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愛國,經濟危機下的韓國婦女捐出金銀首飾幫助政府,美國民眾甘愿放棄個人自由支持《愛國者法案》。也似乎是同樣的愛國情感,把美國拖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海外戰爭的泥淖。心理學家眼中愛國主義有盲目和建設性之分,你是哪一種?
當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在就職演說中熱忱地呼吁“不要問你的祖國能為你做什么,要問你能為你的祖國做什么”,美國記者安卜羅斯·皮爾斯卻諷刺愛國主義不過是“一堆隨時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點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出于愛國,經濟危機下的韓國婦女捐出金銀首飾幫助政府,美國民眾甘愿放棄個人自由支持《愛國者法案》。也似乎是同樣的愛國情感,把美國拖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海外戰爭的泥淖。
在政治心理學家眼中,愛國主義(Patriotism),這個被韋氏詞典定義為“對其國家的熱愛和奉獻”的概念,并沒有說起來那么簡單。
<b>對內:絕對服從還是保留批評?</b>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意識到,愛國主義不是一個單一維度的變量,而糅雜著多種價值觀、情感訴求和行為表現。美國丹佛大都會州立學院的沙茨(Robert T。 Schatz)和馬薩諸塞大學安默斯特分校的斯托布(Ervin Staub)等研究者,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發現愛國主義可以分為盲目的愛國主義(blind patriotism)和建設性的愛國主義(constructive patriotism)兩種。這兩者的主要差別在于是否接納對國家的批評。前者強調對國家堅定不移的忠誠。他們的理念是:“不管我的國家是對是錯,我都會支持它?!倍笳弑M管同樣積極支持國家,但建立在批判的基礎上——“我反對美國的一些政策,因為我關心我的國家并且希望改善它。”
這兩類愛國主義都表現出對國家的熱愛和認同(盲目的愛國主義還要更強烈一些),但兩者在涉及政治的認識和行為上卻有著較大的分野。盲目的愛國主義表現出更加強烈的信息選擇性。由于美國的主流媒體對于國家頗多微詞,盲目的愛國主義傾向于回避它們。面對同時呈現的親美和反美的文章標題,他們更愿意閱讀前者,而建設性的愛國主義沒有這種差別。而且,盲目愛國主義者更加認可符號化和情感性的愛國行為。對他們來說,在相同的經費下,讓小孩在學校里學習宣讀《效忠誓詞》或者修繕一座國家紀念碑,要比讓孩子們學習政府系統的運作或者修繕一條國家高速公路更加重要。
建設性的愛國主義則表現出更加積極的政治參與度。一方面,他們有著更豐富的政治知識,對于類似“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成員的任期”和“1980年代美國在中美洲的外交政策”的問題更加了解。一方面,他們更愿意花時間來接受政治信息。建設性的愛國主義者也更愿意參與到政治活動中,比如給選舉的官員寫信,在請愿書上簽名。他們的效能感也更大,更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這個國家有所改變。
<b>對外:接納還是敵對?</b>
愛國主義的另外一個差別,體現在對于外來群體是否抱有敵對態度。沙茨等人的研究就發現,盲目的愛國主義者更認同美國容易受到外來勢力的攻擊,也擔心美國受到外來文化的污染。
也有研究者直接使用民族主義(Nationalism)和愛國主義(Patriotism)這兩個術語。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布朗克(Thomas Blank)和吉森大學的斯密特(Peter Schmidt)的研究總結說,民族主義者心中的國家是理想化的,他們推崇國家權威,強調自己群體的內部一致性,更認同“我國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更為國家在國際賽事上的成功而驕傲。而愛國主義者承認國家仍有缺陷,可以容忍對國家的不滿和批評意見。他們更容易因為國家良好的社會保障系統與政治參與程度而驕傲。在重建族群歷史時,他們可以接受不同的觀點。
這項針對德國人的調查發現,無論是民族主義還是愛國主義,都體現出高度的國家身份認同感。但他們對于外來族群和少數族裔的態度卻不同。對于外國人,民族主義傾向較高的人不推崇外國人與本國人通婚,希望禁止外國人參與本國的政治活動,也不愿意外國人搶自己人的飯碗。他們對于猶太人等少數族裔的態度也不友好。而愛國主義者恰恰相反,無論是對于外國人還是猶太人,都更加包容。這也和他們宣揚的價值觀一致——讓所有群體得到尊重和保障的民主社會。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的斯基特卡(Linda J。 Skitka)通過研究605名美國民眾于9·11事件后展示國旗的行為,也發現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不同。伴隨著人們紛紛在家中、車上或衣服上展示國旗的行為,是人們踴躍獻血、為慈善組織捐款等增加群體內福祉的行為,而非對外部群體,如新移民、巴勒斯坦人或伊斯蘭人的進一步排斥。
“即使是在如恐怖襲擊這樣的威脅下,愛國主義和對群體內的關切,也不必同民族主義和對群體外的貶低如影隨形?!彼够乜ㄔ谘芯恐袑懙?。
<b>仍需進一步研究</b>
不過,關于愛國主義的研究遠沒有畫上句號。研究者并沒有對愛國主義的結構和每個維度的涵義達成一致,一些數據也不能完美地支持這種二維模型。例如,在布朗克和斯密特的模型中,數據顯示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不能完全獨立開來。
另外,學界仍然需要更多跨文化的研究,來驗證愛國主義的二維模型是否在多種文化背景下普適。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的一項橫跨34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發現愛國主義的確存在民族主義和建設性的愛國主義兩個維度,但兩者在不同國家的具體內涵存在些許差別。
下一次,當你和他人就愛國之類的問題討論的時候,最好先明確一點:“你說的是哪種愛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