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因其多種優點,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通常大家認為其交易時間更長、機會更多。不過它也有一些不便之處。
港交所兩次延時后,現在的交易時間是每日5.5小時,上午9:30-12:00,下午1:00-4:00,確實比A股時間長,后者的交易時間是上午9:30-11:30,下午1:00-15:00;且港股是假日休市更短,尤其是長假和農歷新年,例如:國慶假港交所10月4日既已恢復交易,A股則休到7日。
至于機會,截至目前,港交所約有1550家上市公司,低于A股的2200多家,但港股衍生品種類豐富,而且上一年香港是全球IPO之冠—從這個意義上說選擇更多。
但是,港股不受漲跌停限制,因此風險更大。
實際上,港股交易成本更高,除了稅和交易費外,銀行和證券公司都要收管理費,交易軟件也要付費,而且匯率損失也是成本;第二,錢好出不好進,港股開戶后,不論是自己手拎現金過關還是通過境內券商或是外資銀行轉至香港都相對容易,但港幣轉回境內會受到許多限制;第三是一年只有5萬美元的購匯限額。建議是,錢少、不專業的人,買H股(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ETF(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或者掛鉤恒指的基金就行。
當然,一切困難都有辦法解決,如打著各種“國際金融公司”幌子的地下錢莊,收取1%~3%的手續費,什么都能辦成。所以,要不要買港股,就此衡量一下成本與預期收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