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牛天使攻略
天使會成員、德迅資本的曾李青在接受《創業邦》采訪時說,若不是報道天使會,這次還真不想出來說,之前拒絕太多媒體了。
如同徐小平、薛蠻子等幾位著名天使投資人一樣,曾李青已經把天使會視作自己的“組織”。2011年春天,北京柏悅酒店,天使會第一次籌備會議時,從來不坐飛機的曾李青是坐火車從深圳趕過來的,他見到了已在北京天使圈做的風生水起的幾位大佬,還有與他口音相近的蔡文勝、呂譚平。當時有人開玩笑說,這幾個人在所投公司的占股總值,可以輕輕松松買下柏悅酒店。
當然,占股總值不等于財富總值,這次聚會完全不像一次成功人士的頂級盛宴,更像一群“失敗者”的吐糟大會。雷軍最先發言,“外面都說雷軍做天使如何如何,其實我一般不說失敗的投資案例啊,咱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徐小平聽罷,立即附和道:這是我跟雷軍學的最重要一條“經驗”。
哄堂大笑。這群經歷各異、性格多樣的著名天使投資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從廈門到深圳再到敦煌,以名義上聚會實際上看項目的方式,閱人無數。“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是抱著玩的心態在安度晚年,有一次在香港,老薛帶來一個項目,我覺著不行,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開復也不同意,在投資問題上我們有一說一,”徐小平說,“但是,在好的項目上,我們老哥幾個還是很謙讓的。”之前有個創業者先后找過薛蠻子和徐小平,兩位大佬都看上了,互相讓來讓去,最后薛蠻子對他說,我占多少股份無所謂,但你一定要讓小平滿意。
如果僅僅以天使會幾位投資人的力量之和就能滿足所中國所有年輕創業者的融資需求,顯然是不現實的。正如柳傳志所說:“開復他們發起天使會,要“忽悠”更多有條件的人投身到天使投資領域中來,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所謂意義,其實不僅僅在于“忽悠”創業者,而是“忽悠”更多有條件、有熱情的人加入天使投資的大軍中來;中國缺的不是創業者,而是天使投資人。這也是我們組織首屆中國天使投資人大會的初衷。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創業邦》雜志不僅采訪了天使會的大多數成員,也報道了很多來自“各條戰線”的隱秘天使。我們報道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全的,但我們希望盡可能多地給廣大創業者呈現這支“有意義”的隊伍。
同時,我們的內容也得到了來自前媒體人、《我為什么要投資你》一書作者李曉艷的支持,感謝她與我們分享了極有價值的“天使投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