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皆紅,1974年生,從一個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廣告業務員到一個不喜形于色、穩重成熟的企業創辦人和掌門人,楊皆紅用了15年的時間。比起容易走入誤區和極端的“會拼才會贏”,楊皆紅還是更喜歡傳統而經典的“愛拼才會贏”,出身草根的他堅信,只要抱守努力勤奮積極樂觀,生活一定不會虧待自己。做得不好一定是拼得不夠,而智者本身就不存在盲目的拼搏。這一答案徹底消解了創業路上的一切否定和疑問。
站在江天大廈的12樓,可以看到武昌交通的主動脈武珞路上熙來攘往的車水馬龍,旁邊就是亟待開放地鐵站。這一整層都是道森傳媒的辦公區域,董事長楊皆紅的辦公室里掛著湖北書畫家魯原的字——上善若水,大象無形。在他的辦公室等待的時候,走廊上不時響起工作人員的各種腳步聲,我很好奇楊皆紅的腳步聲是哪一種,正在側耳傾聽時,楊皆紅就從背后走進來,悄無聲息。
小而早
從一個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廣告業務員到一個不喜形于色、穩重成熟的企業創辦人和掌門人,楊皆紅用了15年的時間。
1996年,楚天都市報創刊,楊皆紅是為這個報紙拉單最多的人,在武漢廣告界赫赫有名。
1998年,他在武漢創辦道森廣告,比江南春創立分眾傳媒早5年。1999年,李彥宏回國創辦百度。
2002年,楊皆紅在廣州出差時注意到賓館電梯里的宣傳海報,立刻嗅到商機:武漢目前還沒有這樣的電梯廣告?;氐轿錆h后,楊皆紅進行了市場調查,并立刻投入資金生產專門用于電梯內部的塑料廣告框,用于張貼生活、消費、服務信息和商業廣告。楊皆紅成為在武漢本土第一個開發電梯媒體項目的人。
隨后,他將重心放在廣大的中小商戶的社區媒體上,以社區為中心的媒體產品開始層出不窮,城市社區快告、戶鄰網、“樂看品牌榜”……包括今年重磅推出的社區多樣化媒體“媒體鋪子”,幾乎每隔一段時間與楊皆紅交流,道森都會有新的動作和部署。
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想到以后的方向,醒得早是楊皆紅做決策的指導思想。楊皆紅的每一次看似冒險的決策,事實上無不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而幾乎每次冒險的結果都被證明是正確的。
楊皆紅深知,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獲得更大的市場,必須在策略上先行一步,走在市場的前面。
在談話中,他喜歡用瘋狂、癲狂等表情夸張、情緒飽滿的詞語,而說話時仍是淡淡的表情,盡管如此,仍然可以想象他心中暗藏的那種創業的激情,恰似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他認為困惑來自于欲望,財富和權力是不持久的,因為經歷過創業初期的財富積累,自身對物質的要求并不高。他執著于的是道森的200名員工的可持續發展,“倔強的性格可能會導致巨大的失敗,但我的精神是富有的,到任何時候都是。”
找到方向
“生活中是學不盡的智慧,我希望我到80歲都還在學習”,年近不惑的楊皆紅這樣感嘆。
把一件事情做成功是多方面的,除了動腦子,不落到實處,也只是空談。從當初公司創立時的夫妻店到如今擁有200多人的道森傳媒,扎實經營的這十幾年里,楊皆紅說資金做任何一個決定都不是空想。楊皆紅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于“創業人物”的角色,激勵同樣處在創業道路上的人們。
盡管屢有新奇的點子問世,楊皆紅還是覺得自己是慢熱型的人,“好的東西不能拔苗助長,一個項目的成功并不只是財力的培養,而是要切入大眾的需求。”
楊皆紅膜拜想到就能做到的人,“畢竟在內陸城市久了,眼光會窄了一點點”。七年前他注意到城市用車越來越多,必然會增加各機構使用過車道閘,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廣告營銷的渠道,還特地去申請了道閘外觀使用的專利,但他覺得時機可能還不成熟,便擱置了。有一次去廣東出差,他看到有人將這個渠道利用起來,覺得很欣慰,“我想到的事情沒有去做,別人想到了,并做了,這就是一種魄力?!?/p>
“電梯廣告業務有‘天花板’,可以看到上限,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是找到企業持續發展的方向,讓200個員工和他們的孩子有未來?!北M管目前道森擁有最贏利的項目,但楊皆紅清醒的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方向,“道森今年成立了媒體鋪子和移動互聯網事業部,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雖然這個項目需要‘養’,拿賺錢的項目來‘養’這個不賺錢的項目。但這是企業的未來,企業最終只會做一件事,就是這一件事。我一向跟我的團隊說,不僅要看著‘碗里的’,還要看著‘鍋里的’和‘田里的’。”
與年輕人互動,學到許多新的互聯網知識,新的應用程序、新的軟件,他都要研究透才肯罷手,儼然是一個技術派?!翱萍嫉谋憷麑θ说膸椭罅恕保@并不僅僅是他的個人愛好,而是他在為進軍移動互聯網領域“做功課”。
楊皆紅帶領道森技術團隊開發了屬于自己的APP供用戶下載,通過移動終端,有道森媒體資源覆蓋的社區用戶,就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享受道森移動互聯網商城為社區免費提供的一切便民功能。
擁抱“不完美”
醞釀1年多,今年4月份正式啟動的“媒體鋪子”立足于社區, 不僅為小區居民提供各式代購、繳費、物流配送等服務,還能為中小商戶進行產品直銷,以及為社區周邊中小商戶及社區居民提供專業的廣告推廣發布服務。
道森通過媒體鋪子在城市各個社區發展的“社區CEO”對線下的媒體資源進行整合,再通過自主開發的信息平臺,對這些資源機型集中分配和管理。
目前在南湖及后湖各有兩家媒體鋪子的旗艦店,年內還將增開6家。
除了將社區作為主戰場,下一步楊皆紅還計劃將門店進駐商業賣場,在他看來,商場的商業氣氛更利于媒體鋪子的生存。而商場與附近社區的媒體資源對接,將大大提高中小商戶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商業模式已經現出雛形,實體探索也已緊密開展,適合任何城市高度規模化的國家和地區,這個計劃似乎是楊皆紅將道森傳媒迅速擴張成為一家全國性公司的最好的王牌,而這個項目將會是道森永續發展的原動力。
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是楊皆紅認為瘋狂的一年,公司急速膨脹,人員大幅增加,團隊的建設,金融資本市場的對弈……楊皆紅最近在準備公司的一年總結,今年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而他對這一年道森的發展總結為四個字——不甚滿意。
這一年,楊皆紅將自己從事無巨細的工作狀態中抽離出來,放手讓管理團隊來做,自己則瘋狂的鉆進移動互聯網的世界里,“移動互聯網這個領域里不缺想象力和執行力,缺的是對商業模式的理解?!?/p>
下一年是否會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到企業上來?“答案是肯定的,團隊還是需要親自帶一帶,企業脫手過早并不是一件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