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一:新加坡建筑工程為何常常逾期?
聽一個朋友說,新加坡的建筑工程常常超過既定工期而無法完成。我感到很困惑,新加坡人不是一向很有時間觀念的么?朋友解釋說,這是因為新加坡政府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十分重視,政府方面負責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的建設局BCA(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時常會對進行中的項目進行各種檢查。
而更有意思的是,不同于國內檢查偷工少料,新加坡有時會重點檢查施工方是否有“多工多料”的行為,比如有沒有多澆筑水泥,多放鋼筋之類的。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新加坡政府重罰偷工少料行為,罰金之高遠在偷工少料節省下的成本之上,所以企業為了避免受處罰,就往往走上了另一個極端,多工多料。眾多檢查之下,需要經常返工或是改進,工期自然就延后了。
趣聞二:30萬一個的天價車牌
為了確保交通安全,治理交通擁堵,新加坡政府可謂絞盡腦汁想了很多奇招,比如高峰時段某些路段要收“買路錢”,以及高峰時打出租車要多收一部分費用,嚴格的酒駕懲罰措施等。當然其中一項“開源節流”的狠招就是天價的車牌(擁車證)。
從今年4月5日開始,新加坡中小型汽車的擁車證上漲至5.8501萬新幣,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想買車,首先只許可證一項就要支付近6萬新幣的費用,劃人民幣30萬元。這個價格甚至遠超過購買汽車本身的價格。
不過在新加坡你只有錢也不意味就能買車,因為政府每年每月發放擁車證的數量要視報廢車輛情況而定,兩者成正比。而即便如此,每月發放的寥寥無幾的擁車證也必須要靠投標競拍來獲得。政府先定價,汽車銷售行前來參與投標,最后再將中標的擁車證連同汽車一起賣出。
如此以來,中小型汽車的數量就會從源頭上得到控制,從而也保證了交通的暢通。
趣聞三:全年沒有超過兩天的公共假期
不同于國內國慶春節的七天長假,和其他的三天連休假期,新加坡全年沒有超過兩天的公共假期,即便是在這樣一個以華人居多的國家,春節也只放兩天假而已。但是,作為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新加坡政府充分考慮到照顧各族風俗節慶習慣,例如在印度的屠妖節,穆斯林的開齋節,西方的圣誕節等節日都會有公休。
因此,新加坡從一月到十二月的假期依次為:元旦、華人春節、耶穌受難日、勞動節、衛塞節、國慶日、回教開齋節、哈芝節、屠妖節和圣誕節。其中除了春節是兩天公休外,其余都只有一天。不過學生都有放寒暑假,而至于上班族自然也有自己的年假,所以外出度假對新加坡人也是家常便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