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加拿大數字發行商Kobo公司在美國書展宣布,將推出自助出版平臺“Kobo寫作生活”(Kobo Writing Life)。“Kobo寫作生活”的是為了與對手亞馬遜和巴諾書店的自助出版服務競爭。據悉,該平臺采用開放的EPUB電子書格式,可以在多種閱讀器和移動閱讀平臺使用。
據Kobo介紹,簽約作家可以獲得最高70%的版稅,還擁有自主定價的權利,甚至還可以免費發行電子書。
該平臺還為作家提供了多種推廣和銷售工具,幫助作者更好地與讀者建立聯系。通過Kobo 作者評注項目(Kobo Author Notes Progam),作者可以通過多種社交媒體在電子書中或應用軟件中添加評論。此外,作者還可以利用平臺工具跟蹤特點市場的電子書銷售情況,了解各種促銷手段的銷售數據。
“Kobo寫作生活”英語版在6月末正式發布,將有超過1600名作家簽約該平臺。目前,50位作家參與到該平臺的測試版中。Kobo官方博客稱,“未來幾年,將推出面向其他語言和其他國家的平臺服務。”
國際數字出版論壇推進數字出版實踐
2012年美國書展開幕前,國際數字出版論壇(IPDF)舉辦2012數字圖書會議,圍繞開發讀者和社區之間的聯系、自出版制度化、圖書出版業向服務業轉型等實踐展開。
國際數字出版論壇執行官比爾(Bill McCoy)在會上宣布,今年的主題是“實驗”,“成為實干家,創造未來”。賽斯·高汀(Seth Godin)就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踐行者,他與亞馬遜合作的“Domino Project”項目,出版了12本書,都成為暢銷書。
高汀說,他注重吸引那些有閱讀興趣讀者的注意力,而不是爭奪“稀缺的書架空間”。他認為,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圖書過去稀缺,現在不是,圖書零售空間過去也稀缺,但互聯網和在線零售改變了這種狀況,真正稀缺的是“像亞馬遜公司那樣和讀者間的關系”。他認為,知道誰對什么感興趣至關重要。他的話引起共鳴,與讀者建立聯系,了解誰才是你真正的客戶并吸引他們。
蘭登書屋的麥德林·麥金托什(Madeline McIntosh)說,蘭登書屋盡力為作者服務,建立維護他們和讀者間的關系,這比直接向讀者宣傳出版社的品牌有效。其他發言者也認為,大多數讀者在尋找作家,而不是出版社,出版社花很多時間和零售商打交道,但他們并不是真正的客戶。
麥金托什對自出版的崛起表示歡迎。蘭登書屋收購自出版圖書《50層灰三部曲》( 50 Shades trilogy)賣出了1000萬冊。這一成功也證明數字版和印刷版都能推動彼此的銷售,圖書銷售中印刷版和數字版平分秋色。
最后發言的理查德·納什(Richard Nash)指出,數字出版革命始于1985年的Pagemaker,帶來了之后的出版業“爆炸”,這是一個“產業革命”而不是消費革命,它發生在MP3出現的8年前,iPod問世的16年前。他認為,出版社應該從生產商轉變為服務商,靠服務才能帶來收入。
拉索呼吁關注獨立書店
在今年的美國書展上,美國書商協會邀請普利策獎得主理查德·拉索擔任發言人,在書商協會第十屆教育日會議上,發起“為什么獨立書店重要”(Why Indies Matter)的活動。
書商協會的這一活動,旨在提醒讀者獨立書店的重要性。拉索發自內心發起這一呼吁,他認為獨立書店就像他的女兒,如果讀者不知道他們想看的書,就無法通過搜索引擎查找。而去獨立書店就可以無需搜索,只需瀏覽就可以找到原來壓根不知道的書。他說,亞馬遜對我們已熟知的作家而言很好,但怎樣發現新作家呢?
他說,鮑德斯已經倒閉,巴諾書店也舉步維艱,已經有大量的獨立書店關門。亞馬遜的威脅確實存在。他和女兒曾一起在當地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干預》(Intervention),被這本書在亞馬遜上的銷售量震驚。他說,不希望獨立書店存活,而是希望他們繁榮。
數字出版業的無限可能
在6月5日的美國書展上,舉辦了以“秘密的另一面”為題的小組討論會,由同時在印刷和數字出版公司工作過的人進行分享和討論。
這次討論,涵蓋了受數字化影響的多個領域,從發行到數據到定價,當然也包括在數字化機遇中誕生的新公司。“Open Road”公司緹娜(Tina Pohlman)說,我們是一個營銷公司,這家公司根據節日、紀念日等制定營銷戰略,什么時間哪些內容適合哪些受眾。另一家參與討論的公司戰略則是盡可能消除作家和讀者間的層級。
數字化也改變了人們的選擇,零售商一旦想區分出他們的與眾不同,他們需要的就不只是書,而是每一本書的所有可能的格式,必須給顧客提供選擇。印刷版、數字版、有聲版之間不是對抗的關系,他們只是一個商品的不同形式,不同的顧客有不同的選擇。
在數字化影響下,數據資料變得更為重要。社交媒介上的數據實時變化,亞馬遜的排名每小時都在更新,在數字出版時代,6個月前的數據顯然太過陳舊了。
更重要的是,數字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出版自由,使老內容獲得了新讀者;數字化定價可以讓出版社和讀者調整價格。并且,如果作者想體驗一個新的風格,時間和成本不再是障礙。
與會者一致認為,數字化影響了出版業的方方面面,每件事都成為流動的。
獨立出版商集團提供無數字版權管理電子書
獨立出版商集團近日宣布,其出版商客戶不受數字版權保護限制銷售他們的圖書。數字版權保護禁止消費者共享電子文本,要他們提供賬號和設備認證。對于數字版權保護的效果和價值一直存有爭議,部分人批評這限制了消費者把已購買的內容從他們的設備上轉移出來。
在美國書展上,獨立出版商集團總裁馬克·薩克邁爾(Marc Suchomel)解釋說,銷售的書受不受數字版權管理約束,這應該是出版社自己的選擇,獨立出版商集團應該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提供這樣的一種選擇。
目前,獨立出版商集團的四家客戶選擇銷售無數字版權管理限制的電子書。他們認為,數字版權管理破壞了作家和讀者間的關系,應該信任讀者,他們會尊重作者的版權,數字版權管理并不能阻止盜版,反而會挫傷付費用戶購買的積極性而減少銷售。
水石堂書店可銷售其他閱讀設備
水石堂總經理詹姆斯·當特(James Daunt)在6月3日的會議上透露,水石堂與亞馬遜銷售Kindle的合作并非排他性的,盡管目前還沒有銷售其他閱讀設備,但以后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水石堂也可以在店內銷售。
當特向《書商》表示,如果顧客有需要,他將來也會在店內銷售其他設備。
當問及為什么和壟斷地位的亞馬遜合作時,他說,水石堂從過去與數字產品銷售無關到現在參與進來,因為自己的職責是挑選圖書賣給讀者,與亞馬遜合作銷售數字閱讀器也是如此……這不是一個排他性的合作,水石堂也在銷售如EPUB等格式的數字內容,如果有其他更好的設備,也會考慮在店內銷售。
當特說,水石堂銷售Kindle只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讀者需要數字內容,書店就要提供這種需求。對于水石堂是否更像一個獨立書店,他說原來的同質化模式并不能滿足顧客需求,水石堂應該能充分滿足當地市場的需要。
谷歌版權政策部負責人西蒙·莫里森(Simon Morrison)也參加了會議。他說,當今的出版社已不能單純只催生創作天才,還需要成為創意大師。
二手書商呼吁禁止電子閱讀器參加文學節
在5月31日海伊鎮(Hay-on-Wye)文學節上,二手書商號召禁止Kindle和其他電子閱讀設備參加。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一個在海伊鎮開了三家書店的老板稱Kindle為“敵人”。他說,在這種慶祝文字寫作和圖書的節日上,Kindle沒有地位。書商們想要禁止Kindle,人們圍著Kindle看,感覺它像另一個世界里的機器人。而圖書是社會化的,人們會停下來談論它。Kindle只是一個階段化產物,它不會持久。
他補充說,如果沒有到店內購書的讀者,若干年后所有獨立書店都將倒閉。
文學節的總監皮特·弗洛倫薩(Peter Florence)說,這個節日中會有25萬讀者購買各種格式的圖書,任何形式的閱讀都是受鼓勵的。該節日從5月31日持續至6月10日。
布魯姆斯伯瑞加印“橘子獎”作品
布魯姆斯伯瑞出版社已加印35000本《阿客琉斯之歌》(The Song of Achilles),5月30日該書“橘子獎”(Orange Prize)奪魁。
預計2天內,這本書還會再印,布魯姆斯伯瑞已預先加印了。出版社總編亞歷山德拉·普林格爾(Alexandra Pringle)說,零售商表示出極大的熱情,這本書很受歡迎,估計會賣得很好。
她說,這本書還會更加流行,因為可以送給任何人,它適合各種年齡段的男女閱讀。正如“橘子獎”的一個評委所言,這本書讓我們每個人流淚。
普林格爾說,非常高興這本書獲獎,希望這一獎項能推動該書在海外的銷售。加印的書中會加入“橘子獎”評委會的評委們對它的評價。
這本書是米勒(Miller)的處女作,講述了特洛伊戰爭中帕特羅克洛斯和阿客琉斯的愛情故事。這本書自從入圍該獎項后,在尼爾森BookScan上顯示,已賣出13543本,是入圍作品中最暢銷的。
企鵝指控亞馬遜具有“掠奪性”
5月29日,企鵝和麥克米倫出版社在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訴訟中,否認串通進行電子書定價,同時,企鵝指控亞馬遜的“掠奪性”的“壟斷”,為給出版業帶來根本性傷害。
4月,西蒙舒斯特、阿歇特、哈珀-柯林斯同意與政府和解,麥克米倫和企鵝出版社拒絕和解,5月29日,美國紐約州立法院進行上訴。
在上訴書中,企鵝出版社指控亞馬遜具有掠奪性和壟斷性,稱亞馬遜的反競爭行為將傷害圖書銷售業。企鵝出版社對亞馬遜某些新書價格低于成本的戰略表示關注,從長遠來看這將破壞圖書業的發展。
企鵝出版社還認為,在電子書定價指控中引用的證據事實上是“項目Z”(Project Z)的討論,即現在發布的網絡社區網站“aNobii ”,“Project Muse”即是圖書資訊“Bookish”。他們與企鵝和其他出版社是合法的競爭合作關系。至于蘭登書屋和哈珀-柯林斯與“aNobii”、阿歇特和西蒙舒斯特與“Bookish”,都是出版社原有圖書查找功能的在線體現。
麥克米倫出版社稱,在缺乏任何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政府的指控必須基于大量調查之上的事實,對于完全沒有發生過的撲風捉影指控,麥克米倫明確否認。
此前,蘋果對反壟斷訴訟做出回應,稱政府站在壟斷而不是競爭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