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憑借摩托車三元催化轉化器出眾的耐久性,四川中自尾氣凈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自尾氣”)順利拿下長江集團、重慶建設摩托車兩大客戶。2010年,中自尾氣營業收入過億,同比增長了600%,在摩托車尾氣處理市場占有率達30%;2011年中自尾氣營業收入突破2億。但他們目前的緊要任務是,進入機動車尾氣處理市場。
為什么選擇這個領域?
2005年7月,陳啟章創辦四川中自尾氣凈化有限公司。當時的市場情況是,德國巴斯夫、英國的莊信萬豐及比利時的優美科已經占據了汽油機和柴油機尾氣處理的大部分市場,一方面是它們的技術確實過硬,另一方面,汽車文明本來就是歐美發展過來,大部分知名整車制造商是外資企業或者中外合資企業,德國巴斯夫等跨國公司具有溝通優勢,在汽車尾氣處理市場中,跨國公司的份額一度占到了70%。
而威孚力達旗下的威孚高科、貴研鉑業國內這兩家上市公司,汽油機和柴油機也咬得很緊。在這種情況下,不能一上來就與它們正面交火,那樣必死無疑。陳啟章決定避開刀鋒競爭,選擇偏鋒生存法則:第一步是活下來,活得好才有競爭的本錢,便開始專注于摩托車尾氣處理產品研發。
所面臨的挑戰?
技術更新是中自尾氣的核心競爭力。尾氣處理行業很重視推產品的時機,要盯準每次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更新,中自尾氣摩托車戰略就專門瞄準了摩托車排放標準實施國Ⅲ標準,研發了新型復合型耐高溫高比表面材料,滿足國Ⅲ及以上排放標準的耐久性,提高了摩托車催化轉化器的使用壽命。
這個行業的另一個特點是,客戶掌握的信息很對稱,產品是否合格,測試后,結果馬上就出來。在各種性能測試實驗中,中自尾氣開發的摩托車三元催化轉化器,與國外產品進行比較不相上下,抗老化性能甚至超過國外同類產品。
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2010年之前,陳啟章見了不少投資人,大部分人聽完他的表述,七成盈利來自于摩托車三元催化轉化器,都發表了同一個觀點:“如果你們的業務重心偏向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尾氣處理就更好了。”對于這個西南地區尾氣處理的新銳公司,VC和PE并不買賬。也有成都當地的銀行主動打電話“送錢上門”,表示隨時歡迎中自尾氣貸款。陳啟章明白,中自尾氣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錢,此時最需要的是一位能連接中自尾氣和主流汽車客戶的資本伯樂。
中自尾氣面臨的問題是,將業務從摩托車向柴油機和汽油機全線機動車業務邁進,打入主流汽油車尾氣處理市場。
陳啟章表示,中自尾氣未來的發展可以用“三、四、五”來概括。摩托車瞄準的是國Ⅲ標準、柴油機掐準了柴油車的國Ⅳ標準,而汽油機尾氣市場則奔赴汽油車國Ⅴ標準之宴。
汽油車排放的國Ⅴ標準將在今年下半年實施,相比國Ⅳ標準,提出了一些新標準,誰能夠解決好,誰就擁有翻盤的機會,中自尾氣希望把握好這個機會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