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每一位經常乘坐飛機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信息化給航空業帶來的變化。作為中國三大骨干航空運輸集團之一,東航目前正在實施從航空承運商向服務集成商的戰略轉型,不僅要覆蓋傳統的客貨運,還要集航空、旅游、酒店和商貿為一體,為客戶提供集成的服務方案。而在東航的轉型中,公司領導層對信息化給予了高度重視,按照東航董事長劉紹勇的話說,“航空公司也是信息產業,它具備了信息產業的所有特征”,是信息技術促進了東航轉型的實現。
東航的轉型包括客、貨運兩部分,即客運從傳統的客運承運商向服務集成商轉型,貨運則從傳統的航空運輸商向航空物流企業轉型。像客運,就是從旅客的旅行計劃制作開始到整個計劃完成為止的全過程中,都能通過東航的平臺以及和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的生態圈來完成,旅客出門不再有任何擔心,東航和其合作伙伴共同保證所有的服務過程都會按照標準進行。
虛擬化解決大問題
在東航打造服務集成商的過程中,IT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總經理嚴振紅說,在東航的戰略轉型中,IT基礎架構也在發生著變化,而虛擬化是他們重點實施的項目。
嚴振紅介紹說,東航每年上的新應用系統較多,而作為央企的東航,一般設備采購需要申請、審批、采購等環節,流程比較長,一套硬件系統從申請到拿到設備,一般需要3個月的時間。同時,原有的架構是一個應用系統占用一套硬件,使設備的利用率很難提高。因此,嚴振紅說,實現虛擬化成為東航IT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與戴爾公司有長期緊密的合作,于是,戴爾成為他們實施虛擬化的合作伙伴。
嚴振紅介紹說,東航目前在不同的數據中心里共部署了三套虛擬化系統,其中一套為東航的生產系統,另外兩套系統主要用于測試和開發環境。系統實施虛擬化后,為東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對此,嚴振紅深有感觸,他總結出三點,首先,實施虛擬化后,硬件和軟件的采購分開了,當硬件虛擬化平臺建起來后,就像有了資源池一樣,再開發軟件時,就不需要專門申請硬件了,這樣就可節省出3個月的時間,大大提高了應用部署的效率。同時,得益于虛擬化帶來的靈活性,使一些應用在高峰時段也能得到充足的資源,而不用考慮申請新的設備;其次,在運維方面的投入,嚴振紅說,原來需要五六個人做的事情,現在一兩個人就能完成了;第三,在降低成本方面成效明顯,過去一個應用需一套硬件,部署虛擬化后,物理機和虛機實現了1:16,設備利用率達到近80%,成本比過去降低了一半。“實施虛擬化后,我們淘汰了一些老舊服務器,解決了機房空間緊張的問題,降低了能耗,同時提升了系統的靈活性,使我們對整體計算資源的了解也更清晰了。”
未來緊盯大數據
據嚴振紅介紹,目前東航在上海浦東和虹橋各有一個機房,兩個機房的系統互為備份。正在建設中的新的數據中心將在今年年底完成,總面積達到3000平方米,同時,計劃在西安建設的異地災備數據中心,目前正在籌劃和咨詢階段。
關于東航的信息化建設,記者在采訪嚴振紅時,他多次提到與戴爾的合作。嚴振紅說,同處于轉型時期,東航和戴爾似乎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戴爾向IT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對東航的轉型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信息化建設對東航的轉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因為新的信息技術能幫助東航更迅速分析、了解客戶的需求信息,而且能夠通過信息化手段滿足旅客的服務信息需求,把旅客和東航緊密聯系在一起。據介紹,東航與戴爾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東航許多重要系統都采用了戴爾的產品,如虛擬化、呼叫中心、聯合辦公、常旅客等,最近戴爾還與東航成功合作了ERP咨詢和實施服務項目,并已取得顯著效益。今年8月,東航與戴爾還就雙方的長期發展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東航的信息化建設與東航的轉型密切相關。嚴振紅舉例說,為了滿足現代人移動辦公和移動生活的需求,之前東航推出了“東航移動E”手機購票應用,這是東航依托高效安全無線網絡提供的新一代手機購票應用,實現了在手機上為旅客提供辦理機票購買、在線退票、改期、升艙等服務。
目前,大數據正如火如荼,面對不斷增長的數據量,企業都希望從中掘金,找到更有價值的內容,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同時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嚴振紅表示,2010年,東航建立了統一旅客數據庫,不但包括旅客的基本信息,還收集了旅客的偏好等信息,以更好地為旅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體驗,比如旅客坐在飛機上,空乘人員就知道你喜歡喝什么飲料、看哪類報紙等。據介紹,該數據庫的數據量目前增長很快,“基于這些海量的數據,下一步我們就要考慮如何進行數據分析,推動東航的轉型。”嚴振紅說,大數據對于航空業來說非常重要,目前,大家越來越關注電子售票、網上營銷、網上值機,以及旅客的客戶體驗,因此,根據旅客過往的一些行為進行分析,就能夠追蹤并提供最貼近客戶的個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