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輕拂,蘭獨自一人倚在窗臺上,呆呆地望著窗外漫山的淡藍,那是姥爺深深的愛。蘭花開了,思緒隨風飄遠。
曾幾何時,姥爺用那雙寬大的手將蘭輕輕抱起,蘭順勢摟住姥爺的脖子,把前額抵在姥爺的胸前。蘭花開得正燦爛,姥爺采一朵別在蘭的衣襟上,指著大山說:“娃,好好兒念書,將來一定要走出這大山。”蘭“嗯”了一聲,一粒神秘的種子在她的心里悄悄萌芽。
那年,姥爺和蘭埋下了半坡蘭花種子。
踏著開滿蘭花的林蔭路,背著輕便的書包,蘭踏上了一條灑滿陽光的小徑。
蘭草在細風中愜意地舒展,溪水追逐嬉戲,歡快地掠過,蘭的心也飛揚了起來。蘭雙手捧著一張薄薄的獎狀,第一次感到回家的路這么漫長。
接過獎狀,姥爺的手有些顫抖,額上折折彎彎的皺紋也堆到了一起。一雙深情的眼睛久久地凝視著,那里面包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姥爺仿佛實現了一個懷揣多年的夙愿。蘭卻發起了脾氣,責怪姥爺為什么不趕緊夸獎自己。姥爺只是用那只長滿老繭的大手撫摩蘭的小腦袋,那慈愛的目光使蘭有些不知所措。“娃,好好兒學,一定得走出這大山。”
那年,半坡的蘭花在絢麗的夕陽下,竟折射出了七彩光芒。
一天,蘭和姥爺去坡下的老屋附近修整蘭花。碧空如洗,鳥兒在枝頭放聲高歌,空氣中彌散著花的芬芳。蘭的頭上別著兩只粉紅色的蝴蝶發夾,招來了一只可愛的蝴蝶。她牽著姥爺的手,一蹦一跳地唱著歌兒。姥爺的臉上寫滿了慈祥,他給蘭講幾十年前老屋里的故事,蘭似懂非懂地聽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路邊的蘭花也咧嘴笑了。“娃,好好兒學,等走出這山,別忘了給姥爺種一片蘭。”姥爺俯下身子,用短短的胡子蹭蘭的臉,扎扎的,癢癢的,蘭咯咯笑了。只有老屋因受潮而松動的瓦磚知道,災難即將降臨。
姥爺回老屋去拿蘭的小鏟子,蘭在花叢中靜靜等待著。她等了好久,最后邊跑邊喊:“姥爺,姥爺你在哪兒?”跑近老屋,蘭驚呆了:姥爺已經被塌下的房屋砸中,他的手中,還緊緊握著那把小鏟子……
那年,蘭花凄迷凋敗,因為沒有姥爺再給它們澆水、施肥。可姥爺栽在蘭心坎兒上的蘭花,永遠都不會敗,那是姥爺的殷切期盼,它已深深扎根于蘭的心田。
如今,這叢稚嫩的蘭花,帶著“走出大山”的夢,羞答答地在城里的沃土上綻放,精心珍藏著姥爺深沉的愛。
花開不敗……
點評
文中的“蘭”一語雙關,既指蘭花,又指蘭這個小姑娘,她們一樣得到了姥爺慈祥的愛。姥爺的愛讓蘭花常開,更讓蘭在“城里的沃土上綻放”,立意巧妙高遠。文章開篇采用倒敘的敘述方法,行文中蘭花的生長與蘭的心路歷程形成兩條線索,層層推進,直至姥爺不幸遇難時達到高潮,作者情感由此抑至最低;而到結尾一段蘭在大城市的沃土上綻放,完成姥爺的夙愿,又使文章顯得溫情脈脈,真摯感人。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的“種子”也是一語雙關。一語雙關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本文最大的亮點。
【指導并置評:齊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