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出現一則這樣的新聞:武漢38歲的趙小軍愛吃柿子,到醫院查出約3厘米×5厘米的胃結石。不愿做手術的他連續兩個月每天大量喝可口可樂,胃石竟然消失了。聯系到前段時間可樂能去除衛生間污垢、清理瓶膽等傳聞,不少網友驚呼:可樂難道是萬能的?也有人擔心,可樂連結石都能溶解,對身體得有多大傷害?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袁捷告訴記者,在臨床上用可樂融化胃結石已有一定的應用,他所在團隊是國內第一個采用這一方法治療胃結石的。
他介紹,胃結石包括很多種,主要分植物性、藥物性和毛發性,比較常見的是植物性胃柿石。柿子含有豐富的鞣酸和果膠,我們吃柿子時舌尖發澀的感覺就是鞣酸在作祟。這種成分在胃酸作用下容易凝結成石。一旦胃結石形成,不但影響食物排空,還會使局部胃黏膜受壓、缺血,甚至發生潰瘍。
“對于胃柿石的治療,一般內鏡下碎石、若碎石不成功再手術取石”,袁捷說,“我們第一次采用‘可樂療法’是在2008年,當時一個患者長了5cm×4cm巨大的黑褐色胃柿石,我們讓他喝可樂試圖軟化或縮小結石。結果幾天后患者的結石完全消失了。”
不過,袁捷表示,早在2002年,希臘科學家拉達斯·SD就率先使用了“可樂療法”。他通過鼻胃管的方式,用可樂連續12小時灌洗病人胃部的結石,成功治愈了患者的胃結石。這次成功的嘗試后,中國、美國、韓國都做了這方面的實驗。目前,他所在團隊已對20例含胃柿石在內的植物性胃結石患者采用可樂溶石方法,全部獲得成功。
可樂何以有溶解結石的功效?袁捷表示,可樂溶石不是一個簡單的化學反應。目前國際上對治療原理還沒有定論,就連最早發明這個方法的拉達斯也不確定。近幾年,他們對可樂溶解胃石做了體內實驗、體外實驗,目前認為療效應該與可樂里邊的有些成分如二氧化碳、磷酸,還有pH值有關系。
眾所周知,可樂是碳酸飲料,但是與其它碳酸飲料相比,可樂含有一定量的磷酸。在溶解胃結石的試驗中,屏蔽可樂中二氧化碳、把pH值調為中性的實驗中,溶解結石的效果很差。因此,可樂具有消除結石的功效,應該是二氧化碳、pH值和磷酸三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當然,在臨床上可樂曾經消除胃結石,絕不意味著所有患者都能采用這一方法。目前只發現可樂對植物性胃石有幫助,其他類型胃結石還要依靠傳統方法。即使是植物性胃石,也要考慮可樂刺激胃部的副作用,“我們正在驗證避免副作用的新方法。此外,胃結石在胃里滾動,常常損傷胃壁,造成胃潰瘍。而可樂作為碳酸飲料又恰恰是胃潰瘍的大忌,過量飲用容易造成胃穿孔。”
至于可樂治療胃結石每天需要飲用的量,一般每天500毫升左右才能達到效果,這對于不適宜喝可樂的人來說對健康有很大損害。所以,這類治療必須到醫院,在醫生監督下進行。此外,治療也并非單一采用“喝”的方式,還有根據病情結合鼻胃管或注射針直接向胃部注射的方法。
至于可樂的其他“傳說”,如清理污垢等,也有一定道理。可樂屬于強酸性的液體,pH值在2.1~2.2之間,能溶解植物性胃石中鞣酸鈣、鞣酸和食物當中的一些結晶、復合物。清除茶垢、尿漬、水堿等自然也沒有什么難度。如果與胃酸比較,胃酸pH值較高,一般在2以下,喝可樂后胃液被稀釋,pH值會上升。
孕婦使用電熱毯易流產
天氣越來越冷了,準媽媽們也許會選擇使用電熱毯來給自己和肚子里的寶寶取暖,但是網上卻有孕婦使用電熱毯可能會導致流產的說法,這是真的嗎?
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路軍麗告訴記者,電熱毯持續的高溫,會使孕婦的體溫也隨之升高,而這很容易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對寶寶的健康形成威脅。現代醫學證實,孕婦從最后一次月經的第30天開始,到懷孕周期的第3個月為止,是胚胎發育最為旺盛的時期,如果準媽媽在這段時間使用電熱毯,最易使胎兒的大腦、神經、骨骼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組織受到不良影響,如果寶寶發育到嚴重異常時,自然就選擇流掉了。
研究發現,孕婦的體溫每增高一度,并持續24小時,胎兒的畸形發生率就會增加15%。但這也不代表,用過一次電熱毯就一定會出現問題,也需要一定概率,且還要看使用程度,但是不建議孕婦使用,如果一定要用,也要掌握科學的方法。
首先孕婦不能躺在打開電源的電熱毯上,應先將電熱毯預熱半小時,等被褥暖和了就要關閉電源,然后稍等幾分鐘再用。
除了電熱毯,還有暖寶寶、熱水袋、桑拿、溫泉都不建議孕婦接觸,所有這樣的熱損傷,包括將熱水袋放在孕婦的肚子上,使孕婦的局部體溫升高,都會對寶寶的發育產生影響,準媽媽都應盡量避免使用,遠離過熱的物品。孕婦發燒對胎兒來說也很危險,如果體溫從37℃上升到39℃,畸形、流產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準媽媽應注意天氣冷暖變化,適時增減衣服,但保暖的同時也不能貪多,否則容易出汗反而會招致風寒感冒,而室內的溫度則控制在21℃-24℃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