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周先生有自己的公司,從今年年初開始,周先生就有了失眠的困擾。現在,他每天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上床睡覺。由于失眠,恐懼失眠,他一上了床就開始胡思亂想,擔心這擔心那,最主要就是擔心自己睡不著。由于晚上睡不好,一到白天,他就覺得自己對生活沒信心,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陷入失眠惡性循環
每天晚上,周先生明明困得不行,可只要一躺到床上,睡意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有時眼睜睜地熬到天亮。由于越來越害怕失眠,一到夜幕降臨時,周先生就會無意識、不由自主地進入擔憂恐懼程序。每天他都會早早上床,緊閉雙眼,但腦子卻在一刻不停地胡思亂想,比如這個月的公司能賺多少、房租能收回多少、孩子的成績怎么樣啦。最后想到一點,就是該怎么樣才能睡著。他也試過數羊之類的催眠方法,通通沒有效果。到了白天,周先生就覺得人困馬乏,做事也是效率低下,他就希望快點到晚上好讓他上床睡覺,但到了晚上又會和昨天一樣睡不著,如此惡性循環,讓周先生覺得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周先生現在的口頭禪是“昨晚又沒睡著”,可周先生的老婆卻說,也不完全是這樣,她也常常聽到老公晚上打鼾的聲音。可是周先生自己就覺得一點都沒睡著。有朋友說,他可能只是淺睡,那種似睡非睡的狀態,就算暫時睡著了,睡眠質量也很差。對失眠的恐懼,可能加重了周先生的失眠癥狀。
失眠恐慌癥,就是一到該睡覺的時間就會莫名地擔心失眠,越擔心就越睡不著的現象。失眠恐慌癥不是病,但是輕度失眠會逐步加重,直至需要藥物治療并伴有一系列身心疾病出現。失眠恐慌癥也包括睡眠時間短、早醒后難以繼續入睡。
放輕松,沒有人會被“困”死
人的一生中某個時段都曾有過與失眠為伴的經歷。除有些藥物或某些疾病容易引起失眠外,一般失眠多是由心理原因所致。如因過度興奮、緊張、遭受過挫折或難以消除的心理矛盾等。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在意,興奮緊張及心理矛盾化解后,睡眠可以自然轉化為正常。
其實我們可以明確地說:失眠無大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因睡眠不足而困死的!只要心情放松,即使睡眠少些也無妨。失眠的痛苦是因對“失眠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的恐懼而引起,并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惡性信號,致使失眠不能消除,并陷入“睡眠恐怖”的怪圈,每晚十分渴望睡眠,又懼怕睡眠,唯恐失眠,以致懼怕夜晚到來。走出這個怪圈的法寶就是:任其失眠,隨其失眠,聽其自然,順其自然。最關鍵的是懷有一顆寧靜、淡泊、豁達、寬容之心,修身養性,很多人的失眠會不治而愈。
和失眠做朋友
失眠的人要調整生活態度,對待失眠要抱著一種“與之和平相處”的態度,不要急于擺脫它,不要怕它、也不要討厭它,更不要試圖與它對抗,而要接納這種狀態,這樣就不會對失眠產生恐懼。其實對待失眠有時候很簡單,你如何對待朋友,就如何對待失眠。不要與它較勁,對它“客氣”點、學會向它服輸,不要在失眠面前想當強者。最主要的,是要審視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的態度,不必過于認真、過于計較。
有人偶爾失眠就緊張地借助藥物,這看似快捷、但卻是“最笨”的方法,因為這治標不治本,“本”是一個人內在的人生價值觀,對于一般的失眠者,最好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就是自我調整,這也是人生自我成長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