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新觀察家》19日報道,一批法國科學家經過對小白鼠長達兩年的試驗,發現這批被轉基因玉米喂養的老鼠普遍患上腫瘤和多器官衰竭。法國卡昂大學教授塞拉利尼領導的這個團隊表示,這批200個試驗鼠的食物主要是孟山都公司新推出的一種轉基因玉米,本次研究的詳細結果將發表在專業期刊上。
??我最近有機會見到這篇論文全文,總的來看,這篇論文報道的結果是觸目驚心的,不僅會強化全社會對轉基因食品的負面看法,而且也會動搖轉基因專業人士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自信心。因此,關注該論文及其后續調查很有意義!如果該論文報道的結果是準確而可靠的,那么孟山都研發的農達及其配套的耐農達轉基因玉米就應該立即被“打入冷宮”,同時還必須啟動對其他轉基因食品的長期且嚴格的毒性試驗。相反,如果論文本身有問題,結果不可靠,結論也不可信,那么一經證實,《食品與化學毒理學》雜志就必須立即撤銷該論文,并昭告天下,杜絕謬種流傳!我對這篇論文提出的質疑有如下幾點:
??第一, 飼料中轉基因玉米分量增多死亡率反而下降的結果不合邏輯。從論文中我們知道吃22%轉基因玉米飼料的雌鼠,其死亡率高于吃33%轉基因玉米飼料的雌鼠。同樣,吃33%轉基因玉米+農達混合飼料的雄鼠或雌鼠,其死亡率低于吃22%轉基因玉米+喝農達飲水的雄鼠或雌鼠。難道轉基因玉米的分量增加,其毒性反而降低?這顯然不合邏輯,因而不足以取信于人!第二,吃轉基因玉米飼料的大鼠死亡率與性別有關的結果似乎與正常衰老不謀而合。不論飼喂哪種飼料,雄鼠的死亡率都高于雌鼠,這恰好與人類正常衰老的情形相同,即男性的壽命普遍短于女性,根據已有數據無法判斷大鼠死亡究竟是因為吃轉基因玉米而死還是因衰老而亡。
第三,用接近壽命極限的大鼠評價轉基因玉米毒性是不合理的。在一般開放飼養條件下,大鼠的壽命為1.5~2年,無菌條件下大鼠壽命可達3年。以人類60歲為老齡,大鼠進入老年的相應時間為1.3年??墒?,該試驗中大鼠死亡率激增的時間是在600天后,讓人有理由懷疑大鼠是因正常衰老而死亡,并非吃轉基因玉米和喝農達飲水后中毒而死。
第四,吃轉基因玉米的大鼠、吃轉基因玉米+喝農達飲水的大鼠、喝農達飲水的大鼠都患腫瘤的現象非常奇怪。除非轉基因玉米中產生致癌物質,而且這種致癌物質與農達的致癌效果相同,不然為什么它們的致癌種類及致癌率都如此相似呢?有意思的是,論文中說大鼠患乳腺腫瘤的高發年齡都在400天以后,而且僅雌鼠發病,這恰好與人類中的情形類似,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于轉基因玉米及農達致瘤的質疑,反而形成衰老致瘤的強烈印象。
第五,將農達直接添加在飲用水中讓大鼠立即飲用的做法欠妥。大家知道,任何農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不然也殺不死蟲和病菌了,但評價其毒性的指標還應該包括農藥殘留量及其殘余毒性。孟山都宣稱農達是無殘留農藥,而且除草劑通常在作物幼苗期施用,通常不會在收獲期施用,但作者卻不考慮這個客觀事實而評價直接飲用農達的效果,顯然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第六,讓動物生吃轉基因玉米的后果容易對人產生誤導,試驗中應該補充大鼠吃蒸煮轉基因玉米的研究結果。這是因為不管轉基因玉米中是否存在毒性物質,也不管加熱是否能將毒性物質滅活,但作為人類的食品(如玉米)都是煮熟了吃,但試驗結果卻沒有告訴我們大鼠吃煮熟的轉基因玉米是否同樣早死并長瘤。
綜上所述,我認為上述試驗設計很不嚴謹,結論有失偏頗,應該用更科學、更客觀、更嚴格的研究方法重復該試驗,還科學研究以本來面目!當然,無論誰成為做試驗的人或寫論文的人,都不能預設任何立場,更不能以轉基因支持者或反對者的姿態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