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透視】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說“對對子能表現中國語文特性之多方面,可以測試應試者國文程度與思想條理”。對聯又名楹聯,也稱對子,是近年來各地中考語文試卷中常見的題型,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知識積累和語言運用能力,題型靈活多樣。其考查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傳統續寫、名著考查、新聞熱點、以聯寫詩、人物判定等。下面以2011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題中出現的部分對聯考查題為例,從考查內容上進行分類解析,希望能對同學們的備考有所啟發。
【鏈接中考】
一、傳統續寫。即要求考生根據一定的限制,對出下聯(或上聯);有時則是自擬一副對聯。這一方面的對聯考查題型靈活多樣,是考查的重點。
上聯:大樓有恨,難承拆底斯痛;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結合題干中的對聯特征分析例句的特征,如上聯中的“大”“有”。考生中應據此進行反義的詞語應對,注意其對偶性即可。答案示例:小民無辜,才受望天這苦。
二、名著考查。即題目的設置是根據名著的有關內容進行的,要求考生在了解有關名著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作答。
例:(2011年廣西桂林市中考語文試題)有人擬了一副對聯。上聯取材于《西游記》,下聯取材于《水滸傳》,請你根據上聯“降妖伏魔,孫行者揚威取經路”選擇與之對應的最為恰當的下聯( )
A.懲兇除惡,晁天王聚義梁山泊
B.路見不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C.報仇雪恨,黑旋風泄憤山神廟
D.棋差一著,青面獸痛失生辰綱
解析:本題是一道以兩個名著為背景而設的題目。做好本題考生需仔細分析上聯,然后在熟悉需要用到的《水滸傳》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對聯的有關文體常識應對下聯即可。因是選擇題,難度有所降低,考生也可直接套用對聯知識運用排除法解答。答案:A。
三、新聞熱點。即命題者以當前最新的新聞時事為背景,提供寫作的材料,讓考生進行應對對聯。
例:(2011年湖北省荊州市中考語文試題)針對三則新聞事實,班上決定組織一個街頭宣傳活動,班長以對聯的形式撰寫了一條宣傳標語,請你補充完整。
有時澇有時旱須長遠打算,□□□□□□要統籌規劃。
新聞一:今年4月份以來,地處長江沿線的荊州遭遇持續干旱天氣,農田干裂,魚塘缺水。截至5月30日,荊州八個縣市區受旱面積已達52912萬畝,旱情已導致洪湖水面縮小了108平方公里,曾經是荷花的海洋,現在湖底可以行車走人。
新聞二:2010年7月8日至21日,荊州普降大到暴雨,長江水位高漲。連續暴雨導致全市188.6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7人,受災面積28.09萬公頃,倒塌房屋8929間,損壞房屋19478間。專家認為,圍墾占用濕地,亂砍濫伐森林,堵塞淤積水系,是洪澇不斷的主要原因。
新聞三:據悉,目前長江荊江段主要污染物為氨氮、高錳酸鉀和大腸菌群,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長江和工業廢水的處理率低下。目前,政府已加強對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河道疏浚工作,在科學治理、統籌規劃上拿出了具體措施。
解析:本題是結合當前最新的環保新聞為背景,考查考生根據新聞背景進行應對對聯的基本能力。做好本題考生應認真閱讀三則新聞從新聞中找出其特點,根據上聯的特點,再結合新聞內容應對下聯。答案示例:一邊治一邊污;有人治有人污;昨日治今日污;一邊疏一邊堵。
四、以聯寫詩。即命題者以對聯的形式提供寫作的背景,讓考生分析對聯所寫的內容,依據自己的理解寫出古詩。
例:(2011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語文試題)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對聯:“詩歌百姓,常淚濕單衣,杜老永難老;已住草堂,愿民棲廣廈,甫心乃赤心。”其下聯中所蘊涵的杜甫詩句是: ,
。
解析:本題是一道非常新穎的考題,利用對聯考查考生古詩文的理解默寫能力。做好本題,考生需要仔細分析對聯所反映的內容,依據對聯內容,從平時的古詩積累中找出與對聯內容相符合的句子即可。本題只要抓住“愿民棲廣廈”便可得知應該是反映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憂國憂民的句子。答案: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五、人物判定。即命題者用一副對聯把歷史人物的一生功績展現出來,請你判定這副對聯寫的是哪位人物。
例:(2011年安徽省蕪湖市中考語文試題)濱江中學九年級(1)班舉行“語文能力大比拼”學習競賽活動,請你參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1)“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詠的是( )
A.司馬遷 B.李白 C.范仲淹 D.歐陽修
(2)根據下列對聯所描寫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翡翠屏開槐影茂,鴛鴦池漲藕花香。
②紅點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萬枝新。
③梅試朔風舒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④丹桂香飄賞心樂事,蟾宮月滿美景良辰。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解析:本題實際考查考生平時對歷史文化知識的積累。命題者匠心獨運利用對聯進行考查,做題時考生只要抓住對聯的關鍵詞語進行判定即可。本題是將對聯與古代名篇相關聯,既考查考生對對聯的鑒賞能力,也考查考生對古代名篇的理解和積累,可謂一石二鳥,妙不可言。例句中的對聯是題在岳陽樓上的一副楹聯,上聯是登高望遠所見到的岳陽樓景象,下聯由眼觀的湖山聯想到百姓的憂樂,這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由此判定被詠的是:范仲淹。答案:(1)C;(2)A。
【應對策略】
對聯實際上是句式的仿用,只不過是由韻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所以同學們在解答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字數相等。對聯可長可短。不管長短,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上聯(出句)是多少字,下聯(對句)也應當是多少字。這是對聯最基本的要求。
二、詞性相對。對聯要求,一般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以此類推。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中上聯“大漠”“孤煙”是名詞,對下聯的“長河”“落日”,上聯的“直”是形容詞,與下聯的形容詞“圓”相對。
三、句式一致。指的是出句和對句節奏應一致。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上下聯都是“二二一”式。稍長的對聯,上聯不只一句,上下聯句子字數和節奏形式都必須一致。
四、結構相應。上下聯對應的詞或短語,最好是并列短語對并列短語,偏正短語對偏正短語,以此類推,即它們結構上必須一致。如“大漠”與“長河”,“孤煙”與“落日”都是偏正結構。再如名對“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聯的“山重水復”與下聯的“柳暗花明”都是并列結構。
五、內容相關。出句和對句所表現的主要意思應基本統一,即使是兩種相反的情形,也要有某種內在的必然聯系。
六、平仄協調。對聯中的平仄,一般要求平仄相對(平聲一般指第一聲、第二聲,仄聲一般指第三聲、第四聲),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一般情況下,出句的尾字為仄聲,對句的尾字為平聲。完整地說,對聯字數不限,上聯要求平起仄收,下聯則仄起平收。
【實戰演練】
1.下面是根據典故擬寫的對聯,請從供選的詞語中選擇并組合,對出下聯。
典故: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偕親友來到蘭亭。他們在美麗的清溪邊,沿著“斗折蛇行”的溪岸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銜觴賦詩”。據史載,在這次著名的春宴中,眾賓陶醉在融融春光中,均飲酒交觥,其樂無窮。其中有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成詩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詩,各罰酒三觥,王羲之將大家的詩收集起來,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之被尊為“書圣”。從此,“曲水流觴”傳為佳話。
供選詞語:書圣 《蘭亭集序》 美名 成 銜觴賦詩 眾賓 揮毫 留 春宴 雅聚
上聯:群賢醉春,“曲水流觴”傳佳話
下聯:
2.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為了繼承和發揚它,南京市少年宮用南京的地名出了一道上聯,有獎征答下聯,要求也要用南京的地名,你想試試嗎?
上聯:紫金山下花似錦
下聯:
(提示:南京是六朝古都,風景名勝眾多,如石頭城、明故宮、瞻園、玄武湖、夫子廟等。)
3.某語文活動小組幾位同學組成了研究“對聯”的小組,他們收集了很多對聯,整理了有關對聯的知識。假如你是這個小組的成員,請接著完成下面的工作。下列對聯寫的是河南哪處名勝?把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少室山下禪林靜,五乳峰前鐘磬悠。( )
(2)朱仙鎮血戰喪敵膽,風波亭長恨遺千秋。( )
(3)歌吟總帶憂民淚,顛沛仍懷愛國心。( )
(4)定三分,燒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氣周瑜,屏司馬,擒孟獲,千古流傳。( )
A.鞏義杜甫故居 B.湯陰岳飛廟
C.南陽臥龍崗 D.嵩山少林寺
4.下面的十二句話,是寫古代文人的六副對聯的上下聯。興蒙學校校刊準備開辟文學專欄,請你從下面的十二句話中挑選八句話,組成四副最恰當的對聯,分別送給陶淵明、杜甫、李白和李煜專欄,作為它們的通欄標題。(只填序號。)
(1)千古忠貞千古仰 (2)向日樓中吹落梅
(3)萬縷愁緒名悔心 (4)湖光山色如眼底
(5)一生清醒一生憂 (6)浣溪石上窺明月
(7)歌詠總帶憂民淚 (8)偶爾城市羨華軒
(9)顛沛仍懷愛國心 (10)萬家憂樂到心頭
(11)千般無奈思故國 (12)平生胸中羞五斗
送給陶淵明專欄:上聯______________ ,下聯______________。
送給杜甫專欄:上聯______________,下聯______________。
送給李白專欄:上聯______________,下聯______________。
送給李煜專欄:上聯______________,下聯______________。
5.下列的對聯,最適合祝賀老師70歲壽辰的一聯是( )
A.碧桃獻歲宜家受福,花甲逢春獲壽延年
B.為學有宗古稀成慶,誨人無倦恩重及門
C.樂道安貧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澤猶存
D.執掌教壇垂七十載,栽培桃李滿三千株
6.以“長樂鐘聲花外盡”為上聯,下面提供的四個句子中,能作為下聯與它組成對子的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龍池柳色雨中深 B.水碧沙明兩岸苔
C.榆柳蕭疏樓閣閑 D.池中春蒲葉如帶
7.南京人杰地靈,曾在此居住過的文化名人燦若群星。小明就此擬寫了一副對聯,但覺得下聯有一處不符合對聯要求,請你修改。
上聯:吳敬梓冷眼觀世,《儒林外史》諷丑惡。
下聯:深情懷舊周樹人,《朝花夕拾》憶往昔。
改為:
8.浙江紹興會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陵墓和廟宇,內有歌頌這位歷史人物的對聯:“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漢江淮。”這副對聯歌頌的是( )
A.神農教民農耕 B.黃帝創制歷法
C.堯舜禪讓 D.大禹治水
參考答案見下期
第27期參考答案
《對聯》
實戰演練:
1.示例:聚能享華,“歌麗暢詠”揚美談。2.示例:石頭城上景如畫3.(1)D(2)B(3)A(4)C 4.送給陶淵明專欄:上聯(12),下聯(8)。送給杜甫專欄:上聯(7),下聯(9)。送給李白專欄:上聯(6),下聯(2)。送給李煜專欄:上聯(11),下聯(3)。5.B 6.A 7.周樹人深情懷舊8.D
《讀書學習》
強化訓練一:
1.佛 拂2.“我”對《采桑子》劇組人員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舉動感到新奇3.例證法 列舉孫道臨和巴金的事例,具體生動地論證了字典對人們學習及工作的幫助和人們對字典應持有認真的態度 字典在人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4.C 5.不懂就問,不會就查。(意思對即可。)
強化訓練二:
1.31歲的劉曉惠與兒子同上小學一年級,并且擔任了這個班級的“班長”,這是一個很有趣、很感人、很吸引人的“讀書”的故事。2.讀書不分年齡。3.文章采用純白描寫法,保持著生活的原汁原味。一年級孩子的奶聲奶氣,“大班長”劉曉惠沒文化進城打工的遭遇……敘述生動鮮活,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令人讀來興味盎然。4.示例:文化知識是人類進步的結晶。每一個要想進步發展、取得一定成績的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人,學習著前人總結出的知識經驗;反之,不善于學習文化知識的人,必定落后于人,在生活上必定要吃大虧。“大班長”通過活生生的事實,將這一理念演繹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論語》上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上聽到真理,晚上死都可以。由此可見學習對人來說是多么重要啊!有道是“活到老,學到老,活到七十還學巧”。要學習、要讀書,永遠都不會晚的。一代偉人毛澤東到50多歲了還從字母、單詞開始學英語呢!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大班長”感人的故事,折射出了農村對教育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映射了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學習文化知識的渴求。
讀《大班長》讓我們加倍感受到有書讀,能上學,是多么幸福啊!只要想一想,像劉曉惠三十一歲了,還有五六十歲、七八十歲的人還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書,難道你不會感到自己非常幸運嗎?難道你不覺得自己必須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嗎?難道你不覺得這樣美好的讀書時光要倍加珍惜嗎?這正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旨,也是我們讀了必須倍加珍惜今天上學讀書的機會的緣由啊!
《推斷文言實詞含義的方法》
實戰演練:
(一)1.壞、毀壞2.本來3.模仿、仿效4.理睬
(二)1.向西進軍2.輕視3.“趣”通“趨”,疾走,追逐4.逃亡,逃跑
《錘煉意志》
鏈接中考:
1.(1)保爾或保爾·柯察金(答“柯察金”不得分)疾病纏身、喪失了戰斗能力(答對一點即可得分)(2)推薦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1915~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作品塑造了一位敢于向命運挑戰、勇敢堅強、意志堅定、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作品刻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獨白、書信和日記、格言警句等,語言簡潔優美,富有表現力。2.略。3.這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理想主義光芒、激勵過無數中國人積極進取的文學作品。4.略。
小試身手:
1.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
費奧多爾·朱赫來(朱赫來)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 保爾·柯察金 堅強、勇敢、有堅定的信仰 我們應該向保爾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并為之奮斗終生。3.血與火中練就輝煌的人生。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蘇維埃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同國內外敵人及各種困難進行頑強斗爭的經歷。5.示例:保爾的經歷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我認為他的這種精神是我們現代大多數人所不具有的。這正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也是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所在。我很羨慕他有這樣的毅力,羨慕他對信仰的堅信和對生命的渴望。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要以保爾為榜樣,不向生活壓力低頭,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努力讓自己為社會奉獻力量。6.(1)(4)(3)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