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2下半年最火的關于歷史建筑修復的段子,那一定當屬西班牙八旬老太熱心“修復”且無意間名聲大噪的“野獸基督”。這幅名為“eccehomo”(意為“看哪,這人”,出自
《圣經》新約福音書中的基督受難的相關段落)的壁畫在它的所屬地,西班牙博爾哈的Santuario de Misericordia教堂已經成為頗為聞名的旅游景點,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團與這幅“野獸基督”壁畫爭相合影留念,隨之而衍生出的各種ps惡搞、cosplay和玩偶產品也在互聯網上迅速竄紅。
這幅壁畫最早是西班牙博爾哈Centro de Estudios Borjanos研究機構收到的捐贈藝術品,來自19世紀藝術家埃利亞斯·馬丁內斯孫女的慷慨捐贈。此頗具古典主義寫實風格,帶有動人悲憫神情的基督像曾使Santuario de Misericordia教堂生輝——雖然在災難性的“修復”后,教堂名氣更是前所未有地看漲。相關機構出具了文物歷經“修復”前后的參考資料:原始態,剝損態和最后機構查驗“修復”態的樣子。“修復”的老人住在教堂邊,作為一位熱心的居民和教徒,想必她已經很早就注意到這件精美壁畫所遭受的損壞。出于善意,她自備顏料決定親自動手將之修復。但遺憾的是,即便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繁盛年代,繪畫也是一項專門
的工匠技術活。事后,八旬老太也表示,在修復的過程中她已無法控制住局面了……原本帶著荊冠的耶穌舉目望天的臉仿佛是被套上了一只毛茸茸的頭罩,五官組合頗為抽象;基督眼看
著從學院風直接穿越到20世紀的“野獸派”。
無論是歷史建筑本身還是其所附屬的裝飾部件,其文化價值在于歷史的承載和見證,維持原貌才是最佳的方式,一切修復都應在不破壞其屬性的基礎上完成。在內陸,這種一邊申遺保護,一邊卻又因城市規劃和房產開發而痛失諸多真正值得被保護的歷史古跡的例子屢見不鮮,這些不可移動、也無法再生的文物建筑、名人府邸正以飛速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消失,慘遇拆除厄運。
衡量一件歷史建筑的價值到底是哪方面?不同于古玩,對于建筑,人們的思維依舊停留在固化的揚新貶舊上。然而建筑本身也是歷史的載體,如何從真正的文物保護意識上挽救那些面臨拆遷即將被消失的歷史建筑,遠比獲取“申遺”標簽在短期內獲得經濟利益更為重要,且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