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無線專網通信在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洪澇災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搶險救災中,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12中國無線網絡融合大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長馬曉東從公安專網通信現狀和問題,公安無線專網窄帶技術的發展,公安無線寬帶需求分析以及公安無線寬帶融合趨勢四個角度出發,全面闡述了新技術發展條件下的公安無線通信發展情況。
無線通信不可或缺
公安機關下轄公安消防、邊防部隊,以及特警、巡警、交警等警種,是各級政府的重要組成部門,幾乎參與所有應急事件的處置。在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以政府為主導處置的應急事件過程中,公安機關是參與處置的重要力量之一。無線專網通信是政府各部門應急救援中不可或缺的通信手段,主要用于指揮調度。公安機關處理日常警務、重大保衛活動安保、應急等重要工作都離不開無線通信。
馬曉東介紹:“公安無線專網通信現已由傳統的以語音為主的無線對講系統逐漸發展到語音、數據、圖像三大應用齊頭并進。其中包括:公安350兆專用無線通信系統,公安無線圖像、數據傳輸系統,公安專用衛星通信系統,公安移動警務及應用系統,以及公安PGIS警用定位系統,這些系統強有力地支撐起現代公安工作。”
馬曉東介紹說,根據國際慣例,警用寬帶應用場景主要包括:日常型,日常警務的通信保障,如巡邏盤查、社區警務、交通智慧、抓捕行動等。任務型,可提前準備的通信保障,如大型活動安保、演練演習、預知的事件等。突發型,不可預知的應急通信保障,如自然災害、群體性事件、火災、人為災害等。
“當前,公安無線通信所面臨的挑戰是:首先,仍以窄帶模擬集群、模擬常規系統為主,遠滯后于公共移動通信網的發展水平。此外,系統尚未實現全國聯網,不能滿足多警種跨區和協同作戰的需要。第三,由于技術原因,制約了公安警衛、反恐、偵查等特殊需要。第四,數據傳輸能力差,不能滿足查詢、定位等警用需求。最后還涉及數字化帶來的挑戰。”馬曉東說。
PDT建設全面展開
根據記者了解,從2008年開始,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牽頭組織研究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數字集群新標準。該數字集群標準命名為警用數字集群(Police Digital Trunking,簡稱PDT),國際申報時又稱為專業數字集群(Professional Digital Trunking)。
馬曉東介紹:“PDT的突出特點是,第一個是大區制、低成本、基站少,網絡建設投入和后期運營維護成本少。其次,模擬MPT系統平滑過渡,保護現有投資,用戶無須重新規劃網絡、頻率及使用習慣。第三,采用公安部自己的加密技術,安全得到信賴。第四,完善的系統間互聯互通,滿足全國聯網,滿足多廠商共同建設全國一張PDT大網的要求。而且,從中國公安的警用需求出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更貼近中國警察的實戰需求。”據悉,目前PDT已經列入公安部十二五科技強警規劃,計劃今年開始以PDT標準為技術體制,在全國陸續推廣,建成全國聯網、統一網管的數字應急指揮通信網。PDT已列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計劃未來的兩年中開展PDT技術體制的數字集群規模應用示范項目建設。
寬帶應用需求迫切
馬曉東認為:日常警務工作中,一旦有突發事件,指揮者要迅速看到現場圖像,了解現場狀況,進行視頻指揮,減少誤差,做到精準。通過寬帶通信,使海量的后臺數據能及時為現場決策提供支撐,并進行串并案、關聯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指揮調度已不滿足于最簡單的語音通信,對于圖像、數據等寬帶應用的需求日益強烈,寬帶應用必不可少。
展望寬窄帶融合,馬曉東認為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于PDT和LTE專網可能不在同一頻段,LTE專網建設首先覆蓋城市中心區、熱點地區、重點部位,實現圖像數據的多媒體應用。此時,需要配備雙模終端,IP核心網可以分別建設。第二階段:LTE基站數量逐步增多,發展成為LTE專網,多媒體業務應用增多,寬帶需求增大,LTE專網的覆蓋將逐步擴大,基站覆蓋將在1KM以內。在IP核心網,PDT與LTE逐步融合,LTE覆蓋區語音也可以通過寬帶基站傳輸。第三階段:在城區,完全被寬帶LTE專網覆蓋,窄帶PDT主要用于備份。在郊區還主要以窄帶為主,窄帶PDT將長期存在,主要用于語音的指揮調度。
馬曉東向記者表示:“信息化使公安機關的工作有了質的飛躍,先進的技術給予了公安機關有力的支撐。同時,信息化在發展中也面臨著挑戰,例如,如何整合各種應用系統;如何進一步提升應用并發展到更高階段,在廣泛收集信息、操作信息的基礎上,把信息變成情報、變成趨勢。此外,信息安全,信息采集的全面、綜合性和集成化也極為重要。當前,我國正處在移動通信專網技術變革的前沿,機遇與風險共存。隨著國力的增強和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的完成,通過具有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PDT+LTE寬窄帶融合網絡的建設和部署,將根本解決包括公安機關在內的我國各行業對移動寬帶業務的需求,屆時我們將走在世界專網移動通信技術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