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三十歲的成人禮:搭車去柏林》
21世紀最熱門的話題是什么?在我看來,無疑是生命的意義在于何方。這個問題飄渺而又實際。我們親力親為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能引導我們更為深入地探求這一問題的答案。但是,生活是具體而真實的,在生活中得到感悟似乎比探求答案本身更有意義。對我來說,在南半球的那段留學生活中,每一個色彩斑斕的片段都無比鮮活地告訴了我生命的意義:行走和感受。
國人留學的理由林林總總,但或多或少都有些拜金或者虛榮的成分。然而,三年的澳大利亞留學生活卻讓我感悟到純粹的生活是不能摻雜功利心的。這段生活的點點片段教會了我如何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生,教會了我腳踏實地地生活。這種感受并不是簡單一個跨國航班就能達到的,真正需要跨越的往往是不同文化之間的鴻溝,而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合租和聚會:體驗“混血”文化
對于一個初來乍到的留學“菜鳥”來說,找到一個舒適的小窩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莫大的安慰。我當時是在學校的校園主頁上尋找和我一樣“流離失所”的校友一起合租房子。在這期間,我深深體會到了西方人的自立精神。西方國家的年輕人通常會租下一整套房子,然后以“二房東”的身份一一面試房客,以找到他們喜歡的合租伙伴。我所鐘意的幾所房子,無一不體現著西方人的鮮明個性和生活追求。依稀記得,在一所由藝術系的一對小情侶出租的房子里,我發現房東居然把小花園中央一個全透明的玻璃房間改造成了客房。置身其中,仿若自己也成為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非常酷。后來,我被學校附近的一個“跨國小團隊”收留了,這個小集體的人員分布非常有趣:來自委內瑞拉的和平學系師兄、來自德國的計算機系博士、來自哥倫比亞的經濟學系小弟,還有來自英國威爾士的一位姐姐, 她是為環游世界而來的,澳大利亞只是她長途旅行中的一站。
合租的日子仿佛是一個世界民族大融合的縮影。我們每個人都代表著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在不斷適應和學習對方文化中有趣的部分。記得入住第一天的早晨,我剛剛睜開朦朧的睡眼,就感覺一只龐然大物在我眼前搖曳著曼妙的身軀,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只巴掌大的蜘蛛!我只覺腦子一蒙,眼前一黑,慌亂中本能地用中文高喊道:“哎呀,我的媽呀!來人啊!”聽到我的呼救聲,德國哥哥凌空一腳,破門而入,但看到這只罪魁禍首后,卻非常淡定地說了一句:“Oh, it is Lily. You should say hi to her!”原來,這只蜘蛛竟然是德國哥哥“放養”的一只寵物,無毒無公害。從此之后,我在這個家混下去的唯一出路就是和這只叫做Lily的雌性非洲無毒蜘蛛和睦相處。
聚會似乎是西方人社交生活中永恒的主題。與國人吃飯、喝酒、打麻將、K歌的風格不同,國外的主題聚會確實要生動和有趣得多。除了常規的萬圣節、復活節之類傳統的聚會活動之外,老外們會想出很多有意思的點子來讓周末也變成狂歡的無名節日。身為剛踏入異域不久的典型東方人,我們這些中國留學生在最初參加聚會時都顯得含蓄、低調和內斂,可是幾杯顏色艷麗而詭異的雞尾酒下肚后,我們就把年輕人奔放的個性展示得淋漓盡致。當然,除了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情緒,在聚會上最有收獲的事無疑是能見識到不同的人,聽他們講述不同的故事,同時為自己的生活積累人脈。西方年輕人交朋友的價值觀和我們不盡相同。如果你有著常人沒有的經歷,去過一些常人沒有去過的地方旅行,做過一些常人沒有勇氣做的事情,那么你立即會成為他們眼中的“英雄”,也就會成為聚會的焦點。一次,我們在租住的房子里舉行以花朵為主題的聚會,一個有著澳大利亞和印尼血統的男生竟然搬來了兩大箱他環游世界所搜集到的各種花朵標本!在他得意地講述每一朵花的來歷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忘記了這個聚會的初衷只是要求大家穿上印有花朵圖案的服飾來一起狂歡,而完全沉浸在他講述的離奇故事中。
旅行:行者無疆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就窮游!對于酷愛旅行的人來說,國外的生活永遠都不會顯得枯燥和乏味。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讓我們這些驢友可以盡情暢游。不過,西方人的旅行方式和國人的不盡相同。他們在旅行時很少追求妥帖的安排和緊湊的行程。對他們來說,旅程中的風景并不意味著名勝古跡前的留影,而是隨性而短暫地與當地文化生活的和諧碰撞。我的一些歐美同學甚至會因為在旅行中愛上一個小鎮或戀上一座城市,就索性休學一年,讓自己成為那些美好畫卷中的一部分。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和精神:一個背包、一臺單反和一顆說走就走勇敢的心就可以是他們心中的全部世界。這種似乎在藝術電影中才能找到的浪漫情結也感染了我,讓我邁出了環球旅行的第一步。
印象中最為深刻的應該是在新西蘭的旅行。在飽覽漫山遍野的綿羊、蜿蜒連綿的雪山以及清澈如鏡的湖水之余,我處處都能夠感受到老外驢友們熱忱而高昂的行者之心。在皇后鎮(Queenstown)的青年旅社,我結識了一位六十來歲的加拿大老者。這位老者居然在花了三個月時間獨自游走澳大利亞后,又來到了有著“極限運動的極樂世界”之稱的皇后鎮,并且自豪地向我展示她萬米高空跳傘的照片。我不禁感慨:得有何等的心氣兒和勇氣才能完成這般驚人之舉啊!在這位老者的感染下,在同行一位師兄的鼓勵下,我終于也站在了皇后鎮的蹦極臺上。工作人員進行簡短的跳前心理培訓之后,我舉目遠望,突然間產生了與連綿的雪山和湍急的河流融為一體的欲望,于是縱身一躍……毫不夸張,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失重感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明白是什么滋味。消失在山澗之中后又“起死回生”的這種極限體驗會讓人突然生出超脫的心情,禁不住想:人生有什么坎是跨不過去的呢?這就是游走世界后所得到的寶貴財富——寬廣的胸襟和隨性的心態。
工作:包羅萬象
遠赴澳大利亞留學之前,我就已經對“半工半讀”的充實生活躍躍欲試了。在人們的印象中,留學生的工作貌似和“打工”這個詞緊密相連,而映入人們腦海的往往也是一些洗洗涮涮的黯然場景。但是,我親身體驗后發現,留學生的工作絕對可以做得多姿多彩。在澳大利亞,我在學習之余嘗試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它們讓我收獲了不少人生閱歷和獨特體驗。對于留學生來說,要想獲得與眾不同的工作體驗,尋找工作的途徑是重中之重。中國留學生們有時為了圖方便,往往都在唐人街或者家門口的社區布告欄里尋找工作機會,殊不知很多大學的官方網站上有著更為豐富的工作資源。我通過學校網站找到的工作可謂五花八門:市中心電影院的試看員、學校車場管理員、悉尼美食文化節的中華小當家志愿者、減肥營養計劃的體驗者……這些工作聽起來似乎都不是人們印象中非常正式的工作,但誰說留學生工作一定要抱著為將來“鋪路”的功利心呢?在西方人的價值觀里,豐富的生活體驗遠比殷實的物質財富更受到認可和尊敬。
印象中,我最為離奇的一次工作經歷是在澳大利亞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FOXTEL擔任上門推銷(Door to Door Sales)代表。上門推銷是銷售工作中最富有挑戰性也最容易遭到人們反感和鄙視的一項工作。在前期的培訓中,銷售主管們對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銷售“菜鳥”進行了非常有特色的團隊培訓。等到了真正的銷售戰場上,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從下午4點到晚上9點在公司指定的街區進行一對一的有線電視服務上門銷售。對我來說,這項工作的難度非常大,別說是用英文,就是用中文背出一百多個臺的主要節目和公司的產品特色都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越有困難,就越要迎難而上。從剛開始遭遇閉門羹,甚至被不明真相的居民放狗追趕,到以頗具東方特色的矜持、篤定的風格完成整個銷售過程;從被客戶反復刁難、冷眼相對,到日益得到客戶肯定,甚至被客戶請到家中共進澳大利亞海鮮大餐……經歷了種種挫折之后,我終于從銷售“菜鳥”成長為銷售“高手”。今天再回頭看看這些經歷,其中的酸甜苦辣和那些曾令我黯然神傷、午夜落淚的片段早已隨風飄逝,而這份工作所帶給我的堅忍、篤定、遇事沉著的做事風格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卻深深銘刻在我的人生字典中。(編者注:有關本文作者的詳細工作經歷將在《新東方英語》2012年2月號上刊登,敬請期待!)
僅僅三個留學場景的細枝末節遠不能概括我對留學生活的懷念和眷戀。雖然澳大利亞的奔放、自由最終抵不過故土的熱炕頭兒,但是大洋那邊的那群人、那片景和那些事卻幻化為北京快節奏的忙碌生活之余縈繞心頭的一縷情思。昔日共同在大洋彼岸奮斗的戰友們聚會時總喜歡把那段生活比喻成遺失的美好。然而,在我看來,那段“光輝歲月”更像是賦予我力量的一雙隱形的翅膀,讓我勇敢、堅定地飛向夢想的彼岸。我始終堅信,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包括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