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梁旭東創辦了圓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圓融光電”),對LED行業來說,2009年是個好年頭,上下游發展得很快,2011年時,梁旭東認為,市場供求的平衡關系將被打破,再不抓住做LED芯片和外延片的市場低迷時機籌謀建廠,就很難碰到更好的創業機會了。
與多數LED行業公司不同的是,以往那些公司是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得到風險投資機構的垂青,而圓融光電在籌劃創辦時就得到了北極光與鼎暉的投資。2012年,圓融光電的市場目標瞄準3億元。
目前發展狀況
2011年4月28日圓融光電的廠房開始動土施工,在四個月之內完成了廠房的基礎建設與設備的安裝。
LED產業鏈呈金字塔形結構,在LED產業鏈中,外延片和芯片占60%以上的利潤,而LED封裝和應用則只占30%左右的利潤,屬于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
而圓融光電定位是照明市場,做上游芯片和外延片,直接客戶是照明市場的封裝廠,預計客戶有3000~5000家,與光伏行業的原材料和客戶都在海外不同,99%的LED封裝廠都在中國大陸。
核心競爭力在何處?
梁旭東的一些同事與朋友早就期盼出來一起創業,扎堆進入了圓融光電,他認為,這個行業拼技術和經驗,而圓融光電聚集了LED外沿芯片領域的高手,其中不乏曾擔任“國家863計劃”專家組成員,是LED光電行業最早的一批從業者,多年攢下來對產品、行業商機的洞察力和執行力。
2011年組建團隊后,北極光創投很快找到了梁旭東,直截了當表示希望投資。“北極光也一直投LED,但是他們不知道我們出來做了。北極光創始人鄧鋒對圓融光電的團隊非常了解,當他得知以后,很快就決定投資。”
梁旭東當時與北極光的鄧鋒坐下來,聊了六個小時。前五個小時都是鄧鋒講他自己的創業過程,介紹了他“爭一保二不做三”的創業思路:做國內一流,保持國際水準,絕不做三等的公司。
北極光對圓融光電項目的判斷是,圓融光電的技術已經突破了日本的日亞、美國科銳、德國歐司朗等公司掌控,團隊執行水準又為光電行業人士熟知,具有先天技術優勢。
與鄧鋒的六小時會談剛結束,投資大佬鼎暉的王功權便找到了梁旭東。跟鼎暉接觸就更為簡單,不但明確表示要投資,而且表示要做領投。而北極光創投合伙人楊磊也是奔領投來的。最后他們兩家老大坐在一起商議,那就各自一半吧。王功權投資完圓融光電后,就微博宣布“私奔”了。
競爭對手及面臨的挑戰?
梁旭東認為,LED在中國大陸發展得比較好也是這一兩年。大陸LED行業企業的水平,已經和臺灣企業差不多了,與德國和美國企業的差距也在縮小。但與日本公司的水平還有一定差距。目前,外延片生產基本控制在國外企業手中;芯片方面,國內企業主要集中在小功率領域,因此圓融光電在大功率高端領域還存在一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