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霏霏細雨中,記者來到位于貴陽市的甕福集團。甕福集團是一家集磷礦采選、磷復肥、科研、貿易為一體的國有大型磷化工企業,擁有全資、控股和參股的子公司31家。
管理這樣一家典型的大國企,信息化工作在整合資源、管理資金和供應鏈方面自然是功不可沒,而且在綠色環保方面,IT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變被動為主動
“傳統的磷礦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其他污染物,而我們通過信息化技術和自動化裝置,把原來要廢棄的、污染環境的東西變成了對社會有用的資源。”甕福集團總經理何光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甕福集團CIO蔣華自豪地指出,甕福每年從磷礦石里面可額外提取近200噸碘,“碘在磷礦中本來是很不起眼的雜質,但我們用一套獨有的自動化裝置將它提取出來,它就變得非常有用了。不要小看只有200噸,全中國一年生產的碘也只有400噸。”
化工企業的廢水排放量通常都是監管部門重點檢查的對象,甕福在生產磷化工的前期生產過程中也會形成大量酸性的含磷廢水,如果排放出去,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此,甕福上線了一套“廢水選礦”的系統裝置,能夠把廢水回收后通過管道輸送到礦山。“我們原來要專門買硫酸選礦,現在直接用磷酸廢水選礦就行了。”蔣華介紹,由于自動裝置的規模很大,每一個生產環節上節約一小點,放大到整個全年生產量中來看,節約下來的就是一個巨額數字。
“國家一直在倡導‘新型工業化’的概念,對此,甕福并沒有被動地減少企業污染物的排放,而是主動地將綠色生產變成了一個產業。”用蔣華的說法,這是“環保產業化”。他說:“我們做環保不是專門投錢解決某個問題,而是希望把環保做成一個產業或者經濟增長點。如果只是純粹被動地解決問題,企業只看到花錢,見不到效益,無論哪個企業都會缺乏做環保的積極性。”
透明的企業信息網
在甕福集團規模由小到大、由單一產業轉變為與磷相關的多元化產業、由區域化走向國際化的發展過程中,原有的管理模式難以適應新的業務需求,公司高層意識到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內部管理基礎,大規模擴張必然是低質量和不可持續的。在何光亮看來,對甕福集團這樣的老國企進行管理再造,信息化是最好的突破口。
經過謹慎的選型工作,2010年,甕福最終選定用友企業管理軟件作為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合作伙伴。在這一輪信息化升級中,甕福建立了緊密集成的物料信息、生產信息、質量信息、設備信息、物流信息集成系統,形成了統一調度指揮的生產管理模式;建立了集團所有橫向關聯業務的協同平臺,實現了對人員、財物、信息資源的全面整合,促進了集團總部對事業部和子公司的協調與控制。
作為典型的流程型制造企業,磷化工企業的物料特征與離散制造行業有很大不同,它的物料要么是固體、氣體,要么是固液混合或者氣液混合體,原料中有原煤、硫磺、磷礦石、硫鐵礦。要做到準確計量各種原料,并將計量結果及時、準確地反饋到物流系統,對于流程制造企業來說特別重要。“物料進場時,火車或汽車都有車號,屬于哪家公司、裝的什么物料,都要跟工廠質量管理系統匹配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處理起來卻非常復雜。”蔣華介紹。
通過上線用友計量系統,甕福首先規范了磅房業務的操作規范,使供應商、計量部門和再生產單位實現了工作協同,保證了出入庫計量結果及時、準確地錄入到系統,減少了人為誤差、堵塞漏洞,方便供應商貨款結算。
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礎上,用友幫助甕福搭建起了從決策層到業務操作層的縱向透明的信息網絡,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為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我們的核心產品就是磷肥,此外還生產一些其他磷化工的產品。這些產品的基礎原料都是磷礦中開采出來的五氧化二磷。那怎樣讓每一噸的五氧化二磷實現最大價值?我們原來做這個決策都是靠拍腦袋,全憑經驗。現在則是通過BI分析工具把一些需要決策的內容點固化到一個分析模型中,來輔助決策。”蔣華介紹。
例如將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內嵌到一個BI分析模型里,就可以計算出A產品需要消耗多少噸五氧化二磷,系統自動通過公式計算出A產品的毛利大概為多少后,就可以得出每噸五氧化二磷用于生產A產品所創造的利潤是多少,這樣決策層就可以根據磷酸五氧化二磷的生產能力與其獲利能力相匹配,對生產計劃做出最終的安排了。
在上BI之前,甕福在軟件、基礎數據庫和網絡硬件上的建設是很難被管理人員和決策者看到的,而BI是一個有效的展示窗口。蔣華告訴記者,當這些報表和實時滾動的數據通過最終的“管理駕駛艙”展現在決策層面前時,他們就會切身體會到信息化所帶來的變化和價值,這對后續的信息化建設也會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
讓信息化成為文化
蔣華常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技術只是實現管理的一個手段,不管你吹得再天花亂墜都是為管理服務的,如果你沒有具體生根發芽的土壤,沒有管理的支撐,沒有業務的需求,IT技術就是空的。”
在蔣華看來,信息化會變成一種企業文化滲入到業務領域的邊邊角角。例如做完了ERP后,甕福又提出ERP2的概念。在后ERP時代,信息化將從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發展分銷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等平臺。
據悉,移動辦公將成為甕福信息化發展的重點方向。甕福正在試圖利用手機平臺、移動設備、電子商務平臺遠程采集經銷商、代理商以及零售終端的銷售數據,及時匯總和掌握第一手的市場銷售信息,提高市場響應速度。
“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你可能不會直接感受到信息化能夠帶來多大的經濟價值,但如果你不做,幾年后就會感覺到自己落后了。我認為,信息化對于一個大型規模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基本素質的提升。”蔣華做了一個比喻,“它就像我們從小接受教育一樣,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人,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通常都比沒有接受正規教育的人強一點,當然也有個例。對于企業也是一樣,企業擁有規范的信息化建設,競爭力也會更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