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 | 米卡米卡(北京)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周凱源 整理 | 夏宏
編者按
生于1979年的周凱源是一位連續創業者。二十幾歲的時候就賣掉了一家公司,獲利達千萬元資產。從游戲門戶17173.com到一家SP公司及餐廳“你愛吃的泰國菜”,都做得有聲有色。25歲時創辦了一家游戲公司,因驕傲、膨脹導致一敗涂地。2010年,調整之后的周凱源再度創業,做起了蛋糕B2C生意。他說,現在做這個事情,很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創業。
我一直在做和網絡游戲相關的東西,最早進入這個行業是1999年。當時我是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的網龍。因為網龍自己研發網絡游戲產品,有一次,董事長劉德建找到我說,他們想做一個游戲門戶網站,問我感不感興趣?我說感興趣,于是就誕生了17173.com。2003年搜狐以208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它,現在17173.com是很老牌的網絡游戲門戶了。
我們基本上是從一無所有起步的,當時就一兩個人,連域名都沒有。但我們抓住了一個很好的時間點,不到一年時間,網站一下子就起來了。在行業內形成了一個現象:你做網絡游戲,如果在17173上沒有專區、廣告,別人就感覺你做得還很次。游戲那會兒很火,搜狐在整個戰略上需要這樣的一個東西,所以最后就把我們的網站收購了。
17173.com是網龍的項目,我并沒有創始人的名頭。但業界認為我其實算17173的聯合創始人吧。因為事情是我干的,算是在公司內創業。
做SP賺到第一桶金
我自己正式創業大約是2002年底。那個時候SP剛開始火,我有一個在北京廣安門的朋友做SP出了問題,我們聊天時他對我說,要不然這樣,這家公司80萬元賣給你。我跟他說我沒那么多錢,而且他的公司還有債務,欠員工幾個月的薪水,欠運營商一些寬帶費。
其實,當時我對SP也很感興趣,后來我說這樣吧,60萬元,最多70萬元,一個月就能把錢湊給你,你要感興趣我就收了。他也同意了。對他來講,那個燙手山芋,能賣多少算多少。當時我找各方朋友借來這筆錢,把公司買了下來。
我去那個公司,員工們就炸開了。來了新老板,他們想著肯定得先把欠的錢給還了,然后散伙。
我跟他們講,現在你們走,也沒錢給你們,肯定還是欠著,但是這個行業還是很不錯的,值得做。不然我為什么要借錢把這個公司收下來?要不你們考慮下,我們還是一起干,公司一賺錢,我就還你們之前欠的工資。我還承諾,這個公司從現在開始一年,掙的所有錢全部歸員工,不分職位高低,都平分,我一分都不動。我說要不要試一下?這個行業你們比我了解,咱們就干出一番事業來,你們明天告訴我去留。
公司當時有12個人,第二天我去公司,有兩個人說要走,結果干了一個禮拜,那兩個人又回來了。
當時也是相當苦的,拽著他們一起討論產品的方向,什么樣的產品能吸引人,加班后都睡辦公室的地板。公司很小,在民宅,當時SP公司很少有光鮮亮麗的辦公場所,因為都比較早期嘛,大部分都待在民宅里面做。
我們很爭氣,12個月后賺回100多萬元的純利。那個時候SP掙100多萬元其實很正常,我們都算掙得少的了。有一天我提著所有的錢來公司,差不多是110萬元,平分給了每個人,在場的每個人都哭了,每個人都極為感動。
但沒多久,我感覺做這個東西很累,自己可能不適合做。它太需要跟政府、運營商打交道了。公司做了十八九個月,剛好有一家英國公司和我談收購,它專門收SP公司,包裝一下賣給別的公司。我差不多以15倍的價格把公司賣掉了,賺回1000多萬元的現金。
那時候1000來萬元是很大的數字。當時家里做生意失敗了,得負擔幾百萬元的債務,我拿出300來萬元還債。然后在北京開始買寶馬、買別墅,享受財富帶來的快樂和小驕傲吧。以前什么都沒有,經過努力得到了一些東西,都免不了這種俗氣。
賣掉公司是2003年的事,這一年還穿插了一次小創業。
以前坐一趟飛機挺貴的,手里有錢了,就可以不太計較機票錢,開始往外跑。那時經常去珠海,在江邊有一個咖啡館,我很喜歡它的環境,每次都會去那兒。旁邊是一家泰國餐館,有一天我再去,發現泰國餐館倒閉了,正在那兒寫著什么對外盤店的廣告。我就跟老板聊了一下,聊完以后,我就突然間很想把它收過來。后來找來兩個朋友,以60萬元的價格把這個店給收了,重新起了個店名,叫“你愛吃的泰國菜”。
我為什么敢收這家店,因為我對它的團隊很感興趣,廚師、服務員、小工,感覺都很好,唯一有問題的是老板。這家店的廚師是泰國人,所有的原料都從泰國采購,真材實料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這就有點像后來米卡米卡的風格了,做蛋糕的所有材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半年后我們開始掙錢了,非常快。后來我跟很多朋友聊,他們都說你這是一個奇跡。因為飯店很多時候是一年半、兩年才開始收支平衡,我們6個月就開始收支平衡了。
但很快出事了。我常駐北京,餐廳沒太管,認為業務的東西做好就OK了。結果呢,在珠海的一個合伙人沒有跟當地的某個政府部門搞好關系,等我知道店里有危機后,已經到了拿錢也擺不平的地步。2004年,店賣掉了,前后做了一年多的時間。
驕傲導致大失敗
SP公司賣掉了,珠海的餐廳也賣掉了,沒事兒干了。好吧,再創業。當時網絡游戲還是很火的,我就準備做網絡游戲公司。因為在這個行業內,我也算有經驗,當時基本上把自己賺來的錢全部放進去了,開創了北京網捷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捷信)。當時我們在人民出版社后面的那棟樓里,叫韋伯時代中心,公司有100多人。
做雜志要刊號,出書要書號,做游戲公司需要拿到版號。依靠人脈,我們差不多一個星期就搞定了。后來很多已經上市的公司花了一年也拿不到。在中國做事,人情世故的東西避免不了,否則你也耗不起,等12個月,誰耗得起?
雖然順利地拿到了資質,卻沒做起來。
首先我們產品沒有選好,網絡游戲最怕的就是這個。這就像你蓋房子,地基有問題,房子蓋得越高,死得越快。
我們選的產品有個什么問題呢?在線人數一旦上了一個級別,某塊一出問題,程序就出錯,一出錯就崩潰,程序一崩潰,游戲就玩不了。雖然我們的推廣做得特別好,一天就有10000來人進來玩。當時萬人在線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數字,但我們的用戶體驗很差。
這是一個比較難把握的事情,哪怕是后來有一些很大的公司,他們代理產品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個事有點運氣的成分,比如說這個蛋糕看著很漂亮,但是它吃下去會不會中毒你是不知道的。結果我們選了一款有問題的產品,但我們當時沒看出來。
我們發現問題后,其實可以很快做調整止損,重新做另外一個業務,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可能大家都有種僥幸的心理,因為砍掉一個產品的話,好幾百萬元就沒有了。該放的時候放不下,這種心理,導致我們在決策上出現了重大的失誤。
當我發現產品有問題時,在公司提過兩次,但董事會里面的意見不是很統一。那時候我在里面是年齡最小的,心里還有一種想法,就是覺得他們都比我大,應該比我更有經驗,我是不是應該聽他們的?當時不夠果斷。現在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其實要自己作主,如果你覺得不對,一定要堅持下去,可能得到的結果會不一樣。
這家公司從2004年開始做,到2006年就虧損倒閉了。我幾乎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了。
這其中有信心膨脹的因素。在這之前,我一直在成功,而且都是自己主導,不自覺地在內心會有一種驕傲心理,覺得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在我所有待過的團隊里面,都有一個信條:凡事沒有做不成的。第二,如果有事沒被你做成,一定是你的方式不對。其實第二句話是我在這次失敗以后加上去的。我以前只信奉第一句話。
公司倒閉后,別墅、車子都賣了。在城西我另外買了一套小房子。在三四個月里,我都在家里的臥室和廁所之間徘徊,反思,無盡的痛苦,懊惱。老在想,當時如果不這樣、不那樣,會不會更好一點?陷進了一些人失敗以后通常會有的那種后悔的情緒。
當時我跟女朋友相處7年了。她上班,干她的事情。我練就了一手好廚藝,每天晚上她下班回來,我給她做飯。很多時候,都是她默默出去,在超市買點日常用品之類的東西回來,兩個人之間溝通也不多。
一些朋友問我創業失敗,你得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我說我覺得這次失敗,讓我從一個男孩兒變成了一個男人。我以前是孩子,很沖,我要的就一定要得到,然后確實也得到了。但很功利,每做一件事情,目的性很強,但慢慢地你會發現,其實身邊有很多東西不是這樣的,它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慢慢獲得。
找到做一輩子的事
更多時候我還是在看書。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俞敏洪的一本書,書名忘了,里面講,一個人的成功是站在屈辱、失敗、痛苦的廢墟上。第二本書好像叫《像富豪一樣思考》,講李嘉誠,大致內容說的是,人跟人沒有什么區別,最大的區別是想問題的方式不一樣。所以有的人會成功,有的人會失敗。
之前自己非常自信,覺得沒有什么事情是我做不了的,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而且很強勢,在跟人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用壓倒性的方式。但是后來發現,你需要協作,因此需要傾聽,需要尊重每一個人,而且要變得更加善于學習,超越自己。之前的那種學習可能只是要超越別人。我以前是屬于什么狀態?我會給自己立一個3年或者5年的目標,找一個偶像,目的是要接近他、學習他,超越他。但目標很可能很快就實現了,我再立一個。
2006年,過了幾個月的居家生活后,因為一個機會,跑到香港做了兩年投資。每做一個項目,我們都會住在辦公室,每個人有一個睡袋。那段生活給我很大的震撼,很多人覺得成功人士就是出席一些酒會,搞一些演講,花天酒地或什么的,但其實我在香港看到的不是這樣的。他們依然非常努力,而且很謙卑。這對我內心是有沖擊的,讓我認識到,做成一件事,不是偶然的運氣,是一點一滴積累的過程。
2009年我從香港回到北京,因為我太太懷孕了。然后開始籌辦米卡米卡。之所以沒有選擇自己熟悉的游戲行業,一是覺得它的門檻已經太高,二是已經沒有興趣了。
以前身處TMT行業,因這個行業成和敗都來得很快,這不是我后來喜歡的創業狀態。米卡米卡雖然是電子商務,但切入的是一個很傳統的點,需要深耕細作。我對朋友們說,米卡米卡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創業,而且這個事業很值得我做一輩子。
做米卡米卡有點偶然。2009年我去新西蘭度了一次假,在那邊吃他們的蛋糕,覺得實在太好吃了。回北京就開始了解這個市場,北京大大小小能買到蛋糕的地方都被我吃遍了,我發現這個市場很大,在北京一個公司一年的銷售能做到幾個億,但在市場的占有率還不到4%~5%。然而,這個行業還有很多的問題,蛋糕里面充斥了大量的添加劑,還有就是奶油里含有反式脂肪酸。
于是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款更加接近于天然的東西。它美味而且天然、健康。你既有掙錢的理由,又能給大家帶來真正的美食,為什么不去做呢?
我希望把米卡米卡做成一家在互聯網上面能讓你快速、便捷地吃到好東西的公司。最重要的是把它打造成一個品牌,除了蛋糕,可能會賣咖啡,賣布丁、餅干、下午茶。重要的是一提到米卡米卡,大家會覺得它是一家服務很好、品質很高,能夠值得信賴的一家公司。我們現在已經開始籌備在上海、廣州和浙江建分公司了,今年我們開始在全國范圍布點。
北京的公司開在北五環,有40來人。前年10月份開始,我就住在公司。在這一年多時間里,腰椎都快睡壞掉了。十幾個月的時間,我犧牲了很多。2010年寶寶出生了,我當然很想他,但很少回去。我以前很喜歡打高爾夫,但是一做米卡米卡,我幾乎就完全放掉了。
現在做米卡米卡,包括我自己辦公室所有的桌子,全部弄齊了也才1萬多塊錢,我們都買二手的。上次創業,我們是豪華創業,起步就是千萬級的投入。一把大轉椅就花掉將近1萬多元,裝修就花了幾百萬元,搞得金碧輝煌。現在我們就不做這些東西了,其實就是心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把事兒干起來。
為什么要從一家很穩定的公司跳出來?苦哈哈地來創業,其實可能因為我骨子里天生就是一個創業的人。對別的東西我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打高爾夫球其實不過是為了消磨時間。但是一旦進入創業狀態,我就陷得很深,會有愛得如火如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