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今許多人,許多家庭總是以收入低、家庭成員多、開支大等為理由,對自己擁有的資金、資產不做細致規劃,以至于長期處于“無財可理”的現狀。其實,不管收入高低,貧窮富裕,只有善于理財,理好了“財”,才能真正保障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低收入單親家庭:
主投基金壽險保障母子生活
案例:養育孩子是筆很大的投資,一般的雙親家庭都成受很大壓力,單親媽媽更是如此。
蔣麗今年30歲,是一個單親媽媽,孩子剛上幼兒園。蔣麗月收入約5000元,孩子的父親每月還會付給2000元的撫養費,每月開支約4000元。離異后,蔣麗賣掉了原來貸款買的房子,和自己的母親及孩子一起租房住,每月房租可省去2000元。賣房后,現在蔣麗有存款約20萬元。
理財目標:
1 母親的養老費用;
2 子女的教育費用;
3 自身的養老費用。
理財師分析:
這三項目標對財務的需求都是比較大的,但從時間上考慮,母親的養老是已經面對的問題了,所以首先應當做出規劃;孩子以后的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是支出的一部分,需要單獨考慮;相比較而言,自身的養老問題顯得更重要一些。
總體而言,家庭財務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作為單親母親,因為收入單一而且有限,因此財務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理財專家的以下建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蔣麗構筑相對穩健的財務基礎。
理財建議:
蔣麗必須進行投資,只有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投資,才能實現現有資產的不斷增值。單純存銀行,收益與通貨膨脹相仿,不少時候還是“負利率”,保值都談不上,增值更不可能。
現有資產主投混合型基金
蔣麗現有20萬元資產,建議其中5萬元留做家庭的備用金。
10萬元購買開放式基金。對普通的個人投資者來說,開放式基金的風險與收益相對比較適合。因為蔣麗尚未有投資的經歷,建議從逐步購買波動幅度相對較小的混合型基金,如交銀穩健、華夏平穩,都是不錯的選擇。期望年收益率達到10%,第一階段投資期限不少于5年。這部分錢可以作為蔣麗的養老金儲備。
5萬元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風險較低,收益一般會高于銀行存款,特別是一些集合信托計劃,如債權投資、打新股產品,收益率達到5%的可能性很大。這部分錢可以作為母親的養老金。
每月節余定投教育基金
蔣麗每月的節余為3000元,可以利用這部分固定的資金,采用每月購買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按照8%的年化收益率計算,5年后蔣麗的基金凈值大概為22萬元,此部分可以作為小孩的教育基金,按照目前每年2萬元的學費,5%的學費增長和投資回報,足以支付小孩16年的學費。
購買定期壽險
在商業保險方面,蔣麗應當首先購買定期壽險。蔣麗近乎是家庭中惟一的收入來源,顯而易見最應當首先做好風險保障。根據家庭的收支狀況,建議蔣麗購買定期壽險,這種保險可以在風險事故突然發生時,給予家庭成員一定的經濟補償,而且費率比較便宜,比較適合蔣麗。保險的金額在100萬元以內即可,保證蔣麗的母親能夠安度晚年,子女長大成人。其他類型的商業保險購買的必要性不大。
幣等收入家庭:
年入30萬設計藍圖實現理財目標
案例:李女士和她先生都是35歲,現有一子,3歲半。李女士是國企員工,穩定的年收入6萬元左右。其先生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工程師,穩定的年收入在25萬元左右,沒有其他收入來源。
目前資產分配情況是:股票3萬元,虧損中;房貸將近70萬元,公積金貸款,月供4000元。
理財目標
1 希望能通過理財,使得有限的資金得到最大的優化。
2 雖然公積金貸款的利率較低,但是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是否應該選擇提前還貸款?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根據李女士一家的收支情況看,夫妻現有一子3歲半,雙方年收入合計31萬多元,是典型的中等收入三口之家。目前有公積金貸款近70萬元,每年還貸48000元,假設最基礎的經常性支出基本生活開銷約11萬元,年節余約15萬元。目前每月資金流充裕,因此考慮是否將現有儲蓄存款提前還貸看來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目前夫妻二人沒有失業的風險,因此可以考慮配置一些風險性高的資產如股票和黃金,也可根據專家的建議,通過用長期業績優異的股票型基金替換目前的股票。
夫妻現有一子3歲半,需要支付各種學前相關費用,建議通過定期定額方式和投資教育保險相結合完成。
【基本生活開銷】
貨幣基金+理財產品=應急資金
1)日常生活消費
包括三口之家的吃、穿、水、電、氣、物業、娛樂等。由于李女士家庭為中等收入的三口之家,生活水平應該是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現在每月女方收入5000多元,男方2萬多元,除每月需要的4000元房貸外,每月的日常生活開銷g000元左右,余下1萬多元。
2)應急資金
應急資金建議先購買貨幣類基金(貨幣基金起點1000元,贖回最快可以T+2到賬,7日年化收益4%上下浮動),當金額累計到5萬元后可進一步考慮銀行固定收益理財(年化收益5%—5.4%)。
【保險和儲蓄】
年收入10%買壽險及重疾險
1)疾病與養老基金
用小錢辦大事,每月很少的投入,防范由于重大疾病或身故導致的不確定性風險。建議將年收入的10%購買定期壽險加大病保障。夫妻二人相互作為被保險人投保,保費分配比例約4:1,每月保費較少,保額可以覆蓋貸款總額70萬,這樣既可抵御風險,還可享受分紅,同時為將來的退休養老儲備資金。
2)零存整取定期儲蓄
這是家庭理財中重要支柱,是家庭的備用金。一般建議采取零存整取的定期儲蓄方式,可以督促自己積極存款,并且幫助克制不理性的消費,在家庭收入突然減少或中斷時,使家庭能有較充足的時間面對困難。但銀行儲蓄目前是“負利率”,抵御不了通貨膨脹,因此不宜過多。每個月大概2000元—3000元即可。
【教育與投資】
教育保險+定投儲備教育金
1)教育基金
根據社科院統計,撫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學習支出至少需要49萬元,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等因素,其總額將遠遠大于此金額。建議李女士將教育金的積累分為兩部分。
第一,通過為孩子購買投資教育保險給孩子提供穩定的教育資金。現在開始每月存入2000元,存期10年,在孩子18歲和24歲時可全部支取。
第二,由于教育金增長率高于通貨膨脹率,建議每個月拿出5000元進行定期定投,經過10年的復利計息,按照6%的年化收益來計算,到上大學時可以積累100余萬元的學費或創業金,同時部分又可作為二人養老資金。
2)較高收益產品
李女士家庭為成長期,面臨孩子義務教育和家長的養老考慮,股票虧損,同時有還貸壓力??梢試L試銀行發行的穩健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在5.5%左右。由于前期股票市場下跌導致股票虧損,現在出售股票也不是太好時機,建議將手中的股票更換為指數基金,獲得市場平均化收益,假設每年10%平均收益率,復利計算,在孩子6歲時也有近5萬元的擇校費。
3)考慮投資黃金
現階段的通貨膨脹已是不爭的事實。黃金是國際公認的貨幣,是“硬通貨”,可以起到保值的作用,是一種適合長期投資的理財品種,可以按照不超過投資總資產lO%的比例進行黃金投資配置。目前有很多黃金品種可以投資,如實物金條和紙黃金等。
高收入家庭:
年薪60萬元高收入家庭如何投資理財
案例:高先生,36歲,公司高管,年收入稅后60萬元。公司每年出資5萬元用于全家保險。妻子32歲,自由職業者,年收入稅后12萬左右。由于懷孕(預計6月生)現無收入;產后重新工作,收入預計每年稅后15萬元。
兒子8歲,在外地讀小學,每年學費和生活費支出需4萬元。高先生父母有社會保險和退休金,每年贍養費2萬元;妻子父母有社會保險,無養老保險,每年贍養費2萬元。
家庭每月生活費1萬元,有活期存款90萬元,在一個公司投資了200萬元,但是短期內無法收回;每年分紅約10萬元。
理財目標:
1 合理投資使家庭資產保值及升值。
2 完善保險,合理分配大病、身故和養老保險。如有商業養老保險是否還有必要辦理社保?
3 完善孩子的教育金。
財務狀況分析
高先生的四口之家算是高收入家庭。客戶目前生息資產290萬元,除去懷孕期間,太太收入保守估計為近9萬元;寶寶撫育金預計為3萬元,這樣2012年全年家庭預計結余在S5萬元左右,可充分用于孩子的教育金投資。
理財建議
銀行理財是不錯的選擇
高先生家有一筆對公司的直接投資200萬元,預計每年分紅10萬元。應該是對實體公司的直接投資,風險較一般銀行理財產品都要高很多。除了要承擔市場風險、經營風險、管理風險,還有合作信用風險。從此筆投資年回報率5%來看,收益并不高。如果后續公司沒有業績爆發潛力進而提高回報率,不如見機退出。
退出后可以考慮購買銀行發售的信托理財,目前該類產品市場報價年回報率均在7%—9%之間;或是考慮通過陽光私募投資二級市場,專家理財不僅預期收益,更重要從風險的把控上要高于直接投資小企業。對于高先生家庭資產保值和升值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平時月結余可考慮用零存的方式參與到銀行長、短期理財和基金投資中去。這里除了考慮風險收益,要特別關注資金的使用期限,兼顧流動性。
選購返還型重疾險
高先生家庭目前購買的保險為全額報銷型保險,并不能覆蓋所有的家庭風險。一般疾病的花費基本支出不大,即便不買保險,5萬元也可以輕松支付,還有剩余。以高先生家庭所處階段的風險點看,購買此類保險意義不大。
5萬元建議購買用于全家保險,建議換掉購買返還型重疾險,這樣能達到有風險高額賠付,沒風險返還養老的效果。
親子定投開始越早越好
高先生家庭兩個孩子,未來不管在成都就讀國際學校還是出國留學,其費用都不是一筆小數目。建議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為孩子們做教育金規劃。
基金定投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它具有紀律投資、分散風險和長期復利的效果。該方式尤其適合孩子尚處于學齡前以及小學階段的家長。孩子越小,參加定投越早,對達成預期目標越有利。
(本文部分來源:網絡整理)
正確理財三個觀念
建立理財觀念一:理財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建立理財觀念二:理財要從現在開始,并長期堅持。
建立理財觀念三:理財目的是“梳理財富,增值生活”。
理財四個誤區
理財觀念誤區一:我沒財可理
理財觀念誤區二:我不需要理財:
理財觀念誤區三:等我有了錢再理財
理財觀念誤四:會理財不如會掙錢。
理財的五大目標
目標一:獲得資產增值;
目標二:保證資金安全;
目標三:防御意外事故;
目標四:保證老有所養;
目標五:提供贍養父母及撫養教育子女的基金。