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間,北京萬壽賓館大會議廳,燈火輝煌,人聲鼎沸。
中國電子學會成立五十周年慶祝大會正在這里舉行。
翻開中國電子學會史冊,我們不由感嘆,經歷50年的發展,學會已經成為國家一級學會,先后獲得中國科協、民政部授予的先進學會和先進民間組織稱號,目前擁有個人會員10萬余人,團體會員600多個,專業分會44個。
近幾年來,中國電子學會緊跟時代步伐,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率先推動包括云計算、物聯網、節能減排等科技熱點的技術交流;舉辦了規模大、影響力廣的云計算、物聯網大會;積極參與政府規劃、支撐科學決策,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產業發展、行業應用的重要推動力量。
慶祝會當天,中國電子學會召開了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九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及監事會。吳基傳為名譽理事長,婁勤儉為理事長,徐曉蘭為秘書長。
與產業一起成長
新當選的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婁勤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電子信息產業是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領域創新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信息技術產業作為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和產業升級“助推器”,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戰略性主導產業,電子信息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面臨著這一歷史發展機遇期,中國電子學會深感責任重大。為促進產業發展服務,在未來發展中,中國電子學會要著重做三個方面的工作:
1. 貫徹落實中國科協關于學會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履行“三服務、一加強”的工作職能,團結和帶領電子信息領域內的科技工作者,投身到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引導科技工作者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智慧。
2. 緊緊圍繞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專家資源的優勢,凝聚專家學者的智慧,把握技術與產業發展脈絡,做好技術和產業發展前瞻性研究,引領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方向,為產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撐,為推動我國電子信息行業自主創新做貢獻。
3. 切實加強學會自身能力建設,提高為廣大會員服務的水平。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增強學術交流能力,提高服務創新能力,提高決策咨詢能力,提升服務社會和政府的能力,擴大學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具體到2012年中國電子學會要做的工作,徐曉蘭秘書長介紹說:第一,要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第二,加強產業發展助推作用,為政府做決策提供咨詢;第三,為會員提供更好的服務;第四,加強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加強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
過去的50年,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增長快、產值大、技術含量高、產業滲透和帶動能力強的國民經濟第一支柱產業。伴隨著產業的高速發展,中國電子學會也得到了相應地發展壯大。
助推兩化深度融合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2011年,雖然受到國際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電子信息產業仍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實現銷售收入9.3萬億元,增幅超過20%。軟件業收入比重接近20%。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致辭中表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推進時期,信息技術和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更加突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圍繞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由大變強,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扶持,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使之更好地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轉型需求。
一是要堅持創新引領,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加強產學研用相結合,形成完整創新鏈條。繼續組織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大研發投入,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二是要緊密結合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加快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打造完整產業鏈,培育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新增長點。
三是要鼓勵和引導企業兼并重組,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加強自主品牌建設。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創新型中小企業,加強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的協作配套,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四是要面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城鎮化發展的巨大需求,加速發展工業控制、機床電子、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等應用電子產品,加快發展行業應用軟件和工業軟件,推進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支持惠及民生的信息技術應用。
五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剛要(2010-2020)》精神,結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快、科技創新活躍、能力素質要求高的特點,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50年的發展歷經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電子學會對促進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苗圩部長希望中國電子學會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機遇,積極開拓進取,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團結和動員廣大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為政府行業管理、產業健康發展、企業競爭力提升和國際化運營提供決策咨詢和支撐服務,為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