不少,在2011年10月以前,其中有幾種書一直列在50種非虛構類暢銷書之中。就是到了2011年12月,描寫荷蘭特的《F·荷蘭特 內部秘密通道》(作者S·拉菲)一書,還排在50種非虛構類暢銷書中的第25位。這本書由拉法雅爾出版社出版,篇幅400多頁。這本書從一個新聞記者的視角出發,描寫了社會黨原黨首的面貌,列舉了大眾媒體、荷蘭特的政治盟友對荷蘭特的評價,預測了荷蘭特今后的政治生涯。該書指出,由于荷蘭特一直沒有公開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施政方針,選民對荷蘭特充滿著“神秘感”,因而還有極高的關注度。這也等于作者暗示讀者,還會繼續撰寫、出版有關荷蘭特的書。
即將參加2012年總統競選的,除了社會黨的幾個人以外,還有其他黨派的頭面人物。從2011年的情況看,圍繞其他總統候選人的圖書出版了幾十種。盡管這些“政治書”進入暢銷書排行榜的不多,但實際銷售行情還是說得過去的。
縱覽2011年全年的非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名列榜首的始終是斯特法爾·埃森爾創作的小冊子《憤怒吧!》,在2010年與2011年之交出版時售價僅3歐元。埃森爾的第二本小冊子名為《希望的道路》,與社會學者E·莫奈合著,售價僅5歐元。埃森爾的第三本小冊子名為《社會快行動起來!》售價也不過7歐元,在2012年2月出版。埃森爾的三本書都是批判現實社會,反映了法國人的悲觀心理,是“政治書”的代表之作。截止到2011年底,《憤怒吧!》發行超過80萬冊。《希望的道路》2011年9月出版,到2011年底發行了9萬冊。由此推斷,《社會快行動起來!》的行情也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