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需要旅行,往往有兩個原因:希望有個人在遠方等著你,或是身邊有個人可以陪你一起上路。關于這句話,最好的闡述是一部電影《伊麗莎白鎮》。然而顛覆這句話的,似乎也是這部電影。
一個原本站在事業巔峰的運動鞋設計師德魯,卻遭受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就在他綁好刀決定自殺時,電話響了,他的父親在家鄉突然逝世,做為長子,他必須接回父親的遺骨。
那個陌生的父親的故鄉,就是伊麗莎白小鎮。
原來在許多年前,德魯的父親,西點軍校畢業的英俊上尉米奇,卻意外遇到了美麗的加州女孩霍莉。當時他有未婚妻,她也已訂婚,可他們一見鐘情。就這樣,英俊的肯塔基上尉被加州壞女孩拐走了,從此搬離了伊麗莎白鎮。德魯的母親,也因此與伊麗莎白鎮的親戚們,結下了心結,幾十年互不來往。
八年里忙于工作的德魯,在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他有這么好的一個父親。他的父親有一個他那么熱愛的故鄉,而他與這里的人血脈相連。
這就好像你的人生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角落,而你從來不知道,也沒有想過要去揭開。在他的內心還在因此而遺恨、而震蕩的時候,一縷陽光攜帶著清新空氣撲面而來,正是他在飛機上遇到的空姐克萊爾。“每個人都該來次公路之旅,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就你自己,帶著音樂。”克萊爾說。
她一手策劃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公路之旅。在葬禮結束之后,他翻開那本出自克萊爾的五星地圖。里面每一頁,都是她手繪的地圖,在哪里有美味的食物,在哪里有馬丁路德金被槍擊的那個旅館,在哪里有滿肚子故事的酒保,在哪里的轉角有新的風景。更驚奇的是,每一頁都附帶一張DVD,有爵士、藍調,各種她為他準備的旅行音樂。她對他說:“不許跳歌”。
他跟隨著手繪的地圖,路過密西西比河,路過黑河,將父親的骨灰撒到他認為值得停留的每一處風景。
愛情是這部電影最后的結局,音樂旅行是這部電影最后的高潮。那么,電影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們為什么需要旅行,甚至迷戀旅行?因為我們的問題太多,我們想要找到的答案太多。而在此地此處,亂如麻,無跡可尋,只好通過生活在別處,去尋求一種逃離現狀后的虛偽“澄明”,去尋找到一個接近澄明狀態里的“真心”。
但問題太多,旅行地都人滿為患,答案反而越加虛無縹緲了。
所以,結局的那個農貿市場,反而更像答案。答案在哪呢?就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是玉米大豆小麥,是棉花糖燒烤串,不是在馬丁路德金,不是在大江大河,不是在田野森林。
有時候逃離不是澄明,旅行也未必能接近內心。真正的熱愛,在于你是否重新在旅行中愛上自己。只有重新愛上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愛生活。
但愿,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人生中的伊麗莎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