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修養”是個嚴肅而又永恒且常考常新的話題,顯性考查的命題有:全國卷I的“彩票代購”、江蘇的“拒絕平庸”、江西的“孟子三樂”等文題都比較明顯地考查了學生品德修養方面的認知能力。
還有更多隱性考查的命題,比如北京卷,似乎談體育競賽問題,其實就“生丙”的議論:“故意輸球,就有違公平競賽原則和奧林匹克精神”,即可從“品德修養”立意:“公平與道德缺一不可”或“競爭與誠信”等。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有好的素材的積累,要寫出好的品德修養類作文是很困難的。作者除了要有一定量素材的積累,還要具備高考作文寫作的能力與技巧。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題要“準”
如今江蘇高考命題采用“提示語+文題”的形式,大都提供一些哲理性、寓意性強,生活味、現實味濃,既有開放性又有約束性的材料,涉及到“品德修養”因素的內容比較豐富,角度也較多,這就需要我們重視品德修養類作文審題的準確性。
審題時除了準確把握其精神實質外,還要準確理解文題中的概念內涵,注意找準“題眼”,即關鍵的概念。抓住了題眼,也就抓住了文章寫作的牛鼻子。如江蘇卷的“拒絕平庸”,不僅要注意提示語,還要準確理解“平庸”的內涵,明確“平庸”是什么,要能區分“平庸”與“平凡”的差別,有一定的思辨色彩。“題眼”應該是“拒絕”這個詞:為什么要拒絕,怎樣拒絕。
(二)立意要“高”
品德修養是永恒的話題,要翻出新意,絕非易事。這就要求在立意上境界要有高度。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在立意境界上都應有“高度”。議論文的“立意高遠”,主要表現為觀點新穎而正確,立論宏大,立言不凡,境界高遠。記敘文的立意應能夠做到洞察生活現象背后的本質,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揭示素材的普遍意義,以小見大,以點滴小事折射時代和社會的影子,顯露健康高尚的情趣。
(三)構思要“巧”
品德修養類作文的構思也要精巧。主要表現在切入角度巧妙、行文思路獨特、情節曲折起伏等方面。如江蘇的一篇滿分記敘文的構思就比較精巧。采用分列小標題式構思形式:一、五只粽子;二、一只鴿子;三、一棵樹。從文化、生態、人生負載三個角度選取的三個生活片斷,看似獨立,從文中的“昨天是端午節。清晨……”、“中午……”、“傍晚時分,金色的夕陽……”這些詞句,可以看出三個片斷其實一脈相連,是一個整體。
(四)選材要“妥”
選材要新穎比較容易做到,但難的是如何妥當地選用材料。
“妥”的標準:一在所選材料能充分而恰當地表現主題;二 在所選材料要典型。考場作文篇幅有限,不能窮盡生活中的一切現象,只能通過個別事物或現象反映一般規律,才能表達思想,抒發情感;三在選材要分清主次,所選材料不能平均用力。
可以說品德修養方面的內容2012年高考作文必將涉及,只要我們內有品德修養,外能掌握此類作文的一般能力與技法,定能謀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