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GSMA發布報告稱,全球手機寬帶連接速度最慢的兩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和中國;相反,日本、韓國等亞太國家,網速則名列前茅。截至2010年,印度和中國平均連接速度僅為19 Kbps和50 Kpbs;而日本和韓國,平均速度已達1400 Kbps。
此前,國外某研究機構也在報告中指出,2010年中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國、英國、日本等30多個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1/10。該結論一度還引發了“真假”寬帶的爭論。寬帶速度之所以差異較大,其實是因為各個國家國情和市場環境、體制千差萬別,互相之間并沒有可比性;此外,國家寬帶戰略即將啟動,提速已是指日可待。
與寬帶速度的爭議不同,造成手機上網速度慢的原因更多,如果僅按照速度排名,不能體現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
首先,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移動用戶接近10億,3G用戶突破1.3億,手機上網用戶超過3.56億。而其中使用3G上網的用戶應該不到10%,90%的用戶仍然停留在2G時代——即便是3G用戶,由于TD-SCDMA網絡覆蓋有限,上網速度并不快。而日韓的3G發展迅猛,用中國的2G網速如何對比日韓的3G網速?
其次,特殊的市場監管制度導致了運營商布網的舉步維艱。在北京地鐵1號線中無法享受中國聯通的3G網絡,是因為高昂的進場費讓運營商望而卻步;基站無法進入小區以及校園等棘手問題仍然存在。在近期一則討論物業是否有權將屋頂租給運營商的新聞中,業主將物業公司解散并強行拆除了樓宇屋頂安裝的幾臺運營商基站,理由是輻射;更為可笑的是,2011年武漢某學校強行拆除了校內的基站,理由是因為擔心輻射會讓學生掉頭發。
第三,中國的Wi-Fi進程仍然緩慢。以英國Wi-Fi為例,英國電信集團董事主席說,英國電信已部署了280萬個Wi-Fi熱點,固網運營商的殺手級技術是Wi-Fi,3G只作為備份或補充方式。那么中國的情況又如何呢?中國移動計劃2013年前部署100萬個Wi-Fi熱點;中國電信稱2012年底,天翼Wi-Fi熱點將從目前的30萬個增加到100萬個;中國聯通2011年的Wi-Fi目標為覆蓋4萬棟樓宇。可見,中國運營商Wi-Fi部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較大。
最后,終端問題也不容忽視。家庭寬帶上網都會受到無線路由器等硬件設施的影響,手機上網受到硬件的影響則更大。智能手機安裝了諸多能夠快速上網的軟件,整體速度應更快。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用戶仍然是非智能手機用戶。隨著千元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平均網速應該會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我們應當多方面看待中國手機上網速度全球倒數的現象。此外,運營商應加大3G網絡覆蓋,透明手機上網套餐資費,補貼千元智能手機,讓更多用戶享受手機上網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