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在醫院,看到電視上正播放一醫學研究節目,上面說男人和女人的幽默感不一樣。有些刺激只能讓男人發笑,有些只能讓女人發笑。研究者還發現,女人多和能把自己逗笑的男子結婚(He makes me laugh.)。在共和黨2012年全國代表大會上,安·羅姆尼回憶自己認識羅姆尼的時候,說這是她看上羅姆尼最重要的一個原因:“more than anything,he made me laugh。” 順便說一句,她還說:他很緊張。女孩子喜歡這個(“He was nervous。 Girls like that。”)女性這種奇特愛好,我以前一無所知。
男子多和對自己的笑話發笑的女子結婚(She laughs at my jokes!)說不定,理想的婚姻應該就是夫妻雙方的幽默頻率對上了,在家一個說一個笑,活活笑死。二虎騎龍背,笑煞老牛皋,氣死金兀術。一個女子如果選擇丈夫選花了眼,候選人條件差不多,那干脆,也別看什么高富帥白富美了,就挑那個能把你逗笑的那個,或者你的笑話真心能把對方逗樂的那個。以后還有幾十年呢。否則你說她不笑,她說你不笑,大眼瞪小眼,你悶我也悶,那日子還要不要過?
頻道對不對,英文里有個說法:Are you on the same wavelength?意思是:你們波長一致嗎?波長不一致就是說性格不合。
美國《新聞周刊》曾登過一篇外國人寫的關于中國離婚問題的文章,作者說:中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了,很多人在性格不合的委婉掩飾下,通過法庭終結婚姻。西方人認為中國人委婉,所以他們以為“性格不合”是性生活陰到多云的一種曲折表示。安妮·普魯克斯在《老謀深算》中也記載了這么一種情形,說某夫婦性格再怎么不合,一鉆進被窩,波長就一致了,跟我們說的“床頭打架床尾和”一回事。《圣經》中說人不可懷著怒氣過日子,“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但話說回來,波長一致與否并非一成不變。有些收音機會串臺,甚至會有敵臺干擾的。婚前女子對男友的笑話發笑,婚后男友說一樣的笑話,說不定對方會說是神經病。或者相反,婚前根本不好笑的事,婚后好笑了起來。頻道是需要調整的,不能指望永遠對上。
過日子一張一弛的文武之道,有起有伏乃生命節律。平淡也是福。夫妻雙方或許不再哈哈大笑。但是樂子是自找的,柴米油鹽一地雞毛的日子里,撲哧一笑,莞爾一笑,照樣楚楚動人。很多矛盾,可以一直往大處鬧,但是最終選擇了嘿嘿一笑的人,或許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