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將大量“氣生根”延伸到互聯網各個領域,以后來者的身份絞殺領域中的領跑者,成功實現“后來居上”,最終達到“獨木成林”的境界。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為智能手機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一個應用程序,支持跨通信運營商和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免費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方式進行聯系。短短一年時間,微信就成功地在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深深地扎了根,微信產品的成功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騰訊“榕樹戰略”的成功,接下來讓我們以微信為切入點,來觀察和學習騰訊的“榕樹戰略”。
“絞殺”競爭對手的藝術
在互聯網行業,騰訊公司是一家以擅長“絞殺”競爭對手而聞名的公司,而榕樹是自然界中最擅長絞殺的物種。榕樹的種子落于棕櫚樹、鐵杉樹等易于榕樹生長的樹干上,在適宜的條件下種子發芽并長出許多氣生根,氣生根沿著寄主樹干爬到地面,并插入寄主樹底部的土壤中。這些榕樹會纏繞在棕櫚樹、鐵杉樹等莖干上,與被絞殺植物爭奪養料和水分,氣生根越長越多,越長越茂盛,而被絞殺的寄主植物終因外部壓迫和內部養分的貧乏而死亡枯爛。榕樹一般會選擇高大挺拔的寄主作為絞殺對象,這樣可以較容易獲得更廣闊的生態位,而且寄主被絞殺死亡后也能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作為互聯網行業最優秀的絞殺者,騰訊公司將榕樹的絞殺手段用得靈活自如。
微信并非騰訊公司的首創,在它之前國外已經開始流行KikMessenger,國內已經開始流行米聊、TalkBox等類似的軟件。KikMessenger推出以后,短短15天內用戶量就突破100萬,讓人們看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又一個機會的出現。騰訊的微信比KikMessenger、米聊等起步要晚,然一年后,微信徹底改寫了這個領域的版圖。據微信團隊公布的最新數據,微信用戶已經在2011年11月底超過5000萬,在用戶量上把KikMessenger、米聊、Talkbox等都遠遠甩在了后面。2012年更是開門紅,微信位列香港Appstore社交類下載排行第一名。
騰訊的榕樹絞殺戰略,不僅在這次微信中得到完美施展,而且在以往的IM、網游、門戶、郵箱都取得不俗的成績。其實,騰訊在各個產品線上的發展戰略一直都遵循“跟隨、超越、壟斷”的理念。“跟隨”就是尋找發展良好的產品和業務,像絞殺的榕樹一樣尋找具有廣闊生態位的寄主,模仿對方的產品和商業模式,與對方進行貼近的競爭;“趕超”則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客戶端優勢,在長期的市場角逐中慢慢蠶食對方的份額,通過二次創新等方法爭奪對方的用戶和市場;“壟斷”則是完全主導整個細分市場,將被模仿對手完全絞殺。
選好絞殺位置,把握時機進入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選擇進入的時機很重要。Google不是第一個搜索引擎,它的成功除了本身算法優秀外,最根本原因是互聯網上內容越來越多,網民對搜索需求越來越強烈;QQ不是第一款即時通訊工具,它的成功除了良好的用戶體驗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那時中國網民的快速增加,帶來了大量即時溝通需求;市場前期進入者花費時間和金錢對整個市場進行成功地初步教育后,用戶的熱情被調動起來,騰訊就會在用戶爆發增長初期果斷殺入市場。如中國最早做游戲平臺的聯眾公司,在中國互聯網市場最早實現贏利時,騰訊QQ游戲平臺突然上線,利用游戲玩家與QQ用戶高度吻合的優勢,僅用一年時間就將聯眾成功絞殺,趕下中國第一休閑游戲門戶的寶座。雖然騰訊類似的做法遭到業界的普遍批評,但卻屢試不爽。
目前,移動互聯網已成為當今中國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領域,它們的增長速度甚至遠遠超出了許業內專家的預料。2011年,中國城市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35%,移動互聯網爆發所需的規?;A已經具備。KikMessenger在歐美的迅速躥紅,讓資本涌動的中國互聯網如獲至寶,小米科技公司很快就推出了“米聊”,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類KikMessenger應用的“米聊”很快獲得市場追捧,用戶數量快速上升。騰訊選擇這個時機果斷進入,利用QQ郵箱進行主動營銷,利用導入QQ好友,實現微信與QQ的互通等優勢,僅僅一年時間就達到了絞殺競爭對手的目標。
深挖市場需求,進行二次創新
許多行業的核心技術其實都不在中國,特別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技術幾乎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所有企業幾乎都在模仿中創新。騰訊模仿和絞殺的對象,實際上有很多也是最初的模仿者。當大家都在模仿同一技術或模式時,誰對客戶群有著較深刻的把握,誰能推出更符合用戶口味的新產品,誰就能取得成功。騰訊模仿競爭對手的同時,將產品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騰訊基于對市場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把握,按照用戶體驗進行二次創新,才是能夠一次次絞殺對手的關鍵所在,也是讓競爭對手感覺恐慌的根本原因。實際上QQ本身就是一個仿制品,但是像離線文件發送、QQ群、魔法表情等都是騰訊的創新。
KikMessenger被引入中國的初期,各公司主要是在模仿,而微信團隊卻利用自己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和挖掘,通過開發導入QQ好友、LBS等功能進行了二次創新。對研發工作的持續投入和對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是騰訊成功的關鍵,持續的研發投入帶來了騰訊主營業務的不斷升級、業務終端和在線產品的不斷豐富。
利用現有優勢,掌控細分市場
騰訊通過跟隨戰略和二次創新,把產品失敗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充分利用現有優勢,如龐大的QQ用戶量,輕松實現對競爭對手的超越,全面掌控細分市場。微信團隊在模仿的同時,憑借和QQ好友關系相連接的優勢,在短時間內積累了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多的用戶。微信在鞏固原有QQ用戶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向高端人群的拓展,并且使大面積的QQ沉睡用戶關系鏈被喚醒。騰訊正是通過不同細分市場產品的相互促進作用,持續積累競爭優勢,在絞殺競爭對手、掌控細分市場的同時,為未來新產品的開發創造有利條件。
“獨木成林”的境界
如果說“絞殺”競爭對手僅是一種藝術,那么“獨木成林”卻是一種境界。榕樹樹枝上垂掛的氣生根有時會多達千余條,落地入土后可能會成為支柱根,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常常會形成遮天蔽日、獨木成林的奇觀。誕生于1998年11月的騰訊在中國互聯網領域生長的13年里,先后推出了一千多項產品,這些產品幾乎涉足了互聯網的各個方面。這些產品如同榕樹的“氣生根”一樣,總能敏銳地觀察到不同互聯網用戶的需求,并且試圖扎根于不同的互聯網用戶群體。目前騰訊已經如同榕樹一樣獨木成林,即時通信服務、網絡媒體、互動娛樂業務、互聯網增值服務、無線互聯網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和廣告業務七大業務體系如同這棵大榕樹的七個“支柱根”,撐起了騰訊的一片天空,使其穩居中國互聯網大佬寶座。
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嗅知消費者最新需求
消費者成為市場經濟舞臺的主角,選擇權掌握在他們手中,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當今行業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受到全球技術革命和消費習慣變化的影響。企業只有深刻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并且順勢而為才可能有所作為。微軟公司正是看清了個人電腦的發展大勢,順勢而為成為全球領先IT企業;阿里巴巴看清了電子商務在現代商海中的發展趨勢,把握機遇成為全球第二大網絡公司。相反,諾基亞雖然打敗了所有手機行業的老對手,但由于忽視行業發展新趨勢和消費者新需求,在智能手機時代到來之時陷入困境,被后來者蘋果、HTC遠遠拋在后面。
騰訊公司2007年投資過億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同步設立了騰訊研究院,進行技術研究和數據挖掘等工作,為深入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和嗅知消費者最新需求提供了保證。產品開發的首席體驗官、首席產品經理由CEO馬化騰擔任,體現了公司高官層對產品開發和用戶體驗的重視。正是基于這樣的努力,騰訊對于自己的客戶群有著較深刻的把握,根據互聯網用戶對新技術反應快等特點,從用戶體驗層面打造差異性,推出符合用戶口味的新產品,這些產品反過來也增加了QQ用戶的黏性。例如,騰訊根據QQ用戶年齡層較低且喜歡依賴網絡維持社交圈子的特點,推出了Q-Zone、炫舞、寵物等一系列適應低齡用戶的產品,極大增強QQ這一平臺對用戶的吸引力。
微信的火爆除了因為騰訊擁有海量的用戶,更重要的是產品本身與用戶需求的貼近。微信從推出時支持發送文字信息,到后來逐漸增加發送表情信息、發送語音信息、添加手機通訊錄好友、發送視頻信息、搖手機尋找陌生朋友等功能。用戶需求是貫穿產品開發始終的主線,微信新功能滿足了更多用戶的需求,帶給用戶全新的社交方式,成為傳統通信手段和互聯網技術的有機融合,它構建了一個集郵件、短信、手機、Email、SNS、微博、IM等應用于一身的個性化立體式通訊服務平臺,讓溝通更加輕快便捷。微信作為騰訊公司的一條“氣生根”,已經準確地扎根于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隨著微信用戶超過5000萬,它未來可能成為騰訊新的“支柱根”。
積累戰略性資源,創造企業競爭優勢
除去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人才這兩大戰略性資源以外,騰訊的龐大用戶群體是其重要的競爭優勢和贏利法寶。增強用戶黏性是創造企業競爭優勢的一個關鍵,特別是2003年,MSN開始進入中國,網絡游戲開始盛行后,騰訊決定涉足其他領域黏住網民。騰訊利用自己在中國網民中的知名度和QQ聚集的用戶群,進入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核心業務領域,如門戶網站、游戲、郵箱、SNS、輸入法、電子商務、博客、微博、移動互聯網等。騰訊旗下網站QQ.com已經成功超越新浪、搜狐等老牌互聯網門戶,成為中國瀏覽量最大的綜合性門戶網站。騰訊通過在QQ中捆綁多款游戲進入網游市場,并于2009年二季度成功超越盛大,成為國內營業收入最高網游運營商。騰訊的“氣生根”扎向互聯網領域的各個區域,這不僅幫助騰訊積累了更多的用戶,而且提高了用戶的黏性。因此,在需要發揮這些群體力量的時候,騰訊借力使力的機會也更多。因為騰訊,所以微信才顯得如此有價值,這個起初被定義為“KikMessenger模仿者”的產品最終完全改寫了原有市場格局。騰訊微信與騰訊QQ、騰訊微博功能的互通將進一步為微信的普及提供有利條件。
前瞻性戰略布局,實現企業跨越發展
隨著國內移動通信網絡環境的改善及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持續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廠商戰略布局移動互聯網。當QQ、騰訊微博、QQ郵箱,甚至未來QQ空間、QQ游戲等可能被嫁接到微信上時,它變成了騰訊在移動互聯版圖中最重要的一塊。屆時微信有望打通騰訊所有產品之間的界限,真正構建一個移動互聯的載體,將騰訊孤立的移動互聯產品連接起來。微信可能會打破QQ和MSN時代存在的階層界限和國別界限,引爆一場全新的溝通方式革命。騰訊在官網宣傳中使用“短信是一種功能有限的舊有傳訊方式,并且每條信息都會產生費用”、“微信比短信方便,比電話省錢”,相比微信,電話和短信業務確實已經成為舊有傳訊方式。未來隨時隨地的廉價文字信息+語音+圖片+視頻+LBS確實可能會取代過去十年的電話+短信服務,屆時騰訊將有機會成為中國實際上的第四大運營商。
騰訊的“榕樹戰略”在過去的13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未來的藍圖也非常壯觀。騰訊的“榕樹戰略”給現代企業經營者很多新的啟示,騰訊的“支主根”近年越來越多,未來新的“氣生根”如何繼續扎根消費者需求、絞殺競爭對手,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苗東明mhlmiao@126.com)
市場前期進入者花費時間和金錢對整個市場成功進行初步教育后,用戶的熱情被調動起來,騰訊就會在用戶爆發增長初期果斷殺入市場。
騰訊通過跟隨戰略和二次創新,把產品失敗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充分利用現有優勢,持續積累競爭優勢,在絞殺競爭對手、掌控細分市場的同時,為未來新產品的開發創造有利條件。
騰訊的“氣生根”扎向互聯網領域的各個區域,這不僅幫助騰訊積累了更多的用戶,而且提高了用戶的黏性。因此,在需要發揮這些群體力量的時候,騰訊借力使力的機會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