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技術的日益普及正在推動數據中心的不斷升級,也加深了我們對數據中心的依賴。實際上,在IT技術不斷普及的今天,數據中心的作用顯得越發重要。如何建設一個綠色節能、穩定可靠、能滿足不斷變化的IT需求的數據中心,已成為數據中心的管理者和建設者們一個非常關心的問題。
數據中心
三大發展趨勢
“現階段中國數據中心行業正在發生一些變化,比如一批大型托管數據中心正在興起,未來50%的服務器會運營在托管數據中心,同時,數據中心將更加關注能效和成本。”施耐德電氣IT事業部大中華區數據中心業務全球首席系統架構師Robert Bunger在日前舉行的“施耐德電氣云計算數據中心創新峰會”上表示。
而云計算正是推動數據中心日益走向集中化和規模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伴隨著數據中心的規模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高額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這就給數據中心的管理者帶來很大壓力,無不希望構建一個高效的數據中心。為了達成這一目標,Robert Bunger提出未來的數據中心應該是綠色節能、模塊化和自動化,這也正是數據中心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
綠色節能 數據中心已經成為電能消耗的大戶,占到全球電能消耗的8%;同時,電能在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中也占有很高比率。相關研究顯示,以一個運營10年的數據中心為例,其10年的運營成本(包括電力、人力等)與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大體相當,而在運營成本中電能消耗將占到34%左右。在這種大背景下,降低數據中心的電能消耗已經成為數據中心管理者一個非常現實的需求。
模塊化 模塊化的好處首先體現在數據中心的建設階段。由于模塊化可以實現產品的預配置和預測試,從而可以實現快速部署和更優化的性能,并節省10%~15%的成本。另一個好處是,模塊化的數據中心能實現低成本的擴展,即邊成長邊投資;同時還支持熱插拔,這可以降低擴展和維護成本。Robert Bunger預計,未來5年模塊化可能會成為數據中心的一個標準。
在峰會上,施耐德電氣IT事業部大中華區副總裁、數據中心業務總經理曲穎演示了一個由兩名工程師4小時搭建一個數據中心的視頻,讓參會代表體驗了模塊化數據中心的魅力。“只要事先對數據中心的建設進行了系統性規劃,盡量采用工廠預配置的產品,通過系統性集成,一個標準化和模塊化的數據中心就可以非常快速地部署到位。”曲穎表示。
自動化 自動化是提高數據中心運營效率的關鍵,也是云計算對數據中心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因為傳統的手工管理根本無法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目前數據中心整體自動化還有較長路要走,但子系統層面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比如,施耐德電氣的DCIM軟件StruxureWare數據中心管理平臺就可以讓虛擬機在感知物理基礎設施狀態以后,遷移到一個更安全的基礎設施上(包括足夠的電力供應和足夠的制冷能力等)。此外,StruxureWare還可實現更全面的管理集成,包括供電、制冷、物理監控以及與IT設備自動化管理的集成。
小型數據中心
強調簡單和高可用
數據中心走向大型化和集中化,并不意味著中小型數據中心的終結,未來中小型數據中心特別是小型數據中仍將大量存在。因為由于企業把部分應用轉向公有數據中心,或者選擇以服務的形式替代原有應用的同時,企業仍然還會保留數據中心來運營一些核心應用,只是規模會比原來小,對于這部分數據中心,企業會重點關注其管理簡單化同時高可用性。
事實上,很多中小企業數據中心的可用性并不太高,具體表現在缺乏必要的監控和管理手段,有些企業根本就沒有一個獨立的數據中心空間等。針對此類中小型數據中心市場,不久前施耐德電氣推出了Mini-英飛集成系統解決方案。
InfraStruxure英飛集成系統是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數據中心供電解決方法,Mini-英飛集成系統保留了InfraStruxure英飛集成系統的很多特點,但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的分支機構、銀行網點等小型IT應用,因而采用了一種簡單、適應性強且易于管理的架構,實現了硬件、軟件的系統性集成,從而幫助企業輕松設計并構建全面支撐其當前及未來業務需要的IT物理基礎設施。
據施耐德電氣的工程師介紹,該解決方案簡單易行、易于擴展。在線的選擇器、界面友好的自動化設計工具以及解決方案指南,使方案的選擇和配置更加簡單。無論是否具備相應的IT經驗與專業知識,都能從各自不同的需求和角度出發,順利配置并部署IT物理基礎設施,從容應對挑戰。同時,Mini-英飛集成系統適應性強,能夠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部署Mini-英飛集成系統后,IT經理和工程師可以通過集成了獨立電源插座控制、電力報表及其他關鍵型管理功能的中央儀表盤,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從而確保數據中心的高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