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要從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認真設計情感活動,通過創設情境、觀察探究、研讀感悟、人格熏陶等,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將語文情感活動推進到“春風化雨”的境界。而這種培養也 需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探究、樂于鉆研,勤于動手,從而培養了創新精神。
新課程要求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即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當代教學改革的主題也是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能力的培養。那么,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語文教學應該如何進行創新教學與創造力培養呢?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應該是當前公認較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當前教學的發展方向。在教學中若能運用多種信息傳遞的工具,無疑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本人不揣淺陋,試以個人的語文教學實踐為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巧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創新思維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靠的是一塊黑板、一根粉筆和一張嘴來進行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很難調動學生的激情。它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主動探索和思考方面有較大的缺陷,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要進行創新教學與創造力培養,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就要注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習慣了左腦思維,因為重左輕右,左右腦發展不協調,大腦潛能未能很好地挖掘出來,而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語文教學則很好地引導學生雙腦并用,大腦的潛能就能得到較好開發。而多媒體教學就是把圖像、聲音、動畫、游戲等引入課堂教學。這種圖文并茂的方式比之傳統的教師講課,形式更多樣化,也更新穎,可以營造氣氛,創設某種特定的情景,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畫面的形象、逼真、系統且有色彩的展示出事物的變化過程,從而更有利于集中精神。我講讀《胡同文化》時,我拿出到北京旅游時拍攝的一大組相片,通過實物投影放大投影出來,并以我的現場解說,繪聲繪色,令學生興趣大增,對課文的理解也就更透徹了。
二、觀察探究,開拓新課堂,突出創新教學
語文的知識范圍是無邊無際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是激發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多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提供直觀的、多彩的、生動的畫面,創設情景,激趣引情,提供更豐富的學習內容,更能充分發揮教學的效果。所以多媒體教學對于人類的文化底蘊、人文內涵都能充分體現。,不僅可以讓學生聽得清楚明白,還能讓他們看到事物的直觀形象甚至演示過程。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接受信息,大大地加快學習的速度,拓寬課堂的教學容量。這樣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對祖國山河的壯美進行贊賞,這是一次審美的滲透和愛國主義思想的最好詮釋。
多媒體教學的容量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容量所無法比擬的。既可以在歸納中心思想的幾種方法時,綜合運用了電腦演示軟件相關內容、幻燈制作總結方法列舉、光盤播放范例文章的伴音朗讀、實物投影文章等多種電教手段,尤其是實物投影,把例文投影出來,讓學生不僅清楚地看到回答題目應在哪里找,而且隨著教師手中的筆在文中移動、評點、誘導,而積極思考、參與討論,主動學習,比單純的教師講讀效果要好多了。
三、開展活動課,情動辭發,培養創新精神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彼?,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時時處處用各種手段激活學生心中探究和表達的欲望,使他們主動學習,自覺探究,培養創造能力。
學校以外,可以開展活動課教學。所謂活動課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的過程?;顒咏虒W重視實踐、探索、發現在教學認知活動中的地位,認為要使學生實現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就必須置學生于自主探究、發現的活動中,主張學生由主動經驗和探索的活動發現知識。因此,語文教學應以課本為主要內容,在教學性、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等原則指導下選一些學生喜愛的課題來開展活動課,充分解放學生,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笨斩闯橄蟮闹v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成功的實踐活動將使人終生難忘。這是帶有創新、發現性質的學習。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對他們所不知道的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發現,才能主動實現對客體認識的不斷深化和提高,才能促使學生認識的深化和發展,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綜上所述,我認為,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創設自由開放的大語文課堂,在這基礎上通過創設更多討論交流的機會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課來達到這一目的。多媒體的使用有效地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探究、樂于鉆研,勤于動手,從而培養了創新精神。真正實現葉圣陶先生早年所倡導的教學目標“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