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驥才小說《神鞭》中的主人公傻二,在冷兵器時代,憑借一條鞭子所向無敵,當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沖進來的時候,他沉寂了;但當他拿起一桿盒子炮再度出山時,照樣指哪打哪,鞭子沒了,但神還在。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只要我們的精氣神還在,傳統媒體的生命力不會衰竭。”光明網總裁陸先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了這個他在內部開會時經常強調的說法,他認為,只要能堅持經過幾十年實踐檢驗的新聞理念和新聞態度,充分整合各種資源,有效利用新的媒體技術,堅持住“精氣神”,傳統報業在新媒體環境下,一定會大有作為。
報網融合先行者
光明網作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以建設“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思想理論網站”為目標,在媒體理念與核心價值上與《光明日報》高度一致,這也使得報網融合在操作層面更加順暢地進行。陸先高告訴記者,自1998年光明網上線以來,光明日報就高度重視報網互動、報網融合。近兩年來,這種互動、融合進一步加快。
“光明日報所有的重大報道,從策劃選題開始,就會考慮如何進行報網互動,報紙如何報道、網站如何跟進,提出一整套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報社原有的內容資源和編輯記者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注入到光明網,形成強有力的內容和資源支持。”陸先高說,另一方面,光明網的跟進和互動,又使報紙原有的傳播體系立體化,具備了互動性,在增大報紙宣傳效果的同時,也擴大了受眾面。
陸先高舉了個例子,在中宣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單位聯合指導的“偉大歷程”網上作品大賽中,光明網獨立制作的視頻作品《“雷鋒傳人”郭明義》和《一個永遠的約定》摘得金獎與銀獎。盡管兩個獲獎作品都是視頻類,但事實上,《“雷鋒傳人”郭明義》、《一個永遠的約定》都是此前《光明日報》重點報道推出的,光明網是在《光明日報》報道的基礎上對素材進行重新加工,將其制作成了適合網絡傳播的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光明日報的編輯、記者和光明網的技術、采編團隊合理分工,緊密配合,將原有的新聞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整合加工,分別打造成了適合報紙刊登的圖文稿件、適合網絡觀看的視頻作品以及適合手機傳播的視頻短片,最終獲得了各界的廣泛肯定,在整合優勢資源方面取得了成功。”
產品導向的資源整合
報網融合的目的,是在保持原有媒體優勢的同時,適應新媒體發展,在新興的媒體領域形成輿論引導能力。因此,光明網以移動媒體為重點突破口,推出了多項移動媒體創新成果。
2010年11月,光明網推出了國內第一個跨平臺移動新聞信息服務系統——光明云媒。光明云媒集成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全媒體傳播手段,做到了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的“三屏合一”。陸先高說:“目前,光明云媒已經推出2.0版本,能夠覆蓋iOS、Android、Symbian、WP7等主流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并拓展到了有線電視、可視電話、車載導航等領域,已經擁有超過100萬用戶。”
同時,光明網還聯合相關廠商推出了國內第一個移動媒體出版平臺——云端讀報。這個平臺不僅可以將《光明日報》自身的內容快速發布到移動終端上,還可以為其他媒體提供零門檻、低投入、低風險的移動出版解決方案,使《光明日報》在移動媒體領域實現了由單一產品向平臺運營的轉變。據陸先高介紹,云端讀報目前已接入70多家主流媒體,并成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2年度重點支持的惟一一個移動媒體項目。
“在資源整合方面,我們主要以產品為導向,即通過設計新的媒體產品,為傳統的優勢資源提供新的出口和發展空間,這樣既可以降低資源整合的難度,又可以迅速見到效益。可以說,光明網的思想理論文化庫、光明云媒、云端讀報、輿情服務,都是基于這種理念設計的產品。”陸先高總結。
大采編機制
怎樣將報社的傳統資源優勢平移到新媒體上?陸先高給出的答案是,“建立適應新媒體發展需要的運營機制。”
新媒體的傳播形式、終端設備、用戶體驗都與傳統紙媒截然不同,以前在報紙采編、出版、發行過程中形成的運營模式無法簡單移植到新媒體領域。陸先高說:“這就要求傳統媒體必須進行變革,深入研究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和用戶體驗,建立起適合新媒體發展需要的運營機制。”
據了解,光明日報所有的記者都是光明網的記者,光明網除了擁有網站、移動新媒體、光明電視以外,還負責光明日報“新傳媒”版的采編工作。陸先高介紹:“但是,這只是報網互動很小的一個方面,我們要建立真正報網一體化運作的大采編機制。”
除了現有的報刊采編平臺、網絡采編平臺以外,光明網還將建立手機采編平臺,所有記者采寫的稿件都將進入統一的采編管理系統,讀者、網友提供的新聞素材也將進入這個系統。而報紙、網站、移動新媒體的編輯則根據各自的媒體特點,從這個系統中獲取適合自己的素材,再進行二次加工,最終以最合適的方式通過各自的媒體發布出來。
陸先高認為:“這種采編機制,將改變報紙采寫-編輯-發表的單一流程,在內容開始產生時就實現多元化,形成一個網狀的生產-加工-發布機制。對于傳統的報業來說,這是運營機制的一次革命,同時也是最適合新媒體運作的機制。”
在資源整合方面,光明網主要以產品為導向,即通過設計新的媒體產品,為傳統的優勢資源提供新的出口和發展空間,這樣既可以降低資源整合的難度,又可以迅速見到效益。
——光明網總裁陸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