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單是一種寫作技巧的操練,更多的是一種寫作個體心路歷程的自我展示。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情結,把積淀在自己心中的對生活的觀察、認識和感悟表達出來,這就是“作文”。 作文應是學生本真的坦露,是壓抑的沖動,是秘密的公開,是溫馨的表白,是內在的覺醒,是跳躍的音符。作文世界應是“言”的世界,“心”的世界,“情”的世界,“人”的世界,是豐富的精神家園。
作文是生活的真實再現,是讓學生用眼睛關注身邊的生活,強調表露真情實感,同時能滲透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要做到“為生活而寫”、“為人生而寫”。所謂“言為心聲”,即要使文章有真情實感,必須寫學生自己親眼所見或親身體驗過的事,寫學生自己最有感受,印象最深的內容。但感情不是無源之水,情感來自“身經其事,心在其中”。唯有有了深切的體會,才能有真情實感,才能有表達的欲望。才能把習作變成“我想寫、我要寫,所以我才寫”,而不僅僅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一項任務。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調動起學生感情的興奮點,誘導學生發掘心靈深處的潛在情感,融合在具體典型事例之中,讓學生覺得有必要寫。才能讓學生解放自我,張揚個性,施展創造潛能,使學生寫作時下筆如有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學生周圍新鮮的人、事、物層出不窮。放眼生活,處處留心皆作文。為了讓作文與生活建立密切的聯系,我在班里開展了各項生活實踐活動,通過參觀、游覽、實踐等活動,讓學生擁有了鮮活的素材,寫作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因為這是學生親身而且臨近的體驗,印象深刻,從而能夠做到帶著問題走向生活,再由生活走向作文。例如:去年市里開展了以“傳承文明,孝老愛親”為主題的中學生德育實踐征文活動,我煞費苦心的布置了一項作業,作文課的前一天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看過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媽媽,洗腳’嗎?父母為我們操勞、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我們給他們洗洗腳,難道不應該嗎?他們這么忙是為了誰?這么辛苦又是為了誰?今天我們的作業就是為爸爸、媽媽洗洗腳。在洗的過程中,請注意觀察他們的神態、語言、動作,寫一篇作文?!币驗橛辛松铙w驗,寫得都很認真,基本上都寫出了真情實感。雖然在動作、神態、心理描寫上還不夠具體、生動,但學生們的文章內容的確充實了,感情也表達得真摯而有感染力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長都激動的給打電話感嘆孩子長大了,這次為寫作而進行的實踐活動讓他們的孩子學會了感恩,學會了關心別人。
自由寫作,倡導的是讓學生用筆作心靈獨白,與生命對話。只有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學生才能關注作文,把他們帶進自主作文這道奇麗的風景中,才有可能讓他們達到“樂寫、會寫”的作文新境界。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學會關注身邊每一片獨特的風景,幫助學生打開心靈之門,讓學生懂得用心去打量這個逐漸展現在他們眼前的世界,發現真善美,識別假惡丑,從而幫助學生徹底改掉寫作文就是編編故事的錯誤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說,寫作就是讓學生學會珍藏生命中的精彩,成長路上的坎坷,探尋未來人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