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正在向全面、深入的領域發展。從單純的費用管理向醫療過程管理和醫院整體管理轉變;從以財務為核心的經營數據管理向全面決策支持的管理數據轉變;從單體的醫院信息化向區域協同醫療轉變;從醫療過程信息化向全面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轉變。
在這樣的轉變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行業規范和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健全,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內部與外部環境趨于完善。醫院對信息化建設慢慢變得理智起來,不再單純以價格進行考量,開始注重產品的功能和信息化廠商所能提供的服務;而醫療衛生信息化廠商,經過幾起幾落的洗牌之后,也逐漸開始注重產品的實際使用需求和服務。雖然總體上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也存在一些無法回避和難于解決的問題。
政策、法規亟待完善
在醫改政策的推動下,醫療衛生信息化廠商面臨著用戶需求迅速增長的壓力,新用戶不斷提出上線需求,老用戶要求增加功能模塊,優質的信息化廠商技術人員缺乏。同時,受商業利益驅使,廠商急于推出政策性的配套產品, 忽略了實際使用中會產生諸多問題。另一方面,迫于醫改政策和醫療市場的壓力,存在部分政府部門和醫院不顧及當地的經濟條件和發展要求,項目盲目上馬的情況,醫療信息化的實際效果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自2002年修訂后,已經過去10年之久,在此期間國家政策、醫院管理體制,醫學及信息技術的發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規范亟待完善。
醫療衛生行業的電子認證服務、加強數字醫療過程的法律效力、保障數字醫療行為安全的法律效力有待提高。電子病歷的法律效力缺少配套的實施細則,可操作性較差,尚存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規定,“電子病歷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使用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生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圖形、數據、影像等數字化信息,并能實現存儲、管理、傳輸和重現的醫療記錄,是病歷的一種記錄形式?!焙茱@然這是從功能和表現形式兩個方面定義什么是電子病歷,但是卻將“電子病歷與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混為一談了,這給實際的電子病歷系統實施工作帶來了理解上的困惑。
筆者看來,醫療行業管理規范嚴重滯后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阻礙了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首先,《處方管理辦法》規定,“醫師利用計算機開具、傳遞普通處方時,應當同時打印出紙質處方,其格式與手寫處方一致;打印的紙質處方經簽名或者加蓋簽章后有效?!彪m然我們可以知其義,但是從信息技術的專業角度分析,這些描述極度不準確。其次,“應當同時打印出紙質處方”意味著電子形式的處方是無效的,這與新近出臺的《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規定相矛盾。這個管理辦法針對的是手工模式下的處方,而實際上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醫療過程的信息化已經弱化了傳統意義上處方的 “意義”和“功能”,甚至有的時候已經沒有了處方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藥品醫囑的形式。此外,“處方經簽名或者加蓋簽章后有效”意味著電子認證形式的處方簽名是無效的。這與新近出臺的《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體系系列規范》、《電子病歷基本規范》等規范相矛盾。
醫院信息化建設相關配套的管理制度、行業規范不健全。首先,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使用機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管理科學性不夠。其次,行業管理規范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醫院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廠商的建設標準不盡相同,信息化廠商的研發標準和數據標準不盡一致,醫院采用的醫療流程和信息化產品所支持的醫療流程不完全吻合,醫院與信息化廠商對醫療業務的關注點有所側重,這造成了信息化廠商的產品功能參差不齊,醫院對信息化廠商的服務滿意度普遍較低?!叭瞬拧迸c“課程”不完全匹配。醫院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使用機制不合理,導致信息管理人員的價值無法最大程度展現。
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專業、多學科、多行業的支撐,單一廠商無法也不可能提供完整的醫院信息化解決方案。不同廠商產品之間的數據標準不一致、業務流程不一致、業務側重點不同,相互關聯的信息化產品的集成難度較大。不同廠商信息產品的互聯互通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急需行業主管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規范。
機制急需健全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必須是加強醫院的經營與管理、合理使用醫療物資和優化利用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體現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公益性要求,滿足接受服務人群的地域性需求。目前許多醫院的信息化建設缺乏對自身特點、條件和需求的完整考慮,信息化建設出發點和目標不夠明確。
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除了醫院自身以外,還涉及信息化廠商、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機構,并與銀行、疾控、婦幼等機構發生業務關聯。首先,醫院信息化建設需要與社會、當地和醫院的發展相結合,與當地的真實條件相結合,與地域性需求相結合。其次,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特性,決定了它所起的作用和實際效果是在相對靜止的動態變化中逐步顯現出來的,過程管理是信息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在某種程度上,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管理要重于信息化產品本身。持續改進要重于信息化建設資金的一次性投入。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改進,需要配套管理制度及有效的運維機制,需要自上而下的聯動與配合,需要良好的醫院文化,需要與信息化廠商的密切配合,需要當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良好的信息化建設機制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靈魂,而這正是目前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的最大和最突出的問題,也是政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醫院信息化建設本身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相反則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但其間接經濟效益是可觀的,管理效益和社會效益更是巨大的,不能簡簡單單用投入產出來看待?,F階段,醫院已經開始注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但是對醫院信息化所帶來效益的認識遠遠不夠。有投資有機制,才會使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快,應用效果好。無投資有機制,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會變慢,應用效果一般。無投資無機制,醫院信息化建設會停滯不前,應用效果差。有投資無機制,醫院信息化建設最糟糕,不僅沒有好的使用效果,更會帶來巨大的資金浪費。目前,有投資無機制的醫院信息化建設非常普遍,可以說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浪費相當嚴重。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是否完善、使用機制是否合理,會給醫院信息化建設帶來較大的影響。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技術密集、專業性強、跨行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甚至可以說醫院信息化本來就是一門科學。信息管理人員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還需要熟悉醫療流程、理解行業規范,也需要清楚醫院的運營和管理,更需要將信息技術、醫療業務和管理理念、服務意識有效地與醫院的自身特點融合。不要以為只要有了信息化廠商的產品,醫院信息化建設誰都可以做,如果不重視信息管理專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將直接影響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和使用效果。
雖然醫院信息化建設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還是有一定規律可以遵循的,那就是全面、科學的思想方法。首先保證兩個前提:信息化建設必須符合國家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能夠全面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政策;一定要嚴格執行醫療行業、信息行業和其它相關行業的管理規范。其次,做好四個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社會、當地和醫院的發展相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當地和醫院自身的經濟條件相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醫院的自身特點相結合;醫院信息化建設要與醫院和所服務人群的區域人文環境相結合。第三,把握四個要點: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必須是加強醫院的經營與管理、合理和高效利用醫療資源、優化就診流程,體現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公益性要求,滿足所接受服務人群的地域性需求;信息化的醫療過程要有助于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和強化醫院的整體管理。信息化的醫療流程要便于醫務人員執行醫療活動,便于患者接受服務,便于醫務人員操作信息系統;在進行醫療業務信息化的同時,要建立與信息系統相配套的規章制度,要建立與信息化相適應的行政管理制度,要建立保障信息系統正常運轉的運維機制; 要將醫療業務、信息技術、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融合于醫院的自身特點,貫穿于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全過程,甚至是日常的其它管理環節中。再者,醫院信息化建設總結概括起來不外乎“信息采集、信息處理和信息展示”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既是相輔相成的,又是循序漸進的。信息采集要做到全面、完整,信息處理要做到科學、合理,信息展示要做到適時、到位。最后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管理,健全信息化建設的機制。
產品、服務需從實際出發
作為一名信息中心主任,我經常能夠聽到來自同行關于醫院信息系統宕機、高峰期響應速度變慢等抱怨。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部分醫療衛生信息化廠商的研發人員主要來自于信息技術專業,所掌握的醫學知識不夠,對醫院運營管理和醫療業務的理解也相對膚淺,這直接導致了信息化的產品功能很難完全滿足實際業務需求。其次,一些廠商的產品功能停留在基礎業務表面,無法滿足不同級別醫院不同層次的管理需求。雖然已經充分考慮到了醫療行業規范的要求,但是受技術人員所掌握醫療業務和醫院管理知識的限制,對醫療過程的特殊性關注不夠,導致信息化產品對醫療業務的技術支撐明顯不足,有的時候不得不再輔以手工過程。此外,產品的可應用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提高,在業務流程支持方面,日常業務結合上有待提高。例如,在業務拓展、強化管理和提高服務質量的應用方面,受到醫改政策和信息化建設行業政策的雙重推動,部分醫院信息化建設廠商在短期內推出各種各樣的新產品和新功能,但用戶實際使用起來產生許多問題。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醫院與廠商在價格、產品功能等方面有時會產生醫療糾紛。事實上,醫院與信息化廠商的關系更像現實生活中的夫妻,醫院希望的是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而信息化廠商想的則是能夠提供更好的技術,雙方需要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對于醫院而言,信息化的使用需求源源不斷;對于信息化廠商而言,有做不完的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良好而融洽的關系不僅有利于個體的醫院和信息化廠商,更有利于整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行業進步。
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在不斷推進,行業管理規范、行政法規在逐步健全,醫療技術手段、信息技術手段在不斷進步,信息化廠商的產品和醫院的信息化應用也在隨之不斷完善。
盡管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各類問題,但伴隨著社會關注、行業思考,政府重視的不斷加深,醫院信息化建設乃至整個醫療衛生事業將向著健康、全面和有序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呼吁更多的媒體聲音和專家觀點可以從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經驗、體會和做法等理論內容,向更多與信息技術、醫療業務、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緊密結合的深度內容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