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知名拍賣行入川征集、巡展,以及川籍藏家大量出川購買藝術品。成都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知名拍賣行的關注,本期《投資客》獨家專訪董國強,從國際知名拍賣行負責人的角度,解析目前四川藝術品市場及本土拍賣行的發展。
《投資客》:作為國內一線知名拍賣行,吸引匡時來成都征集預展的原因是什么?
董國強:成都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參與和收藏藝術品的人數很多。而且很多藏家市場經驗比較豐富,參加拍賣的時間也比較久。我們以往盡管沒有來成都舉辦過預展,但是每一次拍賣前都會派專人來進行招商。
《投資客》:匡時最早來到四川征集藏品或預展是什么時候?
董國強:2006年就開始了到成都的征集,這邊很多客戶也是我們的忠誠客戶。預展是第二次,2007年春季曾經在中國會所舉辦過一次預展。
《投資客》:匡時未來是否有計劃把成都作為拍賣專場之地?目前,如果把成都作為匡時的某一主題的拍賣專場,還有哪些限制性因素?
董國強:舉辦拍賣專場的計劃目前還沒有,如果有比較適合的合作機會我們也許會考慮。從國內幾家綜合性拍賣公司拍賣來說,一個大致相同的特點是“百貨賣百家”。從成都或者其他城市來說,也許某些人的作品比較受歡迎,而大部分作品并不符合本地買家的口味。北京在這方面無疑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畢竟是首都城市,也是各地富豪聚集地。
《投資客》:匡時目前有無在四川設立分支機構的計劃?
董國強:我們有在成都建立代表處的打算,使客戶之間的聯絡、溝通更加順暢。
《投資客》:在您看來,四川藝術品市場要形成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影響力,還需要具備哪些因素?
董國強: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這方面,北京和上海的支持力度是比較大的。同時,上述城市特別是北京本來就是傳統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從這方面看,成都還有劣勢。此外,參與的群體仍需加大,這也需要媒體對藝術品收藏方面知識的普及上多做工作。
《投資客》:四川藝術品藏量有多少?四川藏品目前的水平如何?匡時每年平均在成都征集的藝術品有多少件?占全年總額的百分之幾?
董國強:從藏品的量來說,與北京、上海、江浙地區相比差距較大,但是與那些新興的收藏市場如遼寧、山西、陜西、河南、河北甚至廣東相比,成都的市場成熟度更高,藏品種類也更豐富。不僅書畫,瓷器方面收藏風氣頗高,還有距離西藏比較近的原因,藏傳佛教文物的收藏也是全國第一。同時,川美的影響力造就了一大批對當代藝術癡迷的收藏家和一些國內一流的畫廊。每年我們從成都征集的拍品數量不多,大約占到百分之五,這也和我們過去在成都的品牌推廣工作不夠有關系。
《投資客》:川籍藝術家作品在拍賣行所有作品中所占份額有多少?整體利潤水平是怎樣的?
董國強:眾所周知,川籍藝術家幾乎占據了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的半壁江山,羅中立、張曉剛、周春芽、葉永青等一大批當代優秀藝術家的作品是拍賣場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幾乎占據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匡時歷年來也多次拍出這些藝術家的經典作品。
《投資客》:通過匡時競拍藝術品的四川買家有多少?他們有哪些特點?
董國強:參加匡時拍賣的四川買家構成比較全面,書畫、瓷雜、佛教文物、當代藝術這幾個方面都有很強的競爭力,尤其是佛教文物和當代藝術方面,很多市場主力藏家都在成都。成都買家的性格比較鮮明,遇到真心喜愛的作品比其他地區的買家更敢出手,這很令人敬佩。
《投資客》:您所知道的四川本土拍賣行有哪些?四川拍賣行要在全國形成影響力,還有哪些限制性因素?
董國強:90年代中期,有個四川翰雅拍賣行,它是同中國嘉德、北京翰海等一起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的全國第一批藝術品拍賣行。當年的幾個主要負責人我都熟悉。這些年很少聽說他們的消息。近幾年,詩婢家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品牌越來越引起行業的關注,發展勢頭很好。成都的拍賣大多是以書畫為主,品種略顯單一,所以,要在全國形成很大的影響力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以為,四川的拍賣行完全可以依托本地優勢在當代藝術拍賣和佛教文物拍賣方面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