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5月,國內管理軟件及服務供應商鼎捷軟件進一步提出“智慧企業”的概念,并將之打造成全年核心戰略,致力于幫助制造業實現“制造流通一體化經營”的商業轉型。鼎捷將從研發、應用、人才、服務等多重維度,為企業提供從管理咨詢、策略導入到信息化應用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與服務,有力支撐中國企業沉淀管理智慧、實現智慧管理。
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修俊良,深入解讀“智慧企業”的定義,以及這一戰略如何幫助鼎捷與其他廠商實現價值區隔。
轉型只為價值服務
在鼎捷眼里,智慧企業應該是前瞻的、敏捷的、創新的。當國內很多ERP 軟件廠商還停留在將軟件賣給客戶時,鼎捷先人一步開始了從軟件銷售商向服務提供商的轉型。
修俊良介紹說:“鼎捷的轉型始于2008年,那時候鼎捷在市場上的份額已經趨于穩定,但依然在不斷尋求著進一步打開客戶需求的方式。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提升客戶價值比反復強調軟件的優點更有效也更重要。”鼎捷不再把套裝軟件當做成衣賣給客戶,而是通過增加服務項目,努力挖掘能夠幫助客戶創造的效益和價值,逐步實現了從關注軟件使用價值向關注客戶應用價值的轉型。”
2008年只是起步。從2010年開始向企業推出平衡積分卡服務。“通過與客戶一起探討戰略、戰術和執行,運用信息化工具幫助客戶通過制定、監控、檢討與改善等步驟提升價值,我們發現不同的行業對于ERP其實有著不一樣的需求。某些特別專注快速復制,某些特別專注快速反應、快速交貨,有些則專注于怎么樣降低成本。”修俊良介紹,鼎捷從客戶的應用價值開始轉到戰略戰術、執行監控、平衡積分卡以及信息化之間的關聯,幫助客戶沉淀企業管理智慧,粹取行業經營智慧。
有取有舍把握智慧
“通過智慧管理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對體制機制、運行模式和發展戰略做出大范圍的調整和創新,尤其加強新興技術同企業管理的有效融合,有助于企業建立完整的價值鏈,促進產業升級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修俊良向記者表示,“智慧企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懂得取舍。現在,我們把全國市場分成14個重點行業,在這之外的其它行業我們不碰,這也是我們近年來的一個重要轉型。”在智慧企業戰略藍圖下,鼎捷軟件將深耕于制造和流通兩大行業,并針對其中的機械、電子、家具、連鎖零售、鞋服、百貨等不同細分行業的價值訴求,分別提供區隔化的智慧管理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同時,針對不同企業所處的管理信息化應用層階,提供個性化的、全面的一體化信息化服務方案,幫助企業建立正確的信息化戰略思維,從而真正實現應用價值。
為了配合這一轉型,鼎捷從研發端到咨詢端都做出了改變。研發上,鼎捷從“產品的標準化能夠大幅度降低實施成本”的傳統思維方式中跳了出來,從產品的標準化轉向行業解決方案的標準化。在顧問端方面,將自身定位于服務性管理軟件廠商的鼎捷要求員工必須對自己服務的行業“懂行”,要求他們從過去的ERP軟件專家成為自己所負責行業的領航人。
修俊良告訴記者,幫助客戶定制的軟件系統中,大部分是由鼎捷自主研發來推動,整合性和聯通性都非常好。修俊良認為,如何獲取更多客戶的認可,提升客戶黏著度和忠誠度,并產生更大的價值,遠遠比前端銷售更為重要。
智慧未來
不僅是云概念
經過多年的概念宣導,云計算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如何落實云計算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現在對于數據的要求越來越及時,無論是生產銷售還是數據流通都要求很高。一天看一次報表都已經是最起碼的要求,有時還要一個小時看一次。因此,及時的數據采集是必然要求,而實現這個目標則是技術問題。云計算只是一種技術架構,使得應用數據和采集數據更輕松。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他們自身的數據擁有權和控制權就非常高,此時他們只需要簡便地處理硬件架構和軟件架構。”修俊良說。
同時,修俊良向記者介紹了鼎捷正在做的中小企業園區的企業云:“一個園區里面也許有幾百到上千家企業,每家企業雖小,但都對信息化有自己的需求。通過一個園區布置一朵云,園區里的企業就可以到云上使用簡單的軟件,這是一個半公有云的設計。鼎捷并沒有把云當做一個戰略,而是作為智慧企業這一戰略的重要技術支持。”
過去,多數企業應用ERP軟件只是對于賬目和稅收數據的簡單處理,鼎捷希望能夠做出改變。據修俊良介紹,讓軟件真正體現出應用的價值和效益,就意味著對客戶提供價值服務周期的拉長,其中更需要不斷精進服務體系。修俊良表示,鼎捷并沒有能力去指導企業如何做好經營管理,但是可以和他們一起體會信息化工具帶來的效益和與同行共同學習交流中得到的經營智慧。
后記
在5月15日召開的鼎捷軟件“智”謀管理 “慧”領未來的發布會上,鼎捷透露今年將立足于幫助更多的企業成為智慧企業,并提煉出智慧管理案例與業界共同分享,探討信息化對于構建智慧企業的重要意義,發現智慧企業的成長軌跡。“從管理軟件產品提供商到軟件服務商,軟件已成功地完成一次轉型。未來,鼎捷將通過更為精進的服務,幫助中國企業提升經營分析決策能力,沉淀經營管理智慧,并與更多的企業分享,從而能夠引領中國企業的管理變革趨勢。”修俊良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