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印度的寡婦一直保持著自焚殉夫的傳統,現在這種可怕的傳統逐漸流失,但大批的喪夫婦女卻住進了“寡婦城”。10月15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了這個聚居地的情況,稱在印度“寡婦被當做賤民”。
在印度,盡管自焚殉夫的習俗已被廢除,但寡婦依然被視為不祥的征兆,尤其是在孟加拉文化中。人們避免在婚禮和節慶日上碰到她們,甚至連她們的影子也被認為會帶來厄運。
拉莉塔·戈斯瓦米的丈夫生前是一名印度教祭司。丈夫死后,留給她3個年幼的孩子。戈斯瓦米被丈夫的哥哥掃地出門,她不得不回到位于加爾各答的娘家。她自己的哥哥認為她是個經濟負擔,鄰居們也疏遠她。為了保持平靜的生活,她的母親把她和兩個最小的孩子流放到了沃林達文—一座被稱為“寡婦城”的圣城。
如今,有近1.5萬名寡婦在沃林達文生活。據說,印度教的克利須那神在這里長大。盡管寡婦們最初是出于宗教原因來到這里,但現在她們來這里聚居,是因為在家鄉受到虐待,或者被婆家趕出門。
戈斯瓦米最近食欲不振,她患有慢性腹瀉并有惡心等癥狀。寡婦收容所每天為她提供一頓飯,每月發放6美元的補貼,收容所的醫療保健設施短缺。
近期,印度最高法院命令政府和民間機構改善沃林達文婦女的生活狀況。有當地媒體報道,在沃林達文,遺棄的尸體被裝入麻袋扔進河里,但官員們否認了這一說法。寡婦們大多來自西孟加拉邦,該邦政府已承諾向她們提供政府住房,并提供比沃林達文更多的補貼。
然而《洛杉磯時報》指出,過去在印度也有過類似的倡議,但都沒有具體的落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