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市的資質認證評審機構,北京信息化協會負責北京地區從事信息系統集成資質三、四級和信息系統監理地方臨時資質的評審。在新舊集成資質標準執行的過渡期,北京信息化協會秘書長段紅提醒申請辦理新資質的企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要認真學習文件,研讀每個條款的含義。以三級為例:三級資質有些條款標準提高了,還有一些指標量化了。比如新條款對近3年的系統集成收入總額要求從45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0%,這個定量的指標必須要達到;辦公場地面積不少于300平米;三級資質還新增了三個軟件產品登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軟件產品登記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而且需要先做著作權登記和軟件測試,再做軟件產品登記,這都需要時間,所以企業要早做準備。
另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三四級資質都要求項目經理的人數。對項目經理,北京信息化協會要查其社保,而且這個人必須是本單位的員工,在本單位上社保。
遞交資質申請的資料需要填一套表格,這幾個表格的關聯性很強。段紅提醒集成商,負責申報資質的工作人員很重要,需要一定的水平和能力。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很少有集成商有專人來做這件事,負責申報資質的人一般都身兼數職的,有總裁辦的、做行政的、做外聯的等等。“這其實就是一個問題,資質申請看上去是只填幾張表格,但是這幾張表格反映的是企業的綜合能力。”段紅說,“申辦資質的人除了要全面了解企業,還需要做很多協調工作。如果這個人只是個普通的辦事人員,那在協調方面恐怕是有難度的。”
段紅就遇到過這樣的企業:本來企業很多方面工作做得很好,但是由于申報的人不是很了解,以為企業的能力做不到,反而去找了咨詢公司。企業既花了咨詢費,又走了彎路,得不償失。段紅不建議企業去找咨詢機構,而是建議企業派一個得力的人來仔細研讀政策。
其實北京信息化協會接手系統集成三四級資質認定工作今年也是頭一年。又恰逢新舊標準執行的過渡期,段紅還是覺得時間緊、任務重。要做好評審工作,段紅覺得主要是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嚴格按照文件的要求進行審核和評估,承擔起為政府把關的責任。另一方面是要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國家的政策。我們會盡量輔導企業,幫助企業把自己的業績表達好,讓合格的企業能夠獲得應有的資質。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我們才是對系統集成行業的健康發展盡到了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