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廠家如何妥善完成通路回歸?不是要放棄渠道的主導權,而要追求更高的分銷效率和更多的營銷職能,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市場競爭的優勢。通路回歸有哪些實施要點?
持續推動產品和品牌創新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發布信息,國內首款雙核1.5GHz主頻手機開始預定,截至當年10月16日,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網上排隊訂購的“米粉”已超過30萬。
2012年1月13日,iPhone4S在中國內地上市,消息一出,北京、上海等地的蘋果零售店前自12日晚就排起了千人長隊,有些店前甚至出動警力以維持秩序……
“米粉”和“果粉”們給一味強調“渠道為王、掌控終端”的廠家一個啟示,現在是整合營銷時代了,傳統終端和通路不再像以前樣能有力地左右市場了。廠家現在要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提升品牌力和產品力上,要做好消費者分析研究,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并加強品牌的建設和整合營銷傳播力度。這樣不但能加速自身技術升級,提高盈利水平,還而能進一步的鞏固廠家的通路主導權。
推動廠商合作關系升級
在新形勢下,廠家應當重新評估經銷商的能力和作用,要因勢利導,創新渠道模式,構建適應整合營銷時代的通路結構。首先,廠家要扶持優秀的區域經銷商與之結盟,發揮后者貼近區域、專業對口、高效率、低成本運作等優勢,積極開拓傳統分銷、專賣終端、大客戶直銷、電子商務和特殊渠道等細分渠道,以實現區域市場的有效覆蓋和精耕細作;其次,廠家幫助經銷商增強其促銷推廣、配送結算、客情維護、客戶服務和市場管理等能力;再次,廠家支持、引導向其專業領域做突破和延展,實現細分市場和特殊渠道終端的有力覆蓋。
另外,廠家要結合渠道模式的創新,及時深化與優秀經銷商的合作關系,采用多種形式來強化廠商間的協同配合,以期實現長期穩定的共贏發展,如娃哈哈,與經銷商形成戰略聯盟體,出臺淡季打款、旺季保單等一系列扶優政策;拉芳與優秀經銷商形成聯合經營部,確保經銷商能有專人專車投入市場運作;格力、美的與優秀經銷商成立合資公司,通過相互的資本融合,進一步鞏固廠商的長期共贏發展關系。
角色轉換:從“運動員”到“教練員”
在深度分銷時代,廠家是市場運作的主體,經銷商是配角,現在通路回歸后,經銷商要成為區域市場的運作主體,而廠家則成“教練”。通路回歸符合產業分工原則,符合效率優先和能力優先原則。所以,廠家應當重新界定廠商的分工,以發揮各自優勢,謀求價值最大化。
原則上,經銷商想做又能做好的,應該優先分工給經銷商做,并能讓其獲得合理的回報,廠家只能做經銷商不愿做、做不好的事情。如除了物流配送和貨款結算等基礎功能外,廠家要先將一般終端的開發和維護、成熟產品的分銷管理、常規的促銷推廣和標準化的售后服務等職能轉交給經銷商,并派出客戶顧問來指導和幫助經銷商,發育專業職能、構建組織結構、完善基礎管理和提升人員能力等,以便經銷商能順利的承接,就是我們常說的“扶上馬,送一程”。隨著經銷商的能力發育和實力的壯大,廠家要適時移交更多的市場運作職能交由經銷商。
管理模式的嬗變
以前廠家重兵屯于市場前沿,對經銷商的管理多半是直接指揮命令的,通路回歸后,廠家不能再擁兵自重,而經銷商逐漸羽翼豐滿,雖然不能與廠家分庭抗禮,但畢竟有獨立的想法,所以廠家管理通路的方式要從以前單極強勢管理,轉變為溝通協商、靠資源和政策牽引的間接管理,這就需要廠家在管理方式和技巧上做出以下調整:首先,廠家要完善相應的通路管理職能,如KA終端和網絡銷售的規劃與指導、渠道進銷存的信息管理、市場推廣督導以及經銷商的評估與培訓等;其次,廠家要為經銷商提供專業指導和服務;再次,廠家還要向經銷商派出高水平的客戶顧問,以開展貼身的業務指導和管理。
另一方面這些工作對廠家的銷售隊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場人員不僅要具備市場開拓能力,還應當具有應變能力,能隨時空降到經銷商處工作,為其提供“顧問式”服務。
通路回歸,是越來越多的廠家必然會面對的命題,是產業社會分工的必然要求。在通路回歸的過程中,廠家既要在通路中保持主導性,又要充分依靠和利用經銷商的人力、物力等資源,以實現高效分銷。對廠家而言,只有加大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力度,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優勢,結盟優秀經銷商,最終才能實現合作共贏。
總之,廠家應做到“內圣外王”,才從容實現通路回歸。
通路回歸是產業社會分工的必然要求。在通路回歸的過程中,廠家既要在通路中保持主導性,又要充分依靠和利用經銷商的人力、物力等資源,以實現高效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