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積累及運用(28分)
1.請將畫線的句子用楷書正確、規范地抄寫在下面的田字格內。(2分)
讀書,是一種最自然的生存狀態,是一種精神的跋涉,是一種須臾不可缺失的生存方式。
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題。(7分)
安德魯·馬修斯在《寬容之心》中說過這樣一句能夠起人心智的話,“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容”。生活如 ________,寬容做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寬闊;生活如________,寬容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________,寬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
(1)給黑體的字注音。(2分)
循徑( ) 和曲( )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兩個錯別字。(2分)
改為________改為________
(3)下列要填入文段橫線處的詞語,結合語境分析,順序恰當的一項是( )(1分)
A.歌 海 山 B.海 山 歌
C.山 歌 海 D.歌 山 海
(4)仿寫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語意連貫。(字數可不等。)(2分)
對于寬容的理解,文學家說,寬容是在荊棘中長出來的谷粒;醫學家說, ;哲學家說,寬容是一個人修養和善意的結晶;心理學家說,寬容是生活幸福的一劑良藥。一言以蔽之,寬容是明智者的伴侶,是庸碌者的敵人。
3.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說說你的感悟。(2分)
撐傘“仙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詩(詞)文默寫。(7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觀滄海》)
(2)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3)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5)唐朝詩人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述時序交替,被明代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論語〉十則》中揭示儒家所倡導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樹是文人雅士筆下的愛物,請任意寫出古詩詞曲中帶有“樹”字的兩個連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閱讀,按要求回答問題。(4分)
(1)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請按照示例,對《名人傳》中的另兩位人物分別擬寫一則墓志銘。(2分)
貝多芬 米開朗琪羅 托爾斯泰
示例:貝多芬——不屈的靈魂,音樂的天才
米開朗琪羅——
托爾斯泰 ——
(2)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2分)
他對我敘述的我國近百年來的大事記感到十分驚訝。他斷然宣稱,那些事不過是一大堆陰謀、叛亂、暗殺、大屠殺、革命和流放,是貪婪、黨爭、虛偽、背信棄義、殘暴、憤怒、瘋狂、仇恨、忌妒、淫欲、陰險和野心所能產生的最嚴重惡果。
以上是《格列佛游記》中的一個片段,其中的“我”是指誰?從“他”對“我”國歷史的評價進行分析,“他”的國家應是什么樣的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神州兒女多奇志,“天宮”“神八”翔太空。2011年11月3日1時36分,我國自主研制的“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在太空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值此舉國歡慶之際,你的語文老師組織了以“關注‘太空牽手’”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你是班級的一員,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6分)
(1)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順利實現首次交會對接。此時此刻,你一定情滿心頭意滿肺,請你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和同學們共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悉,“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約第12天時,為進一步驗證自主導引控制和對接機構的可靠性,將進行第二次對接試驗。假如你是一位記者,準備專訪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請你圍繞“交會對接”設計兩個采訪問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42分)
(一)文言文對比閱讀。(14分)
[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注]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選自晁錯《論貴粟疏》)
[注]地著(zhuó):著,附著。指定居下來以土地為生。
7.解釋文中的黑體詞。(2分)
(1)絕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譯下列語句。(4分)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乙文所闡述的治國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兩文中都寫到百姓離家逃難,原因分別是什么?請你結合兩文,簡要說說怎樣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封建社會,晁錯認為“民貧,則奸邪生”,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結合乙文和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10分)
多吃菜少吃飯的誤區
□張正修
①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人們的飯桌上,經常會聽到“多吃點菜,少吃點飯”的話。不少人覺得,飯只是用來填飽肚子,提供能量的,而每天飲食中的營養都是從菜中攝取的。其實,這種飲食習慣對健康并沒有好處,恰恰相反,還會有損健康。
②多吃菜少吃飯主要是醫生對糖尿病患者建議的飲食方式。米飯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攝入人體后容易被腸道吸收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減退或喪失,這些葡萄糖無法被分解利用,導致血糖升高,危害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控制主食的攝入,但是為了不使病人挨餓,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可以多攝入清淡的蔬菜,以達到果腹的目的。
③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多吃菜少吃飯的飲食理念慢慢被大眾接受,但一部分人矯枉過正,以致出現兩種極端,一是只吃菜,不吃飯;二是吃了油膩飲食后不吃飯。
④只吃菜不吃飯的飲食習慣在愛美人士中是最常見的,目的是為了減肥瘦身。很多美女經常為了減肥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比如一個星期強忍著不吃主食,每天就靠水果充饑,或者清湯寡水煮點蔬菜,擱點鹽,填飽肚子,最后餓到無法忍受,一頓暴飲暴食把之前少補的能量全補回來。
⑤吃了油膩飲食后不吃飯的飲食習慣在男性中最常見。不管是飯局,還是聚餐,男人們湊到一起,除了酒,就是各種辛辣刺激和油膩的食物,否則吃起來都覺得不夠味。這種飲食習慣幾乎稱得上是大魚大肉加大油,吃到最后,連胃都油膩了,主食自然也就無關緊要了。長期這么吃下去,必然會導致高血脂,還會出現啤酒肚。
⑥這兩種吃法都是對多吃菜少吃飯的誤解。人每天所需的能量有50%~60%來源于碳水化合物。米飯和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作為人每天的主食,它們所提供的能量是人體新陳代謝所需動能的主要來源。如果放棄主食只吃菜,誠然也能提供人體一部分能量,但結果要么像第一種吃法,能量不足,腸胃都餓壞了;要么就像第二種,營養過剩,轉化為脂肪貯存或是進入血液,危害心血管系統。
⑦健康的飲食習慣應該是主食副食合理搭配,在保證每天足量主食的情況下,多吃蔬菜,吃適量的肉類以及豆類。當然,你也可以多吃菜少吃飯,但菜不要太油膩,飯也不能不吃飽。此外,應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年齡和身體需要合理地安排飲食。如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和骨骼發育階段,活動量也大,除攝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外,還要輔以含鈣質、糖分的食物;老年人則可以多吃些含維生素、低糖的食物。現在腸胃病患者數量比過去有所增加,特別是青少年人群的患病率趨向低齡化,這跟許多獨生子女在家受寵,盲目地“瞎吃”有關。少吃飯多吃菜這種不健康的飲食觀念應當及時地糾正過來。
⑧飲食習慣的隱憂在于飲食結構嚴重失衡,以致各種“文明病”產生。公眾應改變錯誤的飲食習慣,樹立科學的飲食觀念,即多樣選擇,節制油、糖、鹽等的攝入,另外,要記得適當分配及彈性調整的原則。應以五谷及根莖類作為飲食金字塔的主要基礎,例如用蘿卜熬湯代替排骨湯,平常先吃蔬菜及五谷雜糧類,即可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入。
(選自《百科知識》2011年9月上旬,有改動)
12.題目“多吃菜少吃飯的誤區”中的“誤區”具體指什么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第⑦段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⑤段中的黑體詞可以去掉嗎?請說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明顯增強,把握科學的飲食觀念尤為重要。請你聯系生活實際,從“合理搭配”和“多樣選擇”兩方面任選其一談談你的做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10分)
釣不到魚,就去夠蘋果
□朱成玉
那是我人生中苦不堪言的一年,高考落榜的痛苦,讓我一度想到了自殺。我辜負了家人對我的期望,那些日子,我溺在負疚的潮水里,不能自拔。我抱怨上天的不公,自己多年來的寒窗苦讀,卻得不到一點回報。
為了讓我散心,父親特意請了假,讓我陪他去釣魚。我還不知道父親會釣魚呢。我們來到郊區,看到廣闊無邊的原野,看到一簇簇野花盡情地綻放,舞動著城市里沒有的妖嬈。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大自然的清新暫時吹散我心頭的陰翳。
釣魚的地方有一棵蘋果樹,上面結滿了蘋果。但那棵蘋果樹很高,那些高高掛在枝頭的蘋果,令我只有仰望的份兒。看我蹲在那里不時回頭望身后的蘋果樹,父親知道我是饞那樹上的蘋果了,就遞給我一根樹枝,對我說,蹲著是永遠吃不到蘋果的,為什么不站起來去試試?
我猶豫了一下,但終究還是站了起來,走到那棵樹下,拿那根樹枝使勁地去夠樹上的蘋果。費了半天勁,終于被我夠下來一個又大又圓的蘋果。我捧著它,興奮地向父親跑去。
“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父親看似漫不經心地說,“但首先是,你要站直了,只有挺起了腰身,才能摘到樹上的蘋果。”
父親的話,讓我茅塞頓開。是啊,活著,人生就會有種種不容易,正是因為這份不容易,陽光才顯得格外耀眼,綠葉才襯得格外鮮嫩。那些不容易,是命運賜給我們的苦難的鹽,它可以為我們補充堅強的鈣質。偶爾會有陰天,甚至大雨滂沱,但太陽終將露出和藹可親的笑臉。一個合格的人,要像頑強的向日葵那樣,不能因為太陽的短暫缺席,就低下仰望的頭顱。
我明白了父親的話,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我和父親說了想重讀一年的打算,同時在心底暗暗發誓,來年的這個時候,一定會讓自己人生之樹上,結出一顆閃光耀眼的大蘋果。
“這才是我的兒子。”父親如釋重負,高興地拍著我的肩膀。那天,我們父子倆談了很多。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霞光滿天,我們收拾好行囊準備回城,這個時候我才發現,父親一條魚都沒有釣到。我半開玩笑地對父親說:“不會吧,您釣魚的技術不會這么差吧?看回家媽媽怎么笑話你!”
父親撓撓頭,不好意思起來。“其實我壓根兒就不會釣魚,就是想找個借口和你談談心。這套漁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來裝裝樣子。你看,早上走得匆忙,連魚餌都沒帶。”
我大聲地笑著,“爸爸,您告訴了我,要站直了才能摘到樹上的蘋果;那我也告訴您,要掛上魚餌才能釣到魚!”
“沒關系,釣不到魚,就去夠蘋果。”父親也忍不住大聲爽朗地笑了起來。
在晚霞的照耀下,這個一條魚都沒有釣到的“笨蛋老爸”,竟是如此可愛!
(選自《啟迪文叢:成功的秘訣叫堅持》,有改動)
16.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八自然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閱讀全文,請談談你對題目“釣不到魚,就去夠蘋果”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從文中悟到了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8分)
朋 友
□巴 金
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了一個名詞的意義,這名詞就是朋友。
七八天以前我曾對一個初次見面的朋友說:“在朋友們的面前我只感到慚愧。他們待我太好了,我簡直沒有方法可以報答他們。”這并不是謙遜的客氣話,這是真的事實。說過這些話,我第二天就離開了那朋友,并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和他再見。但是他所給我的那一點溫暖至今還使我的心在顫動。
我的生命大概不會是久長的罷。然而在那短促的過去的回顧中卻有一蓋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點光彩,這明燈就是友情。我應該感謝它,因為靠了它我才能夠活到現在;而且把家庭所給我的陰影掃除掉的也正是它。
世間有不少的人為了家庭棄絕朋友,至少也會在家庭和朋友之間劃一個界限,把家庭看得比朋友重過許多倍。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朋友是暫時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動里我發現了這個信條。這個信條在我實在是不能夠了解的。對于我,要是沒有朋友,我現在會變成什么樣的東西,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許我也會討一個老婆,生幾個小孩,整日價做著發財的夢,拋棄了事業昧了良心去做一個現存社會制度的忠實的擁護者罷。
然而朋友們把我救了。他們給了我家庭所不能夠給的東西。他們的友愛,他們的鼓勵,幾次把我從深淵的邊沿挽救回來。他們對于我常常顯露了大量的慷慨。
我的生活曾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們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愛、多量的歡樂、多量的眼淚都分給了我,這些東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這些不要報答的慷慨的施與,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溫暖,有了幸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們。我并不曾說過一句感激的話,我也沒有做過一件報答的行為。但是朋友們卻不把自私的形容詞加到我的身上。對于我,他們是太大量了。
這一次我走了許多新的地方,看見了許多新的朋友。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著看,忙著聽,忙著說,忙著走。但是我不曾感受到一點困難,朋友們給我預備好了一切,使我不會缺乏什么。我每走到一個新地方,我就像回到了我的在上海的被日軍毀掉的舊居。而那許多真摯的笑臉是在上海所不常看見的了。
每一個朋友,不管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樣困苦簡單,也要慷慨地分一些東西給我,雖然明明知道我不能夠給他一點報答。有些朋友,甚至他們的名字我以前還不知道,他們卻也關心到我的健康,處處打聽我的病況,直到他們看見了我的被日光曬黑的臉和手膀,他們才放心地微笑了。這種情形確實值得人流淚喲。
有人相信我不寫文章就不能夠生活。兩個月以前的一個同情我的上海朋友寄稿到廣州《民國日報》的副刊,說了許多關于我的生活的話。他也說我一天不寫文章第二天就沒有飯吃。這是不確實的。這次旅行就給我證明出來,即使我不寫一個字,朋友們也不肯讓我凍餒。世間還有許多大量的人,他們并不把自己個人和家庭看得異常重要,超過了一切的。靠了他們我才能夠生活到現在,而且靠了他們還要生活下去。
朋友們給我的東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將怎樣報答他們呢?但是我知道他們是不需要我報答的。
近來我偶爾讀朋友的書,看見了這樣的話:“消費乃是生命的一個條件……世間有一種不能與生存分開的消費,要是沒有了它我們就會死,就會內部地干枯起來。他們必須開花。道德、無私心就是人生之花。”
在我的眼前開放著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了。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時候才會開花?難道我已經是“內部干枯”了么?
一個朋友說過:“我若是燈,我就要用我的光明來照徹黑暗。”
我不配做一盞明燈,那么就讓我來做一塊木柴罷。我愿意把我從太陽那里受到的熱發散出來,我愿意把自己燒得粉身碎骨來給這人間一點溫暖。
(選自《巴金全集》)
20.文中第三自然段,作者把友情比做明燈,“明燈”的作用是什么?第七自然段中,黑體詞“它們”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十一自然段中作者說“朋友們給我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然而“他們是不需要我報答的”。這是怎樣一種友情,表現了作者的朋友們怎樣的思想境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為什么作者在文末說“我不配做一盞明燈,那么就讓我來做一塊木柴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讀完此文,請你結合自己的認識與感悟,用一組排比句描述你對“朋友”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50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時,正值我處在人生的挫折期。一位老人拿出一顆珍珠,問我:“珍珠的種子是什么?”
珍珠不是地里長出來的,怎么會有種子呢?
“珍珠當然有種子,珍珠的種子就是那一粒粒沙子,一粒粒鋒利的沙子,一粒粒制造苦難的沙子。”老人說。
珍珠的種子是那一粒粒制造苦難的沙子。老人的答案,出乎我的想象。
“其實,對于人生來說,挫折、失敗、打擊和不幸等苦難,也是種子。”老人看了我一眼,說,“只要我們擁有一顆不屈服于苦難的心,這些苦難的種子,也會在我們的心血和汗水的澆灌下,長出人生的珍珠。”
老人的話,讓身處挫折中的我,對人生、對苦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請你以“苦難”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②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數在6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下期
第35期參考答案
《應用文》
鏈接中考:
一、示例:
劉老師:
張強同學正隨父母在北京旅游,不能趕回來聽講座了,他讓我代向您請假。請您批準。
此致
敬禮
張強好友:王剛
2011年8月4日
二、示例:校團委決定于6月11日上午8點在校大會堂舉行“黨史報告會”,屆時將邀請新四軍老戰士為大家作專題報告。請大家準時出席,不要遲到。
三、示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90周年華誕。這是一段艱辛求索的偉大歷程,這是一段不懈奮斗的偉大歷程,這是一段走向勝利的偉大歷程。從今天起,校刊將推出“偉大歷程”專欄,展示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走過的光輝歷程,堅定同學們跟著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與決心。
四、示例:成長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正如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此虛心的學習,定有豐富的收獲,這樣的學習態度是科學的。
五、示例:年少意堅,勇于擔當。病床前的身影是他的孝順,山路上的跋涉是他的勤奮。他的話語感動了重慶,他的行動詮釋了堅強。
六、示例:遂寧明天多云轉陰,有陣雨或雷雨,溫度20~28℃,風力小于3級。出門的朋友,請帶上雨具;雨天路滑,請注意安全。
七、正文:第一句刪去“通過”或“使”,第二句句末添上“活動”,第三句與征稿啟事無關刪去,第五句刪去“大約”或“左右”。格式:日期與署名位置對調。
模擬演練:
1.示例:
2.示例:
3.示例: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相聚在
這里,是為了慶祝一個溫馨的節日——母親節!這世上有一種愛重于泰山,那是母親的愛;這世間有一種情深于愛情,那是母親對兒女的真情。為了我們,母親辛勤的雙手布滿了老繭;為了我
們,母親紅潤的面容日漸憔悴;為了我們,母親的眼角過早地爬上了皺紋;為了我們,母親的雙鬢已經斑白。千言萬語道不盡母親對我們的恩情,也寫不完我們對母親的謝意。同學們,就讓我們把真摯的情意化為美麗的詩歌,獻給我們偉大的母親吧!4.示例:父愛如山,深沉厚重;父愛如海,博大寬廣;父愛無私,坦蕩永恒!父親啊,也許您很平凡,您也不高大,但您在我心目中卻是偉大的,您是我的良師益友,是我心中永遠的驕傲!您的愛永駐我的心間,我會永遠為您祝福!永遠愛您!5.略。(格式符合要求,寫出這串鑰匙的特點即可。)6.示例:①父慈子孝、衣食父母、父愛是水——高爾基;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溫家寶。②是誰,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園?③絕望、痛苦、失敗 失敗、痛苦、絕望 入神的 “激發”改為“激勵”或“鼓舞”7.示例:感謝大家的信任,推舉我當班長。我當班長有以下優勢。首先,我在小學當過三年班長,有管理經驗;其次,我能團結同學,尊敬師長,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我一定會讓我們的班級譽滿校園的。
《散文閱讀之“情感”篇》
鏈接中考:
1.“歌唱”指:煮魚時候的聲響;冬夜廚房里的歡笑。感情有:家人的溫馨與快樂關愛給他人帶來的溫暖。2.①“罡風嗚咽”營造出夜晚的寒冷氣氛,反襯家中的溫馨;②用“溫度升高”“熱量突圍”烘托我們逐漸增多的歡樂;③暗示對孤寡老人的關愛之情。
強化訓練:
一、1.借景抒情 附情于景(或融情入景)
雪白2.這是一種在行文中前后呼應的寫法,作者兩次寫到當欣賞者年老時,還會珍藏著對蘆葦蕩的記憶,是為了強調說明盡管世事在變,但蘆葦蕩在人們心目中那種純真、美好的記憶永遠不變,表現了作者對蘆葦蕩無限依戀的深情。3.文章描繪了風中葦蕩圖、秋天蘆花圖、秋月蘆花圖等三個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蘆葦的喜愛與贊美之情。4.蘆花純真、空闊、潔白,與月亮的清輝相映相融,美不勝收,所以作者說“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所孕育的美景的驚嘆與沉醉,對人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熱切追求。
二、1.(1)反復。這是貫串全文的關鍵句,此句的多次出現,意在寫出主人公對書的特殊情感。(2)比喻。將“舊書”比喻為“古舊器物”,意在說明這些書一方面年代“與今天相去遙遠”,另一方面“文化價值反成為第一位的了”。2.(1)之所以說“談話是個相互尋找”的過程,是因為這次談話使“我”遇到了知己;說“談話是個自我尋找的過程”,是因為這談話讓“我”發現了自己的美妙的習慣,就是摸書。(2)文章寫莫拉“嗜書如命”,一方面是為了強調她愛書,另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她對丈夫的懷念。3.句子示例:人與書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讀。喜歡的理由示例:這一句子形象地寫出了讀書的最佳境界,富含哲理,讀來令人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